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青年報」引述張新寶表示,發展經濟成為地方政府或官員違法用地的共同理由,「有的地方政府手中的錢不多,又互相攀比低價出讓土地,怎麼辦?那就對農民實行多拿少給。」據統計,中國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七年來,全國發現一百多萬起土地違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積近五百多萬畝。這個數字,較二零零四年中國新增的建設用地總量多出近一百萬畝。
報導指出,中國國土資源部衛星遙感監測發現,前幾年中國違法用地平均佔新增建設用地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四,有些地方還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中國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的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到去年十月底,中國耕地面積僅剩十八億三千一百萬畝,與「第十一個五年規畫」擬定未來五年耕地保有十八億畝的約束性指標,僅差三千一百萬畝。
另外,「第十個五年規畫」期間,中國耕地面積淨減少九千兩百四十萬畝。
專家指出,中國地方政府在經濟建設的旗幟下,開始新一輪非法圈佔違規批用土地,可能成為「最後瘋狂」;「十一五」規畫期間十八億畝耕地保有量紅線,將遭遇異乎尋常的挑戰。
因應這種情況,中國國土資源部開始積極查辦各地違法使用土地事件,近來通報河北讚皇縣、安徽休寧縣嚴重違法使用土地案件,表示將公開調查、嚴加處置。
據報導,休寧縣政府未經省政府批准,多次非法征地,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甚至擅自同意採礦單位自行征地。休寧縣國土資源局非法發放「建設用地批准書」給沙石開發公司,造成非法佔用、毀壞近三百畝土地,其中一百七十多畝是耕地。
不過,休寧縣這種赤裸裸的違規並不多見,更多的情形是遊走在政策法規邊緣。
張新寶表示,常見的方式是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畫,採拆分手段,化整為零批地。有些省份將土地利用總體規畫修編的審批權下放給地方,讓地方隨意調整基本農田,「佔用基本農田須報國務院審批」成為空談。
另外,隨著開發中西部與產業逐漸西移,較大規模的違法用地,隨著一些工業項目向中西部轉移。部分地方政府尚未規畫就盲目簽訂協議,擅自承諾提供開發商大筆土地,進行整區開發,有時一份協議就提供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張新寶說,這種做法實際是將土地一級市場的開發權拱手讓給開發商;美名為「造城招商」,卻造成大量土地資源被少數企業壟斷,以及國有土地資產流失。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指出,中國東部地區的土地在上一輪建設高潮時,基本上已被圈佔完畢,土地使用的問題也已暴露得差不多了,但面對下一輪建設高潮所帶來的相似風險,中國仍缺乏有力手段應對,只能任憑這種情況被複製。
他表示,近幾年來,中國始終未走出行政系統內部強化的道路,地方政府的強勢地位及追求政績的基本情況並未改觀。「土地閘門始終如同面對氂牛陣,隨時都有被衝垮的可能。」中國社科院農村所和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公布的「二零零六農村經濟綠皮書」顯示,中國土地市場仍存在雙邊壟斷、行政干預和市場不完善。
土地所有權方面,農民的主體地位及擁有的民事權利混沌不清;監管上,地方政府集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職能於一身。這種形勢下,中國土地非法使用的風險依然存在,耕地保護的壓力更加巨大。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