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物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我們知道,上古時代的人開始主要靠漁獵和採摘野果生存,後來進入了農業種植和畜牧飼養的時期。「禾」是穀物的總稱,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像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 它的上半部是一個「禾」,頂上下垂的那一筆,就是現在禾字頂上的一撇,代表沉甸甸的谷穗;下半部是一個「人」字。禾與人重疊,就像一個人背著收割的莊稼,一幅典型的秋收景象。所以,「年」字的初義,是糧食豐收,也就是慶祝一年的糧食豐收。
年的演變
農曆新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漢武帝時,由於「觀象授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歷》,確定了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也就是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春節」這一名詞才正式規定使用。
過年的傳統風俗
據《詩經》記載,每到農曆新年,農民喝「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一年的豐收。到了晉朝,還增添了放爆竹的節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將竹子放在火裡燒,發出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使節日氣氛更濃。到了清朝,放爆竹,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更加熱鬧了。清代潘榮升《帝京歲時記勝》中記載:「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無停。」
農曆新年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到元宵節(正月十五)結束。這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如何過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
小年掃塵(陳)和祭灶(祭祀灶君),它是整個過年慶祝活動的開始。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貼春聯,家家戶戶的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內容和藝術性更趨成熟。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集裝飾欣賞和實用於一體,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內容有各種動植物及掌故,如喜鵲登梅,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劉海戲金蟬,及各種戲劇故事。
年畫,是民間最普及的文化藝術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過年買幾張年畫貼在門上,或貼在屋內牆上或廳房中,作為過年的裝飾和標誌。年畫形成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年畫的題材非常廣泛,人物、花卉、山水、歷史故事、古典小說都可以用作為年畫題材。
祭祖,大年除夕祭祀祖先和神明,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的庇佑,並祈求新的一年能夠事事順利。這個祭祀祖先的儀式稱做「辭年」或「辭歲」。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
辭舊迎新放鞭炮,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燃放爆竹,放爆竹可以創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重要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拜年,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孩子們給長輩拜年則可得到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概因「歲」與「祟」同音。
食俗,有蒸年糕、包餃子,及大年三十豐盛的菜餚。
多彩多姿的民間慶祝活動,包括廟會、唱戲(各地有不同地方戲)、唱驢皮影及其它各種民間藝術形式,如舞龍、舞獅、武術雜技、各種雜耍、說唱彈拉、踩高蹺等等。整個過年的慶祝活動實際上是民間文化藝術的盛大博覽,精彩紛呈、群英薈萃、美不勝收。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也叫 「上元節」。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 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或放焰火。千姿百態的彩燈爭奇鬥艷,再配上各種燈謎,更增添了雅興,使得這項活動具有雅俗共賞、萬民歡樂氣象。元宵節往往也是過去皇帝與民同樂的節日。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太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他是大將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即位稱帝的,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
1949年以來過「春節」的新變化
自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每年過年都多了一項內容,就是層層下達的關於如何過「春節」的通知。通知基本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要求 「要移風易俗,破舊立新,破除封建迷信,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不鋪張浪費,不大吃大喝」等等。茲舉幾例:1958年春節即將來臨,中共應城縣委號召「全縣幹部群眾一致動員起來,要移風易俗,破舊立新,過革命化的春節。不吃年飯,不貼對聯,不放鞭炮,不信鬼神,不放假,不拜年,積極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大戰開門紅,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獻厚禮。」上海青浦縣誌記載,「1965年1月19日,青浦縣縣委、縣人委發出關於過一個革命化春節的通知,提倡勤儉樸素、破除封建迷信、開展計畫生育、嚴禁賭博及搞好節日前後生產等。」1969年春節,中央文革和國務院發出聯合通知,要求「移風易俗,過一個革命化春節。……不訪親探友,堅持斗批改,留在原單位鬧革命。」說到「不鋪張浪費」,這在當時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在那個年代人們連肚子都填不飽,哪有什麼資本和資格「鋪張」一下呢。老百姓又不像毛澤東等,即使在戰爭年代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也由中共中央決定保證每天一隻雞,而對於那些草民誰給他們提供「鋪張」一下的保證呢?至於說「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還有點新意,因為「春節」畢竟是新生事物嗎,但年年都這樣說也就了無新意了。
中共官員的「春節」情結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共的大小官員請客送禮成風。中國人講「禮尚往來」,過年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相饋送禮品(農村通常為糕點之類),加強親友間的聯繫。相比之下,中共官員的請客送禮則發生質的變化,假「禮尚往來」之名,行「行賄受賄」之實。原安徽阜新市委書記肖作新在法庭上說,他的小外孫每年春節都會收到五六萬元的「壓歲錢」;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葉斌,先後14次收賄19萬元人民幣和港幣1萬元,其中13次是借過節之機。安徽亳州市政協原秘書長徐保庭非法收受財物計人民幣42.8萬元、美元4000元,幾乎都在過年前後。中國民航江蘇管理局原局長崔學宏說:「我最盼望的是多過幾次年,我有個春節情結。過年除了收紅包之外,還收了許多名煙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開辦的餐廳、飯店去賣,僅此一項,一個春節下來,就能收入10萬元。」
「春節」保先
自2005年,各層機構關於「春節」下達的通知中又多了一項「先進性教育」的花樣。2005年,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今天發出通知,要求做好2005年春節期間先進性教育活動。」2005年1月21日「中共北京市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過好2005年春節的通知》。2006年,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認真做好2006年春節期間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工作。」
《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xx黨》所引發的退黨大潮正迅速解體著中共(迄今已有745萬多人退黨退團),所謂的「保先」也只是垂死掙扎而已。聽起來也是笑話,一個從裡向外腐爛透了的東西如何「保鮮」哪?人們能允許它繼續散發毒氣害人嗎?一個逆天理、絕人倫的邪靈為天地所不容,不滅何為?就像它的2006年《元旦社論》的內容所展示的,「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