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7-23 00:07:25作者:易明
在中國,中共「為人民服務」的口號曾經響徹雲霄。共產黨的各級官吏也曾經把自己說成「公僕」,把人民說成「主人」。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政治經濟的變化,這種關係也起了質的變化。實行市場經濟以來,那些「主人」們逐漸淪為「弱勢群體」;「公僕」們則蛻變成「新富」的錚友。
2006年7月6日下午,北京市建委住宅發展與保障處處長程建華在首都之窗直播間說了一番話。看看這個不大不小的「公僕」是如何矇騙「主人」的,這倒應了一句成語:惡僕欺主;(這種矇騙「欺主」幾十年如一日!)他說:
「目前北京對住房的旺盛需求導致房價出現了較快上漲,但房價過度下跌會破壞經濟運行,因此房價應該適度上漲。」
這位「公僕」分析原因說:「……建築成本提高及土地招拍挂的誘導等因素,本市近年來的房價出現了較快上漲,但上漲的幅度不大,所以大家能夠承受」。
再看看「公僕」矇騙「主人」的奇妙「論證」:
「房價跌了也不好。原來一千萬的房子,貸款八百萬元,房價縮水一半變成了五百萬元……給銀行帶來了風險。如果不想還了,風險都轉嫁給了銀行。所以,房價的過度下跌也會破壞經濟的運行,所以房價應該是……適度地上漲。」
什麼叫「招拍挂的誘導」?是誰誘導誰?是政府誘導房地產開發商吧?這裡市場交換居然成了誘導,也是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嗎?程先生有難言之隱,「大家能夠承受」,這個「大家」是些什麼人?看來程先生欲說還休,難以交代清楚。這裡採用的是老手法:囫圇吞棗,王顧左右而言他。
共產黨的官員有一個思維定勢,他們總是將老百姓當阿鬥。這位共產官僚,經濟學知識等於負!為什麼說是負?若是零,頂多是聽者不信。負,則是伎倆低下,完全暴露了其欺壓矇騙的馬腳,還拋出一個拙劣的「論證」。這不奇怪,長期以來,中共的所謂「組織路線」就是不斷「吐優納劣」;類似如此無知無德的人,自然會用在「住宅發展與保障處」的肥缺崗位上,以便於和錚友密切配合。
不明白的老百姓自然認為:減價五百萬,當然還不了八百萬貸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這個名為「公僕」實為「官員」的人,矇騙老百姓的手段就是八個字:偷換概念,似是而非。一是不說明一千萬是售價還是成本價;二是將貸款混同成本。貸款是資金來源,資金不是成本,這是普通常識。按常識來計算,如果這個房地產開發商貸款800萬,用300萬匯給國外的子女去揮霍或自己去嫖娼包二奶,用10萬給銀行信貸員當好處費,另給相關的黨官賄賂50萬(這後兩項開支在大陸是必須的),用其餘的440萬蓋成房子,售1000萬,可以淨賺560萬(利潤翻倍以上,事實見下)。售800萬則賺360萬,揮霍賄賂後還能還貸。如果像黨官說的「房價縮水一半變成了五百萬」,則還賺60萬。因為貸款800萬隻有440 萬用於蓋房,只不過他們少賺了一些錢。所以,就是降價一半也沒有「風險都轉嫁給了銀行」。若不揮霍,則還貸有餘,很正常。
顯然,官長大人關心的早已不是「我黨的基本群眾」,即所謂「工人階級、城市貧民、貧下中農」了;他必定站在「政府大出納」(官辦銀行)和房地產開發商一邊;因為在大陸「權貴經濟」下,官員、銀行和房地產開發商已經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了。此事路人皆知!
