李寧昔日隊友生活窘迫 自感寒酸不見故人

發表:2007-05-23 04: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與「體操王子」李寧同時代的周萍曾拿過奧運會獎牌,如今她生活落魄,以致於自感寒酸不敢見昔日隊友。
  
「你看我家裡的這些東西,幾乎都不是我買的,電視是我媽家淘汰下來的,冰箱是我弟弟送的,那些木頭櫃子和傢俱都是朋友拿來的。要不是他們送來的東西,我這個家就是空的。」

  據半島都市報報導,周萍的房子裡佈置得很簡單,傢俱很少,看起來也都很舊,周萍說那些全都不是她買回來的,大多都是親戚朋友家的東西。她不是不想把房子好好的佈置一下,但是她為數不多的錢還要用在別的地方。

  和其他運動員一樣,周萍身上也留有很多的舊傷。可這些傷病並不是只有陰天下雨的時候才會發作,而是時時刻刻的影響到她的生活。

  她的膝蓋十字韌帶斷裂,因此兩條腿變得一條腿細一條腿粗,並且既不能伸直,又不能蜷起來。而頸椎上的傷,更是讓她不能長時間坐著或站著,因為一旦一個姿勢久了,她的頸椎就會動不了。

  為了緩解這些傷,周萍經常要去做按摩,而這些費用都必須她自己支付,一個月累計下來,這些治療費要花掉她工資中的很大一部分。這對於生活本就不富裕的周萍來說,無疑更是一筆瀋重的負擔。

  「七天,我七天就花了兩千多塊錢的治療費。」坐在記者面前,周萍換一個坐姿,用手扶著脖子微微的左右活動了一下,然後一臉無奈的告訴記者,如果這個月兒子再來看她,她就真的要發愁了。

  自從離婚之後,周萍每個月能見到兒子的時間很少。雖然每天盼著看到他,但是一旦兒子來了,她卻又要偷偷的計算手裡的錢夠不夠給兒子一點額外的零花錢,還能給兒子買點什麼吃的穿的,兒子走了之後,剩下的錢還夠不夠自己這個月的生活費。

  母愛在拮据的生活面前,似乎兩面為難,就連給兒子一兩百元的零花錢,周萍也要猶豫很久,但是最終她還是會把錢塞給兒子,自己則繼續節衣縮食的過日子。

  「如果有人要的話,我也想賣了我的那塊奧運銅牌,因為辦房子的產權手續需要很多錢,而我沒錢,十年了,我連個真正的窩都沒有。」

  結束了在渖陽體育學院的進修,周萍就回到大連了結婚,丈夫單位有地方住。直到1997年,周萍與丈夫離了婚,她這才發現自己沒有地方住了。

  萬般無奈之下,她只能回到父母家裡,和弟弟同住一個房間。但是沒過多久,周萍的弟弟也要結婚了,為了不耽誤弟弟的終身大事,周萍把自己的那一半房間倒了出來給弟弟做新房用,她則和父母三個人同擠在另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米的房間裡。

  和二老住在同一個房間,三個人都感到很不方便,周萍經過考慮決定搬出去租房子住。「那時每月一千多的工資要用來交房租、交水電煤氣費,給兒子贍養費。哪個女人不想穿得漂亮一點,但是我早已經顧不上穿什麼衣服,自己漂不漂亮了,因為我的錢連吃飯都不夠了。」

  在外面住了不久,周萍就連最便宜的房子也租不起了,後來家人為她出了主意,讓她搬到已經七十多歲的姥姥家裡去暫住。周萍的姥姥家是老房子,有火炕的那一種,房間很小,而且四處透風,冬天需要生爐子取暖。周萍說那時候是她生活上最艱難的一段時間,為了能分到一間房子,她到處奔波求助,但是最後都沒有結果。

  這樣搬來搬去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06年年底,周萍才分上了「自己」的房子,但房子的產權手續遲遲落實不下來。在外漂泊了將近十年,周萍此刻最期待的,就是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她說她知道辦手續需要很大一筆錢,但她就算不吃不喝,也很難拿出那麼多錢來。

  她現在唯一值錢的東西,只剩下當年比賽得來的那幾枚獎牌,如果有人肯要的話,她或許真的會把它們賣掉,看看能不能湊夠辦手續的錢。

  1984年和周萍同在國家隊的,還有李寧、吳佳妮那樣的世界冠軍,在國家隊裡,周萍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訓練的時候,她都得到了那些「冠軍隊友」的幫助和照顧。

  像李寧就曾經教過周萍「直體兩週」的動作,可以算得上是她的半個「師傅」。退役之後,周萍一直很想念她的隊友們,很想見見他們,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

  有一次,她從其他人那裡聽說李寧到大連來了,於是特別開心,甚至在心裏計畫著,等見到李寧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招待他,先請他吃頓飯,最好再帶他去逛逛,盡一下地主之誼。

  但是很快,周萍就開始猶豫了,因為她清楚以自己現在拮据的生活,微薄的工資,就算見到李寧,她根本也招待不起他,就算請他吃頓飯,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最後,周萍只好忍住了沒有去見李寧,對此她覺得很惋惜,但是也只能在心裏默默的傷心而已。

  談起隊友們現在的狀況,周萍說她昔日在國家隊的那些隊友,退役之後有的自己當了老闆,有的出國做了教練,現在的生活都很不錯。

  「他們都出國了。」周萍一邊看著影集裡與隊友的合照,一邊充滿唏噓的感嘆著,把一個個冠軍隊友指給記者看。那時周萍的臉上突然浮現了既羨慕又無奈的表情,她說雖然她一直很想念自己的隊友,可是現在就算在路上偶爾遇到了,因為沒錢招待他們,她也只能咬牙裝作沒有看到。

  只有等到他們都走遠了,她才會望著他們的背影,長長嘆上口氣,然後偷偷的在心裏說上一句「對不起」,那時候她心裏的酸楚,就只有她自己明白。

  「我等市裡上體操專案已經等了七八年了,但是隊伍仍然還在籌辦。雖然學校和體育局的領導都很支援,但是畢竟資金有限,現在場地、器械還都沒有,家長一看到條件是這樣的,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就不讓他們再來訓練了。沒有隊員,沒有訓練,我也就沒有工作了。」

  下午兩點半,照常來說,該是業餘體校體操隊訓練的時間了。周萍只要一想起她帶著自己的隊員在天津參加比賽,竟然很意外的拿到了冠軍,臉上就會露出開心的笑容。直到去年,周萍還帶著些小隊員,在狹小的場地上進行徒手訓練。可是現在,場地上空空的,再也看不到孩子們跑跳歡暢的景象了。

  看著許多有天分的孩子一個個的離開訓練場,周萍的心裏很無奈,更覺得心痛,她不但心痛那些練體操的孩子們再也沒有機會繼續練體操了,更心痛自己從事了二十幾年的體操工作就這樣沒有了。

  周萍告訴記者,對一個教練員來說,沒有隊員,就意味著沒有了工作,也就什麼都沒了。所以離開了訓練場,她覺得她的心好像一下子被掏空了。沒有了訓練,她現在不得不每天無所事事,等著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落實的專案,而這個專案,她已經等了七八年。

  雖然這樣,周萍還是沒有打算放棄體操工作。她說自己這麼多年都沒有放棄體操,她現在也絕對不會放棄。現在她正在做一份兼職的工作,她想努力的賺錢,開一所學校,讓所有喜歡體操的孩子都能夠在那裡好好的鍛練身體,好好的訓練。

来源:半島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