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賄賂大行其道

發表:2006-04-26 16: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許多行業來說,商業賄賂已成「行規」和企業運行的潛規則,從業者往往陷入「非道德」競爭的環境。

商業賄賂氾濫

去年6月12日的英國《觀察家報》的報導認為,中國公司與國際經營標準相去甚遠,西方公司遵循國際公認的經營標準,而中國公司卻大多講究長期以來形成的拉關係、給回扣的做法。

據南開大學法學院專門調查,在商業交易中給予「回扣」以獲取交易機會,在我國已得到普遍的默認。以醫療、電信、金融、建築等行業最為普遍。形式也越來越隱蔽,多數以技術服務費、諮詢費、顧問費、外出考察、贊助業內研討會等看似合法的形式出現。被調查的一半以上公司表示,為開拓市場,曾有過商業賄賂行為, 「給回扣」已成為許多公司競爭的法寶。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5年來查處各類商業賄賂案件的案值達52.8億元,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據商務部的統計,全國藥品行業作為商業賄賂的回扣,約佔全國醫藥行業全年稅收收入的16%。近年來,生產、經營企業以回扣為手段,向醫療機構推銷質次價高甚至假冒偽劣的藥品和醫療器械,一些醫務人員為獲得回扣、提成,濫用某些藥品和高值耗材,導致醫藥服務價格不斷攀升,加重患者經濟負擔。

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各大商家當然不會放過學生這一巨大的消費群體,涉及校園的賄賂案件也被頻頻曝光。一個不願透漏姓名的某高校學生說:「學校拿回扣的方法很多。在學校吃早飯往往比外面貴很多,我們交的錢往往到商家那裡可能只有十分之六七,然後商家又要給學校回扣。」從教材中提取回扣也是許多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江蘇省鎮江市原潤州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尤某、副科長丁某利用職權前後私分了訂購的幼兒教材回扣款10餘萬元被判刑。

商業的交往要求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體制。商業賄賂破壞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李富強說,商業賄賂使誠信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商業賄賂還為不法經營者生產的假冒偽劣商品提供了銷售可能。商業賄賂的結果是,行賄者和受賄者得利,消費者受害。

查處商業賄賂困難

商業賄賂已嚴重損害了經濟肌體,國家雖有針對商業賄賂的立法,但現實情況卻是,法律不敵潛規則。因為商業賄賂雖然發生在經營者的交易活動中,卻與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有密切關係。事實上,許多企業已成為不法企業。專家介紹說,商業賄賂的查處非常困難,難就難在取證困難。不僅幾乎所有操作都是秘密進行,而且為「賄賂」披上了合法「商業」外衣,在「潛規則」的運作中,很難被發現和取證。

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從事電信銷售公關工作的王曉彭說,大家對行賄已司空見慣,企業行賄的方法也是推陳出新,主要形式包括為實權人物子女安排出國和工作,以及和實權人物自己私下開辦的公司進行「關聯交易行賄」等。

當今中國社會,商業賄賂已經形成氣候,難以遏制 。


看中國記者藍溪綜合報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