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得人開始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重蹈拉美經濟的覆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放的實際成績和效果怎樣?是否帶來了預期的技術溢出效應?中國經濟存在「拉美化之憂」嗎?對此,著名政治、經濟評論家伍凡先生指出,中國經濟已步入拉美化,中國經濟全靠外資不是靠自身,它說崩潰就崩潰. Johnny認為,中國已是拉美化國家.現在是內外危機重重、資源耗盡、生態破壞,沒有了自己的傳統工業,沒有了自己的科學技術,也沒有了自己的科技人才。
何清漣在「中國改革的得與失」一文裡,對比拉美一些國家,總結了中國正在「拉美化」的五大症狀:第一,政府的高度軟政權化,腐敗已經成了當局無法克制的政治之癌;第二,農業經濟陷入破產半破產境地,大量無地農民湧入城市,附著在城市邊緣,成為犯罪群體的後備軍。第三,地下經濟勃興,黑社會組織氾濫成災,並與政府官員合流。第四、貧富差距繼續拉大,極少數人佔有社會總財富的絕大部分。第五、政治利益集團、經濟利益集團與一些外商相結合,聯合對廣大中下層人民進行統治。
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Johnny認為,在一黨專制,獨裁的體制下,人們連思想,說話和知道的權利都沒有的這種情景下,每個人都沒束縛得緊緊地,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又在哪裡。沒有了想像力創造力的一群人卻創造出了經濟奇蹟,甚至還引起了舉世的矚目,而且還強調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實在讓我哭笑不得。這個謊撒的也太大了,這個玩笑也開得太過分了。中共建政五十幾年,政令、政策朝令夕改,從沒有一個連續的持久的治國之策。從一開始的化私為公,搞得全民一片赤貧開始,以致文化大革命中後期的經濟大崩潰,有急急忙忙地提出學習南斯拉夫的經濟模式,不成功。於是又提出了學習新加坡的經濟模式,又不成功。關鍵問題就是這兩個國家都是獨裁專制的國家,中共捨不得放棄獨裁專制,可又不得不要搞好經濟,否則那個政權馬上就要倒臺了。出於維護其一黨專制獨裁統治的需要,中共不得不搞改革開放,但又一直強調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至今也沒人知道。早在二十多前年,我們在北大,在社科院就曾經討論過:讓一群頭腦僵化,被捆住手腳的人去把經濟搞活,這是什麼邏輯?怎麼搞活?
伍凡分析說,現在已經有跡象外資已經在轉移了。外資轉移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中國勞工的工資增加,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量越來越多。可是貨物量沒有增多, 等於人民幣在貶值。所以就要增加工人的工資, 一增加工人的工資,外資就不願意了,外資就轉移了。現在外資大部分轉移到印度、越南。外資在中國的投資規模縮小,或者大幅度降低的話,中國的經濟馬上就轉不過來了。這對中國經濟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據我觀察,這個過程已經開始了。
Johnny指出,中共政權搞的是權錢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具體正在做的是外貿出口加工型的經濟。這就是拉美的經濟模式。為什麼中共不宣傳,閉口不談這種經濟模式呢?就是因為這已經曾經引起過舉世矚目,又使全世界從中吸取了足夠經驗教訓的,自殺似的,而且影響本國人民子孫後代,生活在貧苦中,仰仗的世界投資救濟的最糟糕的經濟模式。這就是拉美國家現在為什麼這麼窮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什麼富國的大財團們再也不在拉美投資的原因。大陸現在依靠外貿和生產加工型的經濟已經佔到了GDP的百分之七十。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大陸的經濟命脈已經不是掌握在中國人的手裡了,而是指望著外商們的投資,利用大陸廉價的勞動力,比較低的能源價格,隨便使用的資源,破壞根本沒有憲法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少人自豪的對我講:你看看在西方的市場上,什麼不是中國製造的。現在我們看到的無處不在的中國商品,充斥著世界的市場。我痛心的是,這些都是什麼商品?擺在一元店賣的,低質量的廉價商品。近幾年都是假冒偽劣商品充斥著世界的市場。
伍凡進一步分析說,中國如果本身不能自創產品,為自己賺錢,而是靠外來投資來賺錢,這個過程就會遇到很多麻煩。這些麻煩已經開始了,如果速度加快的話,中國經濟就會說崩潰就崩潰了,拉丁美洲就是這樣。關鍵就在於目前中國經濟全是靠外資而不是靠本身。中國的內需市場一直建立不起來。如果靠內需市場自己養自己,生產的東西少出口,留在國內自己用,錢就留在國內,資金就慢慢開始生長,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至今國內市場形成不起來,工人、農民工資太低。光靠提高軍隊、 幹部工資來提高購買力還是極為有限的。不能說我有兩部車子, 我還要買三部車子,沒有必要。我有了兩套房子, 再去買個三、五套房子, 更沒必要。所以生產的東西賣不掉了,只有靠出口。隨著中國工資的提高,出口的競爭力降低,外資一定會轉移。 那這個出口經濟的循環就中斷了,就要出問題了。這個問題的宏觀的趨向已經明顯了。
Johnny進一步指出,中國對外貿易,佔到了每年財政收入的70%,這太可怕了。我們看不到中國製造的汽車在海外搶手、中國造的飛機在天上飛,也沒有人買中國造的船,連中國的手錶、電視機、收音機、電腦也看不到,也沒有人買,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瞭中國大陸已經不具備自己的技術力量了,非但如此,反而成為一個只進口二、三流技術,只生產加工出口的無能的國家了。中國的科技人員都到哪裡去了?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又到哪裡去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又在哪裡?什麼又是中國製造的名牌走俏商品?
