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棺定論--汪精衛是漢奸,而且是個大漢奸!但是說一個漢奸還有能夠讓人稱道的地方,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然而汪曾作為孫中山的接班人,清廷出10萬兩白銀懸賞人頭的朝廷欽犯,一個孫中山同盟會的堅定追隨者,如果沒有救國之才,也不會受到孫的器重。在國民黨內,不抵抗的首先是蔣介石,而汪精衛則是對日主戰派。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 1935年的古北口之役,他都主張和日本人打。倒是蔣介石,九一八事變中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出賣華北的塘沽協定,摧殘察綏抗日武裝,1935年華北特殊化的何梅協定,都是其一手導演的傑作。不料後來倒轉過來,蔣介石成了抗戰到底的英雄,汪精衛卻走上漢奸的道路,這也許與他對抗戰結果過於悲觀不無關係。
1905年孫中山聯合海外各派革命黨組成同盟會,主張用暴力的方式來推翻清王朝。1908年冬,同盟會已經發動了六次武裝起義,但都相繼失敗,大量革命青年為此失去寶貴的生命,梁啟超等保皇黨則乘機批評革命黨的暴力革命。
梁啟超特別批評革命黨領袖們,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卻唆使別人在國內搞送死的暴力革命。 1908年冬,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撰文批評革命黨領袖們︰「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遠距離革命家』而已」。梁啟超批評革命黨領袖的「遠距離革命家」作風,批評他們唆使別人送死而為自己謀取名利的作法,一時在海外華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掀起了一股批評革命黨領袖的風潮。
同盟會內部也出現了反孫中山的運動,一些人主張「革命之前必須先革革命黨之命」。反孫派攻擊孫中山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批評孫中山近似於**的領導作風,說孫中山「辦事近於專橫,常令人難堪」,第二是批評孫中山不公開革命經費的使用情況,不少人懷疑孫中山將革命經費挪作私用。
在「遠距離革命家」批判和「倒孫狂潮」的夾攻下,黨內黨外對革命灰心和懷疑的人士大量出現,同盟會一時間陷入失敗的邊緣。汪精衛是同盟會中無條件堅決支持孫中山的孫派骨幹,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會,汪精衛主動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殺清政府高官,用鮮血來證明同盟會的領袖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使黨內黨外的懷疑人士重新樹立起對革命的信心(這一點到有些像譚嗣同)。
汪精衛刺殺清政府高官的設想,並不著眼於暗殺計畫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於用鮮血回擊同盟會領袖是「遠距離革命家」的譏諷,挽回民眾對革命黨的信心。汪精衛寫給孫中山的《致南洋同志書》中寫道︰「吾儕同志,結義於港,誓與滿酋拼一死,以事實示革命黨之決心,使灰心者復歸於熱,懷疑者復歸於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喚醒中華睡獅,引導反滿革命火種,則吾儕成仁之志已竟。」
由於謀刺攝政王是一個大案,民政部尚書肅親王善親自審理此案。肅親王是清朝建國元勛八大世襲王室的第一家,是當時清廷中頭腦見識過人的少有人才。順便說幾句題外話︰辛亥革命成功後肅親王亡命日本租界旅順,和日本人川島浪速結拜兄弟,並將一個王女托川島浪速收養,這就是後來有名的川島芳子。肅親王看到從汪精衛身上搜繳的三篇汪精衛的親筆手稿《革命之趨勢》、《革命之決心》、《告別同志書》之後,感慨萬分,非常佩服汪精衛的人品見識,更佩服汪精衛為革命獻身的精神。肅親王對清廷的腐敗也感到深惡痛絕,所以對革命黨人的反叛行為也十分同情,他後來說︰ 「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黨反叛朝廷了」。