那麼,結局是風險只能貢獻給「主人」了;「主人」們在被中共「解放」了的幾十年中現正在經歷「下崗」和兩極分化的貧困……大陸新浪網站刊登一篇文章《警惕房產價格問題正在滑向政治》,以事實說明瞭房產泡沫的危害和可能的後果。此文警告說:房價虛高「乃是社會矛盾積聚後的一種客觀反映,這種現象本身具有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內在原因——人民對於房地產價格虛高以及狂漲所造成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形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但是作者忘了,「公僕」有武警,你忍無可忍又能奈何!
非常湊巧,就在7月7日《北京青年報》12版登載了《不透明房價像「過街老鼠」引起公憤》。該文證實,房產售價與成本之比,都在2—2.5之間:成本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售價在3600—4500元之間。房地產開發商利潤幅度在1倍到1.5倍,這在大陸是有代表性的。
有一位投資房地產的港商,記者問他:「為什麼房價這樣高?」那位港商說:「我也奇怪,怎麼賣那麼貴?這錢賺得都讓我發毛。不就是鋼筋、水泥、沙子、管道嗎?怎麼一平米就能賣10000多元?這,這怎麼說呢。」——港商都不忍心了!
這位港商覺得:錢賺得都讓他發毛!其實,他不要發毛,在中國大陸是「權貴經濟」,賺錢有「法律」保障!我們有幾億人口供其宰割,放開干吧,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就在首都之窗,這位「公僕」還教導了他的「主人」,他表示:
「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不應求房價就要漲,供過於求局部就要跌。」
我替這位共產黨小官僚悲哀。他居然忘了決定價格的另外兩個因素:一個是「共產理論經典」勞動價值論的交換價值;一個是權貴經濟下的市場壟斷和抄作。數典忘祖,忘了共產理論那還是合格的共產官僚嗎?有誰不知道在大陸壟斷行業如鐵路、電訊、金融和石油化工等的高額壟斷利潤?程先生乃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也!推而廣之,哪一個共產官僚不是如此呢!他們早已利令智昏,權迷心竅,良知泯滅,還不及上面說的那位港商。
請這位官員看看國內「群眾」的輿論吧:在國內,商品房及家居用品是居民消費的最大份額,但是住房消費透支了居民的消費能力。購買住房使得大部分人成為了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的「苦力」和「負翁」,他們一輩子,甚至下輩子的錢,都被商品房給吞沒了。儘管中國的房子是由世界上最便宜的勞動力建造的,使用的是相對便宜的原材料。但中國的商品房價格,即使是與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也並不算低。看看許小年的文章《走入迷途的中國房價》,那裡有關於房價泡沫的計算和中肯分析。
土地能從三個方面為政府帶來收入:一是土地出讓金收入;二是包括土地直接稅和房地產開發相關間接稅在內的稅收收入;三是利用土地進行的融資,包括土地抵押貸款等。取得高額的土地出讓金是最直接、最便利的增加收入的手段。政府通常會將更多的劃撥土地轉為經營性供地,甚至採用從農民那裡低價征地再轉為商業用地,通過招拍挂的形式進行供應,以獲取高額的土地出讓金。由於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的供應,有的地區甚至由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共同製造「土地供應緊張」的假象,故意抬高地價,提高土地出讓金,導致地價在房地產價格中的絕對數不斷增大,促進了住房價格的上漲。這在一些大城市體現得尤為明顯。
2002 年以來,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逐漸形成了一個壟斷的、由房地產開發商操縱價格的市場,其增長速度遠在其他商品之上,據資料載,兩年(2003—2004)增長了四分之一。這種情況不僅使得國內房地產市場產品質量與服務差、價格高,而且也讓這一市場成了財富聚集、獲得暴利、貪污腐化十分嚴重的市場。通過房地產市場不僅讓國家大量財政收入流失,也讓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一些「經濟學家」,可能得到了房地產開發商扔過來的一塊骨頭,在房地產市場表現得頗為惡劣,他們推波助瀾,為高房價論證,既缺少專業素質,又睜眼不看事實。這也是大陸學術腐敗生產出來的假冒偽劣品種;這些人乃是 「亦商亦官亦文」,職業常常改變,但同樣面目可憎,心肝全無!官商結合,「官文一體」,可憐中華大地上的「主人」該做何想?
