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對歷史重新思考的古希臘天文儀

發表:2006-12-07 10: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路透社2006年11月30日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一個公元前二世紀的天文儀器(Antikythera Mechanism)其精巧程度與計算結果的準確,是隨後一千多年中都沒有過的。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發現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古希臘文明的科技發達程度。

這個古天文儀器是上個世紀初在希臘附近打撈古代沉船時發現的,但直到最近它都是一個迷。這個儀器有著複雜的齒輪組,但現在已經是82塊碎片。來自英國、希臘、美國的科學家們合作,並用X射線等方法探測其結構,又重新組建起一個類似的機器來研究其功能。

英國Cardiff大學的Mike Edmunds教授認為,它可能是迄今為止人們知道的最早的計算器。科學家們發現,這臺儀器不僅能夠加減乘除,而且還能夠計算農曆的年月,並顯示太陽在其運行軌跡黃道(zodiac)中的位置及月球的位置。

此外,這臺儀器還能預測日食和月食,而且考慮到了月球的橢圓形軌跡。這臺儀器也能推算行星的運行。Mike Edmunds教授說該儀器極其準確的反映出天文現象。令人讚嘆的是,當時的人們不僅能夠設計出這樣精巧的儀器,而且還能夠用金屬製造出來。

2006年11月30日的《自然》雜誌對這項發現進行了報導。報導中說,早在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考古學家就意識到這臺儀器的發達程度,但並沒有引起公眾的廣泛重視。近年來,幾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始合作研究,並利用了許多最先進的技術來探測這些齒輪的結構。人們對儀器結構與性能有了進一步瞭解,並將其年代確定為公元前150年到100年。事實上,從目前的認識來看,這臺儀器比幾十年前人們知道的要精巧許多。

《自然》雜誌的報導中說,現在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對該儀器已經完全瞭解了,但至少現有的發現可以讓我們進一步去探索。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在二千多年前就有如此複雜的儀器,這是考古學家始料不及的。人們不禁要問,如此發達的文明,是什麼原因與後世斷層了呢?

Edmunds教授最後表示,如果當時的人們連這樣精巧的儀器都能製造出來,我們很難想像他們還會做些什麼。《自然》雜誌的報導則指出,這項發現不僅讓我們對歷史上人類的技術再認識,而且對歷史的本身也要重新思考。

無獨有偶,東漢時期張衡製作的候風地動儀,能精確檢測千里之外的地震情況。後世失傳,至今人們也不知道其原理。再比如河北省趙縣交河之上的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石造拱橋。石橋兩端為開放式造型的三角壁拱洞(又稱為側拱),不僅在在漲水期間成為排水口從而效減低水流所造成的壓力,而且可節省大約七百噸石材。趙州橋在1300年間,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1966年3月發生的7.2級邢台大地震,其震央離趙州橋僅40公里,附近建築物都遭受到極大的毀損,而石橋卻安然無恙。如此強烈的抗震性,引起許多專家的興趣。此外,架設的橋墩地基堅固無比,歷經1300多年後的今天,兩端的橋墩僅下沉5厘米。

或許,我們對人類歷史的認識,才剛剛開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