由於清廷已經宣布預備立憲,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國家之法,開庭審理汪精衛行刺未遂案。汪精衛在被告席上昂首挺胸,慷慨陳詞地宣讀了他即時寫成的四千餘言的供詞︰「本名汪兆銘,別號精衛。前在東京時為《民報》主筆。生平宗旨,均刊登於《民報》,不再多言。孫中山先生起事兵敗後,我決心炸死載灃以振奮天下人之心。」。汪精衛和黃復生在法庭上不但沒有招供同黨,反而爭著說自己是行刺的主謀,希望以此來為對方減輕刑罰,令在場人士十分感動。
看到汪精衛和黃復生視死如歸,保護同志的場面,肅親王意識到︰革命黨人行刺的目的就是玉石共焚、殺身成仁,他們早已作好「薪盡飯熟」的獻身準備。殺了他們不僅不能嚇倒那些不怕死的革命黨人,反而會激發民眾對清廷的憎惡和反感。本來加害皇族是滿門抄斬的死罪,但肅親王決定從輕發落汪黃二人,以安撫天下人心。
攝政王載灃最初主張立斬汪黃二人,但經過肅親王的反覆勸說,同意從輕發落汪黃二人。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黃二人「誤解朝廷政策」為由,免除汪黃二人死罪,判處二人永遠監禁。
作為同盟會中堅分子的汪精衛,在北京行刺被捕的消息傳來後,海內外對孫中山同盟會的看法大為改變,梁啟超的「遠距離革命家」批判不攻自破,人們重新樹立起了對革命黨同盟會的信心。可以說當時同盟會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汪精衛犧牲自己的烈舉挽回的。如果當時汪精衛被清廷處死,汪精衛毫無疑問要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欽定英雄,永遠載入史冊。汪精衛在《致南洋同志書》中的一段話,也在當時被流傳為佳話 ︰「此行無論事之成敗,皆無生還之望。即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也。」
汪精衛的《慷慨篇》從獄中傳出後,立即被許多報紙爭相轉載,「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也成為當時革命青年們廣為傳頌的詩句。且汪不吸菸,不飲酒,不近女色,不貪財,不戀權,不搞幫派,不拉攏權貴,由於孫中山去世前並沒有指定接班人,而汪事實上是因在黨內的地位和威望被推舉上了主席的位置,然而中國有句格言說:「水至清則無魚」,汪精衛品格過於清廉,所以願意跟隨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國善於玩弄權術的人總是以「封官許願」等物質刺激的方法,來召集網羅自己的跟隨者。汪精衛不但不搞「封官許願」,還對自己的部下要求很嚴,由於跟汪精衛干撈不到什麼好處,所以願意跟隨汪精衛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衛也不會用「結拜兄弟」等方法來拉攏有權勢的人,蔣介石曾兩次給汪精衛送去蘭譜,希望和汪精衛結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衛婉言謝絕。按照西方的標準,汪精衛這樣有出色口才筆才,又有充分政治責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精衛這樣西方型的政治家,卻不適合於中國污濁的政治土壤,這也是汪精衛一生的悲劇所在。
汪精衛在獄中詩《被逮口佔》:
