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1-28 15:43:58作者:
前幾天新聞公布了原國家統計局長邱曉華一案的進展情況,老實說,無論邱曉華幹了多少壞事,受收賄賂,包養情婦,甚至涉嫌重婚犯罪,我都不會吃驚,在這片神奇的土地,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其實我壓根不關心這個倒霉統計局長,哪怕他重一百次婚,又關我屁事。
我也不關心各級統計局的各類數字。數字嘛,還不是張口就來。我認識的一位鄉黨委書記今天中午說起了這麼一件事:說去年年底上報本鄉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時,鄉里的統計員問他:今年怎麼報?報多少?他說:去年是2680元,今年也不宜太高,就報2800元吧。結果不幾日,縣統計局的一個朋友(統計局副局長)打來電話告訴他說:你們上報的數字不行,全縣的平均數是3282元,你們只能高出平均數不能太低!這位黨委書記就說:那你看著辦吧,要不就報3400?哦,就報3426。最終,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就這麼定了。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古今同一。但是,在某些方面,國家統計局連注水數字都不公布,這就更不厚道了。
目前各種統計數據繁多,雖說一年資料就可以編個兩寸來厚的32開本的大書,但可以說,其中90%以上的內容,是普通老百姓所不關心的。而人們真正關心的,卻是寥若晨星。
目前國內形勢中最大、最險惡的問題是國企破產,職工下崗。在當前,談國民經濟的增長率如果不與職工的社會就業率、失業率聯繫在一起考察,是毫無意義而且會嚴重誤導決策的。就業率及失業率,始終是世界各國評估經濟景氣的最重要數據之一。奇怪的是,這個數字在中國例年的經濟統計中竟完全被忽略。
又如,目前人們相當憤慨的「壟斷行業」的高工資問題,在《統計年鑑》,就影子也找不到。例如目前沸沸揚揚的「電力行業」的工資問題,在該書上一查,找不到,原來「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是在一欄裡的,籠而統之,誰也休想弄清。同樣,人們關心的銀行業的高工資,也沒法查,因為它是和「保險業」攪和在一個欄目裡;當然,人們更不知道四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分別各是多少。
人們也很關心國家機關的「工資」問題,人們也都知道,即使在國家機關,也是冷暖不均的,據說電信部門、土地管理部門、教育部門等,都是所謂「肥缺」。但是人們不惟找不到這些各部門的具體統計數據,就是想弄清「國家機關」這麼一個大項目,也是做不到的。因為年鑑上只有「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這麼個三合一的籠統項目。你想弄清每年國家機關花了多少錢,政黨機關花了多少錢,而社會團體又花了多少錢,門兒也沒有。
醫院和國家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也是人們關心的,但是人們不可能知道它們的各種統計數據,因為只能在年鑑中找到「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這麼一個奇怪的項目組合。
地質勘查業和水利管理業,這兩個項目的數據是加在一起的,已屬匪夷所思;但最可笑的是「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都是擠在一欄裡的。
謝天謝地,在國家統計局中,只有「房地產」和「建築業」是分列的。而這兩個「業」實在太巨大了。
在工業生產部門,只有「製造業」這麼一個項目,各個工業行業的具體內容,也是蹤影不見的。
在「採掘業」一欄下,我們根本不知道「煤礦」的各種數據,當然,也不知道有關「礦難」的任何數據。其他採掘業的具體數據,就更是搞不清楚了。
關於「內資」以外的情況,「港澳臺」商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兩類平均工資等數據是分列的,但若想單純瞭解「港商」的數據,或單純瞭解「台商」的數據,那就不可能的了。
我們不是說要和國際「接軌」嗎?為什麼在公布統計數據這問題上,就不能和國際也接一接軌呢?
這些年來,我們只見到統計局向人民描述了一系列經濟數字和數學模型,告訴我們,中國國民經濟是目前全球增長速度最快、最平穩、最健康的經濟,我國經濟已擺脫通貨緊縮的低速狀態,進入了歷史上的較好時期。可惜,我們現在每天每日所面對的現實遠非像一些抽象數字所描繪的那樣美妙。
老百姓被統計局忽悠,不過是罵幾聲娘。如果統計局不光忽悠老百姓,還忽悠決策者呢?