(新世紀)(
2006年7月6日下午,北京市建委住宅發展與保障處處長程建華在首都之窗直播間說了一番話。看看這個不大不小的「公僕」是如何矇騙「主人」的,這倒應了一句成語:惡僕欺主;(這種矇騙「欺主」幾十年如一日!)他說:
「目前北京對住房的旺盛需求導致房價出現了較快上漲,但房價過度下跌會破壞經濟運行,因此房價應該適度上漲。」
這位「公僕」分析原因說:「……建築成本提高及土地招拍挂的誘導等因素,本市近年來的房價出現了較快上漲,但上漲的幅度不大,所以大家能夠承受」。
再看看「公僕」矇騙「主人」的奇妙「論證」:
「房價跌了也不好。原來一千萬的房子,貸款八百萬元,房價縮水一半變成了五百萬元……給銀行帶來了風險。如果不想還了,風險都轉嫁給了銀行。所以,房價的過度下跌也會破壞經濟的運行,所以房價應該是……適度地上漲。」
什麼叫「招拍挂的誘導」?是誰誘導誰?是政府誘導房地產開發商吧?這裡市場交換居然成了誘導,也是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嗎?程先生有難言之隱,「大家能夠承受」,這個「大家」是些什麼人?看來程先生欲說還休,難以交代清楚。這裡採用的是老手法:囫圇吞棗,王顧左右而言他。
共產黨的官員有一個思維定勢,他們總是將老百姓當阿鬥。這位共產官僚,經濟學知識等於負!為什麼說是負?若是零,頂多是聽者不信。負,則是伎倆低下,完全暴露了其欺壓矇騙的馬腳,還拋出一個拙劣的「論證」。這不奇怪,長期以來,中共的所謂「組織路線」就是不斷「吐優納劣」;類似如此無知無德的人,自然會用在「住宅發展與保障處」的肥缺崗位上,以便於和錚友密切配合。
不明白的老百姓自然認為:減價五百萬,當然還不了八百萬貸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這個名為「公僕」實為「官員」的人,矇騙老百姓的手段就是八個字:偷換概念,似是而非。一是不說明一千萬是售價還是成本價;二是將貸款混同成本。貸款是資金來源,資金不是成本,這是普通常識。按常識來計算,如果這個房地產開發商貸款800萬,用300萬匯給國外的子女去揮霍或自己去嫖娼包二奶,用10萬給銀行信貸員當好處費,另給相關的黨官賄賂50萬(這後兩項開支在大陸是必須的),用其餘的440萬蓋成房子,售1000萬,可以淨賺560萬(利潤翻倍以上,事實見下)。售800萬則賺360萬,揮霍賄賂後還能還貸。如果像黨官說的「房價縮水一半變成了五百萬」,則還賺60萬。因為貸款800萬隻有440 萬用於蓋房,只不過他們少賺了一些錢。所以,就是降價一半也沒有「風險都轉嫁給了銀行」。若不揮霍,則還貸有餘,很正常。
顯然,官長大人關心的早已不是「我黨的基本群眾」,即所謂「工人階級、城市貧民、貧下中農」了;他必定站在「政府大出納」(官辦銀行)和房地產開發商一邊;因為在大陸「權貴經濟」下,官員、銀行和房地產開發商已經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了。此事路人皆知!
那麼,結局是風險只能貢獻給「主人」了;「主人」們在被中共「解放」了的幾十年中現正在經歷「下崗」和兩極分化的貧困……大陸新浪網站刊登一篇文章《警惕房產價格問題正在滑向政治》,以事實說明瞭房產泡沫的危害和可能的後果。此文警告說:房價虛高「乃是社會矛盾積聚後的一種客觀反映,這種現象本身具有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內在原因——人民對於房地產價格虛高以及狂漲所造成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形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但是作者忘了,「公僕」有武警,你忍無可忍又能奈何!