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奼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粼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所說汪妻陳壁君。1908年3月汪精衛在馬來亞的檳城結識了華僑巨富陳耕基的女兒陳璧君。陳耕基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經常為孫中山捐錢捐物,孫中山則定期向陳耕基贈送《民報》等革命刊物。陳耕基的女兒陳璧君非常愛讀《民報》,在孫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影響下,陳璧君決心以實際動投身革命。汪精衛到檳城演講時,台下聽講的陳璧君對汪精衛的風度和才識十分欽服。汪精衛因為革命的公事不時走訪陳耕基家,所以也經常見到陳璧君。但每次陳璧君與汪精衛見面都是在母親衛月朗的陪伴下,沒有單獨談過話。
1908年汪精衛26歲,陳璧君17歲,正是男女熱戀的年齡。當時雖然兩人之間都很有好感,但還只是革命同志的關係,沒有發展到戀人的地步。另外阻礙他們成為戀人的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汪精衛和陳璧君都已經和別人訂婚。根據中國的傳統習慣,陳耕基為陳璧君選了一個華僑鉅賈的兒子訂了婚,而且準備在近期內就讓陳璧君結婚。陳璧君讀了《民報》等宣揚西方個人主義思潮的書報後,思想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憧憬西方式自己選擇結婚對象的自由結婚。陳璧君和她的未婚夫談到革命,談到自己將來準備投身革命。她的未婚夫卻思想十分保守,對革命也沒有任何興趣,他對陳璧君說:「革命是男人的事,女人搞革命像什麼樣子?」。由於兩人思想差距太大,陳璧君最後終於選擇「退婚」。陳耕基開始不同意「退婚」,但無奈陳璧君態度堅決,只好同意讓陳璧君「退婚」。
汪精衛少年父母雙亡,所以長兄汪兆鏞在他15歲時,為他選擇了一個同事的女兒劉氏訂了婚。汪精衛在日本參加革命後,汪兆鏞經常來信訓斥汪精衛忘恩負義,拿了朝廷的公費出國,到國外卻干背叛朝廷的反叛之事。汪兆鏞要汪精衛立即懸崖勒馬,放棄革命回國為朝廷盡忠。其實汪兆鏞也並非堅決反對汪精衛搞革命,只是怕汪精衛成為朝廷的罪犯後連累他們整個家族。汪精衛也明白長兄的用心,在清政府發出對他的通緝令後,汪精衛寫信給汪兆鏞,表示斷絕與家庭的關係,解除婚約。汪精衛在信中說:「罪人兆銘在日本從事革命之事,已被朝廷發覺,謹自絕於家庭,以免相累…… 吾為革命流血,志矢不渝,謹請諒鑒。罪人與劉氏由家庭作主,曾有婚約,但既與家庭斷絕,則此關係亦當隨之斷絕。請自今日始,解除婚約」。汪兆鏞接到汪精衛的斷絕信後,退還了劉家的訂婚聘禮,為汪精衛解除了婚約。
陳璧君退婚後,倔強地要求到日本參加革命,陳耕基只好同意陳璧君去日本。1908年7月,陳璧君搭乘荷蘭客船來到日本,在孫中山的「特批」下,宣誓加入同盟會,到《民報》編輯部幫忙,和汪精衛在一起工作。陳璧君到《民報》後,編輯部的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本來《民報》的編輯們都是些窮書生,生活十分拮据,極少去飯店吃飯。陳璧君卻是個闊小姐,口袋裡總有花不完的錢,經常請大家去高級飯店聚餐暢飲,使這些編輯們大為開懷。在這些未婚的年青編輯中,陳璧君成了他們追求的對象,然而陳璧君卻逐漸傾心於汪精衛。陳璧君傾心於汪精衛,不僅因為汪精衛的相貌才能,還因為他嚴肅的生活作風。在這些年青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賭博酗酒,而汪精衛卻像清教徒一樣生活,被人稱為「道學先生」。最讓陳璧君感動的是汪精衛「革命家不結婚」的信念。汪精衛對陳璧君說:革命家生活無著落,生命無保證,革命家結婚必然陷妻子於不幸之中,讓自己所愛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過。汪精衛發誓說:「革命不成功就不結婚」。汪精衛越說不結婚,陳璧君反而越愛汪精衛,但汪精衛卻從來沒有碰過陳璧君一個指頭。後來汪精衛說:正因為他太愛陳璧君,他才沒有碰陳璧君一下,他不想毀了陳璧君一生的幸福。
汪精衛後來真的實踐了他的諾言,在辛亥革命成功後,和革命同志陳璧君結婚,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汪陳的革命婚姻在當時一時傳為佳話。汪精衛婚後也一直嚴守一夫一妻的準則,從來沒有外遇和桃色新聞,汪精衛的道德人品在當時的革命家中無人可比。