國家統計局是國家的經管部門之一。來自統計局所提供的統計數字,為決策者直接提供對於社會經濟進程的量化監控。這種監控的可靠性,取決於統計數字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通過這些數字的及時反饋,決策者才能準確地瞭解經濟和社會運行狀態,隨時運用政策工具對經濟運行狀態進行調整。
但是,出自自身"政績"的考慮,統計局往往"報喜不報憂"。對於決策者來說,這意味著為自身製造一種極為危險的信息污染。因為決策者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把虛假的向外宣傳當成了真實的現實,自身也被虛假數字和虛假經濟情況所誤導。其結果必將導致決策者對社會經濟形勢的嚴重誤判。使得需要及時調整不良政策的時機被錯過,使得需要糾正的政策失誤得不到糾正,最終釀成重大的社會危機。
這才是國家統計局長邱曉華干的最大的壞事。
我也不關心各級統計局的各類數字。數字嘛,還不是張口就來。我認識的一位鄉黨委書記今天中午說起了這麼一件事:說去年年底上報本鄉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時,鄉里的統計員問他:今年怎麼報?報多少?他說:去年是2680元,今年也不宜太高,就報2800元吧。結果不幾日,縣統計局的一個朋友(統計局副局長)打來電話告訴他說:你們上報的數字不行,全縣的平均數是3282元,你們只能高出平均數不能太低!這位黨委書記就說:那你看著辦吧,要不就報3400?哦,就報3426。最終,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就這麼定了。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古今同一。但是,在某些方面,國家統計局連注水數字都不公布,這就更不厚道了。
目前各種統計數據繁多,雖說一年資料就可以編個兩寸來厚的32開本的大書,但可以說,其中90%以上的內容,是普通老百姓所不關心的。而人們真正關心的,卻是寥若晨星。
目前國內形勢中最大、最險惡的問題是國企破產,職工下崗。在當前,談國民經濟的增長率如果不與職工的社會就業率、失業率聯繫在一起考察,是毫無意義而且會嚴重誤導決策的。就業率及失業率,始終是世界各國評估經濟景氣的最重要數據之一。奇怪的是,這個數字在中國例年的經濟統計中竟完全被忽略。
又如,目前人們相當憤慨的「壟斷行業」的高工資問題,在《統計年鑑》,就影子也找不到。例如目前沸沸揚揚的「電力行業」的工資問題,在該書上一查,找不到,原來「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是在一欄裡的,籠而統之,誰也休想弄清。同樣,人們關心的銀行業的高工資,也沒法查,因為它是和「保險業」攪和在一個欄目裡;當然,人們更不知道四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分別各是多少。
人們也很關心國家機關的「工資」問題,人們也都知道,即使在國家機關,也是冷暖不均的,據說電信部門、土地管理部門、教育部門等,都是所謂「肥缺」。但是人們不惟找不到這些各部門的具體統計數據,就是想弄清「國家機關」這麼一個大項目,也是做不到的。因為年鑑上只有「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這麼個三合一的籠統項目。你想弄清每年國家機關花了多少錢,政黨機關花了多少錢,而社會團體又花了多少錢,門兒也沒有。
醫院和國家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也是人們關心的,但是人們不可能知道它們的各種統計數據,因為只能在年鑑中找到「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這麼一個奇怪的項目組合。
地質勘查業和水利管理業,這兩個項目的數據是加在一起的,已屬匪夷所思;但最可笑的是「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都是擠在一欄裡的。
謝天謝地,在國家統計局中,只有「房地產」和「建築業」是分列的。而這兩個「業」實在太巨大了。
在工業生產部門,只有「製造業」這麼一個項目,各個工業行業的具體內容,也是蹤影不見的。
在「採掘業」一欄下,我們根本不知道「煤礦」的各種數據,當然,也不知道有關「礦難」的任何數據。其他採掘業的具體數據,就更是搞不清楚了。
關於「內資」以外的情況,「港澳臺」商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兩類平均工資等數據是分列的,但若想單純瞭解「港商」的數據,或單純瞭解「台商」的數據,那就不可能的了。
我們不是說要和國際「接軌」嗎?為什麼在公布統計數據這問題上,就不能和國際也接一接軌呢?
這些年來,我們只見到統計局向人民描述了一系列經濟數字和數學模型,告訴我們,中國國民經濟是目前全球增長速度最快、最平穩、最健康的經濟,我國經濟已擺脫通貨緊縮的低速狀態,進入了歷史上的較好時期。可惜,我們現在每天每日所面對的現實遠非像一些抽象數字所描繪的那樣美妙。
老百姓被統計局忽悠,不過是罵幾聲娘。如果統計局不光忽悠老百姓,還忽悠決策者呢?
國家統計局是國家的經管部門之一。來自統計局所提供的統計數字,為決策者直接提供對於社會經濟進程的量化監控。這種監控的可靠性,取決於統計數字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通過這些數字的及時反饋,決策者才能準確地瞭解經濟和社會運行狀態,隨時運用政策工具對經濟運行狀態進行調整。
但是,出自自身"政績"的考慮,統計局往往"報喜不報憂"。對於決策者來說,這意味著為自身製造一種極為危險的信息污染。因為決策者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把虛假的向外宣傳當成了真實的現實,自身也被虛假數字和虛假經濟情況所誤導。其結果必將導致決策者對社會經濟形勢的嚴重誤判。使得需要及時調整不良政策的時機被錯過,使得需要糾正的政策失誤得不到糾正,最終釀成重大的社會危機。
這才是國家統計局長邱曉華干的最大的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