非常湊巧,就在7月7日《北京青年報》12版登載了《不透明房價像「過街老鼠」引起公憤》。該文證實,房產售價與成本之比,都在2—2.5之間:成本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售價在3600—4500元之間。房地產開發商利潤幅度在1倍到1.5倍,這在大陸是有代表性的。
有一位投資房地產的港商,記者問他:「為什麼房價這樣高?」那位港商說:「我也奇怪,怎麼賣那麼貴?這錢賺得都讓我發毛。不就是鋼筋、水泥、沙子、管道嗎?怎麼一平米就能賣10000多元?這,這怎麼說呢。」——港商都不忍心了!
這位港商覺得:錢賺得都讓他發毛!其實,他不要發毛,在中國大陸是「權貴經濟」,賺錢有「法律」保障!我們有幾億人口供其宰割,放開干吧,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就在首都之窗,這位「公僕」還教導了他的「主人」,他表示:
「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不應求房價就要漲,供過於求局部就要跌。」
我替這位共產黨小官僚悲哀。他居然忘了決定價格的另外兩個因素:一個是「共產理論經典」勞動價值論的交換價值;一個是權貴經濟下的市場壟斷和抄作。數典忘祖,忘了共產理論那還是合格的共產官僚嗎?有誰不知道在大陸壟斷行業如鐵路、電訊、金融和石油化工等的高額壟斷利潤?程先生乃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也!推而廣之,哪一個共產官僚不是如此呢!他們早已利令智昏,權迷心竅,良知泯滅,還不及上面說的那位港商。
請這位官員看看國內「群眾」的輿論吧:在國內,商品房及家居用品是居民消費的最大份額,但是住房消費透支了居民的消費能力。購買住房使得大部分人成為了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的「苦力」和「負翁」,他們一輩子,甚至下輩子的錢,都被商品房給吞沒了。儘管中國的房子是由世界上最便宜的勞動力建造的,使用的是相對便宜的原材料。但中國的商品房價格,即使是與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也並不算低。看看許小年的文章《走入迷途的中國房價》,那裡有關於房價泡沫的計算和中肯分析。
土地能從三個方面為政府帶來收入:一是土地出讓金收入;二是包括土地直接稅和房地產開發相關間接稅在內的稅收收入;三是利用土地進行的融資,包括土地抵押貸款等。取得高額的土地出讓金是最直接、最便利的增加收入的手段。政府通常會將更多的劃撥土地轉為經營性供地,甚至採用從農民那裡低價征地再轉為商業用地,通過招拍挂的形式進行供應,以獲取高額的土地出讓金。由於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的供應,有的地區甚至由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共同製造「土地供應緊張」的假象,故意抬高地價,提高土地出讓金,導致地價在房地產價格中的絕對數不斷增大,促進了住房價格的上漲。這在一些大城市體現得尤為明顯。
2002 年以來,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逐漸形成了一個壟斷的、由房地產開發商操縱價格的市場,其增長速度遠在其他商品之上,據資料載,兩年(2003—2004)增長了四分之一。這種情況不僅使得國內房地產市場產品質量與服務差、價格高,而且也讓這一市場成了財富聚集、獲得暴利、貪污腐化十分嚴重的市場。通過房地產市場不僅讓國家大量財政收入流失,也讓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一些「經濟學家」,可能得到了房地產開發商扔過來的一塊骨頭,在房地產市場表現得頗為惡劣,他們推波助瀾,為高房價論證,既缺少專業素質,又睜眼不看事實。這也是大陸學術腐敗生產出來的假冒偽劣品種;這些人乃是 「亦商亦官亦文」,職業常常改變,但同樣面目可憎,心肝全無!官商結合,「官文一體」,可憐中華大地上的「主人」該做何想?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