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股票套牢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卻被房子套牢了

發表:2006-05-10 21: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被股票「套牢」並不是什麼怪事,誰都知道「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可「買房」———這件理應令人開心的事,卻使越來越多的人被房子「套牢」,成為了典型的「房奴」。

  按照國際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貸按揭的一條警戒線,越過此警戒線,將出現較大的還貸風險,並可能影響生活。「房奴」的生活就是如此———不敢娛樂、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不敢輕易換工作……他們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時,生活質量卻大為下降。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財經生活吧。

  房奴一號:每月靠母親的匯款江湖救急

  人物:Suzy 職業:公司職員 月收入:5000元

  房奴經歷:2003年她買下一套內環以內的公寓房,每月不但靠母親還款,還要20多年才能解套。

  「飯局?你請客我就去。」、「泡吧?不好意思,我最近暈酒。」每當有朋友約Suzy出去Happy時,原本是派對動物的她高高掛起免戰牌,寧願蝸居在那空空洞洞的新房裡。

  當年大學畢業後,Suzy好不容易才過五關斬六將得到了一家上海公司的賞識,順順利利當上了公司的行政人員。這時,Suzy在公司附近和同事租了一套小房子,付掉一個月1200元的房租,還有不少剩餘,經常和朋友吃飯、泡吧、旅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逍遙快活。

  落戶上海的第二年,正當「新政」出臺,當年盛傳上海樓市可能會崩盤,此時Suzy非常想正式在上海落戶,成為上海阿拉,從沒買過房子的她壯起膽子,毅然以12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下上海內環以內一套99平方米的公寓房,當起了房東。

  然而有房一族的快樂還沒享受多久,Suzy就已經過上了節衣縮食的痛苦日子了。這套 120萬的房子,由家裡資助了40多萬的首付,但每月還需要還款7000元。為此,Suzy只能告別原先的逍遙生活,她再也不敢買衣服、化妝品,也不去泡咖啡館、酒吧,每天一下班就窩在家裡,連以前最心愛的時尚雜誌都放棄了;由於薪水不夠支付,她每月只能靠母親匯入的幾千元救急。面對自己過的藍領生活, Suzy也想過要把房子租出去,另外再租市郊的二手房,可Suzy掛牌後發現,自己這套房子的租金頂多隻有1000多元一月,扣去自己花費的租費,每個月也增加不了多少額外收入,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而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年半載,而是漫漫20多年,由於已經給老父母增添了不少家庭負擔了,Suzy把翻本的希望寄託在未來老公的身上了。

  房奴二號:有房的「流浪人」

  人物:小瀋 男28歲 職業:現場質量管理 房貸支出:房貸月供佔月收入30%

  房奴經歷:2002年戀愛、2004年買房、2007年結婚……對於准新郎小瀋來說,這幾年真是好事不斷。可買了婚房後,隨之而來的住宿問題也成了唯一令小瀋頭痛的事。

  原來,小瀋父母家的地方不大。多年前,二老便給兒子買了套小房型,讓兒子獨住。可如今,兒子大了,要結婚了,讓小夫妻倆擠在那麼小的房子裡總不太好。再買套房子麼,手頭上的錢又不夠付首付,於是,小瀋一家決定將這套賣了,再買套大房子。

  2004年,小瀋終於把新家安在了浦東,當時便宜的價格讓這套近百平方米的房子只花了40萬。首付23萬後,小瀋每月需要還貸1200元。這筆房貸對小瀋來說並不算一個大負擔,可問題是,前一套房賣掉後,新房尚未交房、父母家太小不能住、在外租房又太費錢……一時間,小瀋竟無棲身之所。百般斟酌之後,小瀋只能暫住女友家。好在,小瀋為人樂觀,嘴巴又甜,把未來丈人和丈母娘逗得心花怒放,一家人過得倒也其樂融融。

  可身為一個大男人,老是借住在女友家總不是個滋味。如今,經過了一段不算短的「同居」生活,新房總算交房並開始全面裝修了。但正在裝修的房子總不能天天住吧,眼看著婚期將近,我們的准新郎依舊是居無定所,總是在女友家和新房之間兩頭住,一心盼望著「快點有個家吧!」

  小瀋常常感慨:「真是沒想到,有錢買房的人竟然還會沒地方住。而且,別看我現在有房、有老婆,但對於未來我還是覺得沒有把握。要知道,我和老婆都是月光族,幾乎沒有什麼積蓄。就連結婚的錢都是完全靠父母的。可父母的錢也有用完的一天啊,萬一哪天我沒有了工作,那還有十幾年的貸款該怎麼還啊?」