在「遠距離革命家」批判和「倒孫狂潮」的夾攻下,黨內黨外對革命灰心和懷疑的人士大量出現,同盟會一時間陷入失敗的邊緣。汪精衛是同盟會中無條件堅決支持孫中山的孫派骨幹,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會,汪精衛主動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殺清政府高官,用鮮血來證明同盟會的領袖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使黨內黨外的懷疑人士重新樹立起對革命的信心。
汪精衛最有名的文章是發表於《民報》26期上的《革命之決心》一文。汪精衛在文中說:現在四億人民正如飢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飯。但燒熟米飯所需要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燒自己化為灰燼,把自己的熱移給了米,才使生米變成熟飯;釜則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黨人的角色有二,一作為薪,為薪的人需要奉獻的毅力,甘心把自己當作柴薪,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二作為釜,為釜的人需要堅韌的耐力,願意把自己當作鍋釜,煎熬自己來煮成革命之飯。在同盟會中汪精衛最要好的朋友是胡漢民。胡漢民比汪精衛大四歲,不僅是和汪一起來日本留學的同鄉,也是長年在《民報》一起工作的同事,汪一直把胡當作大哥看待。胡漢民得知汪精衛要北上行刺時,勸汪說:你是同盟會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你的文才口才和號召力都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如果你以一時之激情與虜酋拚命,對革命的損失太大。
汪精衛則說:梁啟超罵我們這些革命黨人是「遠距離革命家」,章炳麟等人又背叛孫先生和同盟會,已經到了「非口實所可彌縫,非手段所可挽回」的地步。現在我們必須拿出具體的行動來證明我們的革命之決心,才能使梁啟超愧對民眾,使章炳麟愧對黨人,才能促使同盟會內部團結和挽回民眾對革命的信心。我以前在《革命之決心》一文中曾經說過,革命黨人要為革命作釜作薪,現在正是需要我當革命之薪的時候,若吝薪則何由有飯?但不管汪精衛說什麼,胡漢民都堅決反對汪的北上行刺計畫。汪精衛臨走時不敢向胡漢民告別,怕胡漢民會硬把他留下,於是咬破手指給胡漢民留下血書:「我今為薪,兄當為釜」。胡漢民見到血書時,當場哭得昏了過去。
孫中山等同盟會領導人並不反對用行刺清廷高官的形式,來挽回和喚醒民眾對革命的信心。但考慮到汪精衛是同盟會中非常難得的人才,所以孫中山並沒有表示支持汪精衛的北上行刺計畫,但也沒有表示反對。因為沒有孫中山等同盟會領導人的明確支持,汪精衛不得不自己尋找願意和自己一起北上行刺,作革命之薪的人。汪精衛首先想到的是黃復生。
黃復生是四川人,和汪精衛一樣也是發起同盟會的元老,擔任同盟會的高層幹部。黃復生讀了汪精衛《革命之決心》一文後非常感動,對汪精衛說:「我也願意作革命之薪」。汪精衛把自己北上行刺的計畫告訴黃復生,汪精衛還沒有講完,黃復生就大笑道:「銘兄,有話何不直說。我和你一起去北京」。汪精衛說:「去北京行刺可是九死一生,毫無生還的可能……」黃復生豪爽地說:「我參加革命時早已立志為革命而死,還談什麼生還的問題,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作革命之薪吧。汪精衛再找到同盟會中會作炸彈的喻培倫,請他幫助作炸彈,喻培倫也爽快地答應了,願意和汪精衛一同北上。當然最堅決和汪精衛一起北上的是陳璧君,有人開玩笑地說:「你有一張英國臣民的護照,當然不怕死。到關鍵時刻,你把英國護照一拋,英國領事館自會來救你。」陳璧君聽完二話不說,拿出英國護照當場撕成碎片,滿座皆驚,也讓那位說風涼話的人羞得恨不得鑽入地縫。可惜現在再也看不到陳璧君那樣有志氣撕毀自己外國護照的烈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