伍凡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靠兩種力量。一是靠高外資投入。第二是靠高勞動力高物資的投入。高物資高勞動力和外資的投入這兩個是互相影響的。外資為什麼高投入在中國呢? 中國大陸有很多廉價勞動力,廉價的物資和廉價的土地。一旦外資投入的第一個條件廉價勞動力這個因素不存在了, 第二個條件可利用的土地價格越來越高的話,外資就不進來了。這兩個條件不存在的話, 經濟發展的動力就沒有了。現在大門打開吸收外資已有30年了, 也吸收了很多資金了,很多的技術。可引進來的不是第一流的技術, 關鍵的技術。而只是加工的技術,不是真正的關鍵部分。附加值最高,最能賺錢的部分沒有。所以,沒有自我經濟發展的動力。
Johnny認為,外商投資的項目大多是由於在本國對環境的污染、對能源、對原材料的過度耗費和使用、對雇工的身體健康和福利的巨大開支、對工業垃圾的傾倒處理程序等等的規定和限制。中國從來就不是個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本經受不住對資源的亂砍亂採,經不住對能源的不受節制的消耗,經不住對地下礦產、水的毀滅性的挖掘和抽取。大陸人口稠密,更經不住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到了今天,在一片迅猛發展騰飛舉世矚目的鑼鼓聲中,中國已經是蒼夷滿目了。江河湖海的70%已被嚴重污染,兩億人民在喝著毒水,地下礦藏將在30年後所存無幾,儲存量最大的煤,也將在70年後不存在了。1949年時的22%的森林覆蓋面積,現在剩下不足5%;1949年的人均4畝耕地,現在是人均0.8畝;1949年的22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現在增加了340多萬平方公里。
伍凡最後指出,現在越南和印度正在成為國際投資看好的市場。中國的就業問題怎麼辦?中國生產的產品市場去那裡找?我想很多人都在觀察研究這個問題。我想中國走到這一步,根本的問題一開始的目標方向就沒有走對,走到個岔路,一直走,走下去就走到了死胡同裡。我很擔心中國就會變成拉美。但中國跟拉美還不一樣,拉美有很多資源,人口還沒有中國這麼多。中國的資源不夠自己消耗。中國的水和石油是兩個大問題。人家利用你廉價的資源。以後資源用光了怎麼辦?資源不是無限的。所以中國的生產模式始終改變不了。現在看不出有改變的跡象來。不過這個模式是對那些共產黨的官員是最方便的,把土地廉價賣出去,把錢收進來。不要做動腦筋的事情,現成的資源拿去賣就是了。
Johnny引用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說,大陸中國目前每年生態破壞的損失佔GDP總數的6 %。以12萬億的GDP計算,生態損失為7400個億。每年財政收入統共為20000多個億。這也就是說佔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拉丁美洲國家也曾經耀眼於國際舞台上,但僅僅十幾年的時間便到了幾近國破家亡之地步,現在還有幾個外商往拉美國家投資的?拉美國家現在都是內外危機重重、資源耗盡、生態破壞,沒有了自己的傳統工業,沒有了自己的科學技術,也沒有了自己的科技人才。連二、三流的技術也再也不再進口了。依靠著國際救援組織和富國的援助在過著日子。這樣的國家在今後一百年內再發展起來機會是極渺茫的。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限制,中國大陸現在的這種外貿型和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正在步入拉美國家目前的絕境。
當代中國雜誌主編程曉農認為,拉美化社會的許多特點中國都已經具備,權利和金錢相勾結的腐敗現象有目共睹,貧富差別的嚴重程度已經遠遠超出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問題資深研究員赫金伯瑟姆認為:「拉美化社會指的是類似拉丁美洲國家普遍存在的財富和社會資源兩極分化的現象。但是拉美化同時也包含政治含義,意味著城市中的富人和特權階層與貧民和窮人之間的尖銳衝突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對立局面。中國城市千百萬農民工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使中國不可避免地染上這種‘拉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