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製造? 外商拿走92%利潤 自己留加工費

發表:2005-07-21 20: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十多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採用了這樣的方式:原料來自國外、產品銷往國外。

這個時候,我們漸漸發現,在有關行業的利益鏈條中,外商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中國得到的是最小的一份,微薄的加工費而已。

更嚴重的,我們得到的不但是最小的一份,而且開始品嚐環境嚴重污染的苦果。

中國企業由此陷入雙重困局:賺著最少的錢,製造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

什麼辦法可以突圍?

"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一度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按照這個概念,有關的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原料來自國外,產品銷往國外,中國不用付出資源成本,只付出廉價的、用之不盡的勞動力。中外雙方皆大歡喜。

在當時,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觀念。

十多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採用了這樣的方式:原料來自國外、產品銷往國外。這個時候,我們漸漸發現,在有關行業的利益鏈條中,外商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中國得到的是最小的一份,微薄的加工費而已。

這種現象,實際上已經被經濟學家所證實。

對現代產業價值鏈的研究表明,產業鏈利潤呈現一個"V"字形,即所謂的微笑曲線。在這個曲線中,一頭是研發、設計,另一頭是銷售、服務,中間是加工生產。一般而言,處在兩頭的產業利潤率在20%至25%之間,而處在中間的加工生產產業的利潤只有5%。

讓我們通過實例看看中國企業在微笑曲線中的地位。

美國市場上流行的芭比娃娃是中國蘇州企業貼牌生產的。這個娃娃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是10美元,但在中國的離岸價格卻只有兩美元。這兩美元還不是最終利潤,其中1美元是管理費和運輸費;剩下的1美元中,0.65美元用於支付來料費用,最後剩下的0.35美元,才是中國企業所得。

再比如,溫州生產的打火機,賣到歐洲只要兩歐元一隻。同樣的打火機外國人買回去貼上牌子再拿到歐洲去賣,價格都在20歐元以上。

有人這樣概括在中國的外國投資商:他們拿出30%的資本,擁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潤,中國的資本只能拿30%的利潤。而對於OEM這種"貼牌生產",有專家估計,外國人拿走了92%的利潤,中國最多拿到8%。

正是由於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已經有輿論將中國企業比做"國際民工"。他們的地位確實像民工,只是一個打工者,賺一點辛苦錢,利潤的大頭被前面的研發和後面的銷售拿走了。

如果說中國企業僅僅拿到了最小的一部分,倒也罷了;現在的問題是,當中國漸漸成為世界工廠的時候,工業垃圾帶來的污染,開始威脅著中國民眾的生活品質,甚至威脅他們的健康和生命。

對此,著名的環保問題專家梁從誡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中國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也成了世界的廚房,成了世界的泔水桶。我們把做好的美味端上世界餐桌,讓外國人享用,但是,做飯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卻留在了自己的廚房裡,留在了自己的泔水桶裡。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對此也有精闢的論述。他說,什麼是"世界工廠"?現在看來,就是用自己的資源替發達國家生產低級工業品,用自己的身體去承受污染,所賺取的不過是微薄的加工利潤。

潘岳還說,現在的中國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20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佔世界的1/5。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麼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要麼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目前能源工業尤其是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猛增,與此同時,發達國家開始向我國大批轉移鋼鐵等重污染工業,我們引進的項目雖然比從前有進步,但在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方面,比起不斷提高的國際標準,差距反倒越拉越大,陷入"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惡性循環。

一方面,是在國際化的產業價值鏈條中處於被動的地位,拿了最小的一份;另一方面,是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付出慘重的環境代價。中國企業由此陷入雙重困局。

怎麼辦?

在價值鏈條問題上,中國企業有兩條路可供選擇:其一,提升;其二,轉移。舍此之外,別無他途。

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品牌,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更需要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鍛練研發、營銷人才。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也許只有藉助外力、外來的幫助,才能渡過這一關。

轉移則是一條較為現實的道路。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為這種選擇提供了可能。事實上,近年江浙一帶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向經濟落後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有跡象可尋。

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有專家提出,中國的崛起不但要和平崛起,還要綠色崛起,走綠色發展道路。什麼是綠色道路?就是低消耗的生產體系、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持續循環的資源環境體系、穩定高效的經濟體系、不斷創新的技術體系、更加開放的國際貿易金融體系、注重社會公平的分配體系、開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民主體系。

以上種種,知易行難。在國際化的產業價值鏈條中搶佔高端地位,難;將企業由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落後國家轉移,最終是死路一條;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走綠色發展道路,更難。

但是,搶佔高端地位和走綠色發展這樣的道路,再難也要走下去。否則,我們這一代人,將愧對子孫後代!

作者:王義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