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狀告父親包二奶續:父親曾想拿刀子捅我

發表:2006-06-26 06: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6月25日,剛剛考完試的王靜回到家中,首先看到了一大幫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記者。

匆匆趕回的王靜留著一頭短髮,秀氣而精神,性格也很開朗,從她的談話裡,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偏激和憤怒,而是一個女兒對父親深深的眷戀。

苦求沒用才去告他

記者(以下簡稱記):6月22日《齊魯晚報》的《「我這三年過得生不如死」》這篇文章你看過嗎?你父親很想你啊。

王靜(以下簡稱王):從網上看到了,如果他覺悟到自己錯了,我是他的親生女兒,仍然很希望他能回來,但現在不是我不讓他回來,而是他不肯回來。

記:你們父女倆既然感情這麼深,為什麼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呢?

王:我給過他機會,我一開始並不想把事情鬧得那麼大,剛出這事(指「包二奶」)時,我曾經逃學三個月,苦苦求他回來,甚至說出我的底限:即使你在外面有女人,只要不離婚,我們仍然可以過下去。但他不同意。他的態度先是不承認,然後是沉默,最後就煩了,又打又罵,再後來就很難溝通了。

記:你父親親手打過你?

王:有一次我四嬸子住在我家,和我一塊兒去單位找我爸爸,我們在電梯裡碰見爸爸,他拿著把刀子,神情很激動,就在電梯門上劃來劃去。後來到了辦公室,爸爸和嬸子說我,我反駁他,他拿著刀子就想捅我,被我嬸子攔住了,後來他踹了我一腳,出來後,我哭了半個多小時。

記:你已經做過努力了,但沒有勸回他,於是你才想到告他?

王:我和爸爸生活了16年了,我很明白他,我這樣做(指告父親),他會離開,我不這樣做,他也要離開,為什麼不做呢?

記:你媽媽勸阻過你嗎?

王:她開始不同意,但我想這麼做。

記: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拉回父親?

王:這個家對我很重要,是我的全部,我不能沒有家。

不能容忍他背叛家

記:爸爸對你好不好?

王:我不否認他對我很好,甚至比我媽對我還好。

記:想他嗎?

王:去年高考那天,我很害怕,腿直打哆嗦,不知道腦子裡在想什麼,就想給他打電話,哪怕他拿起電話來罵我一頓呢,只要聽見他的聲音,對我就是種安慰,可我撥了半個多小時,他也沒有接。

記:當時很傷心?

王:我很失望。你知道嗎?自從知道爸爸有這事後,我就開始破罐子破摔,覺得生活一點兒都沒勁,走歪道算了,後來我還是挺過來了,我不想讓他看我笑話。

記:其實,因為外遇或者感情破裂而離婚的家庭有很多,為什麼你不能接受這一點呢?

王:如果一開始的時候,他正大光明地對我說:「我不愛你媽媽,我愛她,我和她之間沒有發生什麼關係。」那樣我會理解他,我會放手,可他欺騙了我,而且已經有了這種關係。

記:不過你父親否認了他和那個女人有這種事。

王:我想,他否認是為了維護他在我心裏的形象。

記:這起碼說明他很在乎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王:我從小崇拜他,順從他,我很像他,跟他一樣固執,可我不能容忍他背叛這個家,這個家對我很重要。

記:你和父親鬧到如此地步,將來會後悔嗎?

王:不後悔。

記:萬一你父親真的沒有那件事呢?

王:我會用一輩子來補償他。

希望父親還能回來

記:你希望跟父親和好嗎?

王:當然希望,畢竟他是我的親生父親,我們有割不斷的血緣關係。

記:怎麼樣才能跟父親和好?

王:他起碼要受到懲罰,他是個黨員,又是公務員,「包二奶」是要受處分的。

記:要是他受到處分,前途就全毀了。

王:如果他失去工作,沒有了生活來源,我會把他接回家來,我和媽媽養活他。

記:要是他不會受到處分呢?

王:他應該承認錯誤。

記:為什麼一定要堅持父親被處罰呢?

王:任何人犯了錯誤,就要付出代價,只是代價大小的問題。

記:這是你想要的結局?

王:我還是想要這個家,你明白嗎?

記:你認為父親還能回來?

王:能回來。

記:可他和你媽媽都已離婚了,也許不會再回來了。

王:……

記:要是你父親真的告你怎麼辦?

王: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我現在什麼也不想,他告我,我就認真答辯,是對是錯我分得很清楚,我是個要理不要情的人。

記:還想接著告父親嗎?

王:不告了,因為官方告狀的路已經堵了,我會通過輿論方式譴責他,和他一直冷戰下去,直到他承認錯誤。

記:網站怎麼辦?

王:等這件事情結束了,我會把網站轉型,去幫助那些和我有相似經歷的孩子。

記:希望別的孩子像你一樣嗎?

王:我並不是為了讓別的孩子模仿我,而是為了讓父輩們警醒,一個家對孩子太重要了。

◆ 記者手記:

這個女孩並不偏執

初見王靜,本來以為這位一直執著於告父親的小女孩會冷酷而偏執,但想不到,面對一屋子的記者和「長槍短炮」,小姑娘十分開朗健談,大大方方地看著大家,並無一點封閉自己的意思。

各路記者從24日晚上一直「轟炸」到25日中午,記者進去時,問她要不要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小姑娘豪爽地一仰脖,灌進一口飲料,說道:「沒關係,一次累完就行了。」

在和王靜的聊天中,記者感覺她的想法單純而執著: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她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拉回爸爸,即使父母離婚了,她仍然夢想著爸爸能夠回來。與其說她有多麼痛恨自己的父親,還不如說到現在她都不肯承認父親已經離開家這個事實。

十年後,二十年後……不知道王靜會怎麼看待今天發生的一切,但記者真誠地希望她能早日找回自己的父親,把未來的路走好。

新聞鏈接:

「女兒告父」事件回放

1985年9月,王志華和楊錫莉結婚,1987年2月,他們的獨生女兒王靜出生。

2003年3月,已嫁到安徽的李翠蓮來到濟南。據王志華講,他在菏澤老家的表姨夫來濟南治病,其女兒李翠蓮陪伴而來,他替父女倆租房,在濟南住了半年左右。而據楊錫莉講,李翠蓮早在1980年就與王志華訂親,來濟南後,與王志華 同居。

2003年9月,王志華突然向楊錫莉提出離婚,2004年2月,王志華向法院遞交訴狀,要求解除與楊錫莉的婚姻關係,但法院一審判決不准離婚。

從2004年開始,女兒王靜抱著「寧毀爸爸前途,不毀這個家」的想法,多次向省內相關單位舉報。

2005年到2006年,王靜兩次到中紀委舉報父親「包二奶」。

2005年下半年,王靜在網際網路上創辦「反包二奶」網。

2006年2月20日,法院二審判決王志華和楊錫莉離婚。


齊魯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