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出土8千年前圖畫文字

發表:2007-05-20 12: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 (維基百科)

中國考古學者表示,中國西北大麥地岩畫中的圖畫文字,可能是比甲骨文更為年代久遠的原始文字,考古學者在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的大麥地岩畫發現超過2,000個圖畫文字。

BBC消息,專家表示,這一研究成果顯示人類有文字的歷史可能將提前到7,000年前至8,000年前。

北方民族大學(原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與西夏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祥石說,「大麥地早期岩畫有許多像形與抽象符號。」他說,「在大致同時期的陶文符號和後來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相近的形象。」

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字為甲骨文,甲骨文成形於公元前17至11世紀,距今約3,600多年。

大麥地岩畫最早在1980年代被發現,經過專家詳細研究統計發現,一共有8,000多個個體圖形,包括了日月星辰丶天地神靈丶狩獵丶放牧丶舞蹈丶祭祀等活動場面。

大 麥地坐落於黃河北岸的衛寧北山,在方圓6平方公里的原始環境中遺存岩畫個體圖像達8532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個體圖像1422個,超出了國際公認的世界 岩畫「主要地區」規定標準的140多倍,堪稱世界之最。衛寧北山是寧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界山,也是衛寧平原的天然屏障。

大麥地岩畫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岩畫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內涵極為豐富,從多方面反映了中華先民的生活狀況,有狩獵丶放牧丶戰爭丶祭典及動物丶植物丶工具丶車輛丶帳篷等生活岩畫,考古人員可從中瞭解當時先民的生活狀況。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