  房奴三號:退出專業房產投資客隊伍

  人物:劉先生 職業:IT公司職員 月收入:8000元

  房奴經歷:他2003年6月買婚房,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開始成為專業投資客,在2005年身家縮水了60%,退出了專業房產投資隊伍。

  每天早上准8點鐘柳先生都搭乘地鐵去張江的IT公司上班。這樣日出晚歸的規律生活對於30歲的劉先生來說還很新鮮,而在去年之前,劉先生並沒有固定的工作,他的主要職業是房產投資客,除了看房收租外,大部分時間都過著逍遙自在的休閑生活。經歷了一段起起落落的炒房生涯之後,劉先生表示自己現在的心境非常踏實。

  2003年3月,畢業工作4年的劉先生,懷揣7萬元積蓄開始為自己添置新房。當時上海的房源非常緊張,劉先生托了好多朋友,才買到古美板塊一套100平方米兩居室,總價55萬元。當時劉先生的月薪只有4000元左右,根本沒有實力吃下房子,劉先生找親戚父母拼拼湊湊付足了15萬元的首付,每月向銀行支付貸款。沒想到,這套購入價5500元/平方米的房子,到當年年底就已漲到8000多元 /平方米。劉先生果斷決定拋出,這一次轉手,使劉先生不僅還清借款,手裡的現金也從7萬元翻了近5倍。初戰告捷的劉先生嘗到了甜頭,決定做個專業的房產投資客,繼續挖取人生的金子。

  此後劉先生開始有意識地廣泛收集房地產資訊,經常出入大小中介店打探房地產市場情況。他隨後在長寧區靠近中山公園地段購得了123平方米的三房,以8000元/平方米的單價買下了人生的第二套房。這套房在當時也是上檔次的房子,劉先生一次性支出了30多萬元首付,劉先生以30年期限貸款70萬元。3月後,劉先生又在小區對面,以150萬元的總價,買入另一套125平方米三居室二手房。雖然這次冒險使劉先生背上了較重的還貸壓力,但目前該房產總價已翻升至200萬元,回報率非常高。此時劉先生索性辭去了工作,專事炒房。

  從2004年2月到2005年3月,這是劉先生炒房生涯短暫而輝煌的一年,這期間他最多同時轉手10多套房子。

  2005年1月,劉先生的個人身家從最初的7萬元漲到了三四百萬元。而同時,他也面臨著最高時期揹負六七百萬元的房貸款,每月6萬元的利息壓力。

  好景不長,5套房子在手來不及拋售的劉先生在2005年5月的一天之內虧了58萬元。如今,劉先生個人身家距離其炒房最頂峰時期已縮水60%,只剩下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而劉先生也退出了專職房產投資,回歸平凡穩定的上班族生活。

  房奴四號:有了房子,沒了幸福

  人物:小雲 女 25歲 職業:平面設計 房貸支出:房貸月供佔月收入50%

  房奴經歷:別看凌子年紀輕輕,她可已經有兩年的養房經驗了。2004年初,小雲從老家福建到上海工作。憑藉出色的專業知識,小雲很快便找到了工作。可是一個女孩子獨自在上海闖蕩,難免會讓父母擔心。與其讓女兒到處租房,倒不如給她貸款買套房子。同樣是每個月付錢,何不用這筆錢來供房,幾年下來,還能在上海擁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比租房實惠多了。

  這麼想著,小雲的父母便花了20萬的首付在莘莊為女兒買了套60萬的房子,每月還款1600多元。這筆貸款看似不多,但對於獨自生活異鄉的小雲來說可不是一件省力的事。

  首先,公司不包飯,而且平日裡工作繁忙,經常加班,所以小雲的一日三餐幾乎都在外解決,一個月總要六七百元。另外手機費、交通費、水電煤……荷包裡剩下的錢就不多了。再加上,有時朋友邀約總不好意思老是推脫,所以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了什麼錢。

  可作為一名年輕女孩,誰不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衣服、包包、化妝品……這一切對每個女孩子都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可小雲對此只能忍。有一次,小雲憋不住難得「奢侈」了一次,花了150元買了一件艾格的打折毛衣,可還來不及享受穿新衣服的喜悅,小雲便得為自己的「衝動行為」付出代價———中午吃飯,放棄10元的咖喱牛肉蓋交飯,改吃5元的炒麵;下班回家,4元錢的地鐵坐不起,只能換坐1元錢的公交車,而且得換兩輛……這樣省吃儉用才能保證這個月的財政不出狀況,畢竟還沒到月底,錢包就見底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