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前妻和平分手後de張鐵林:離婚後還是一家人
張鐵林的名字是隨著《還珠格格》不脛而走的,雖然在此之前他曾和龔雪合演過《大橋下面》,還曾自編自導過電影《椅子》,不過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他在《還珠格格》中扮演的愛動怒的「皇阿瑪」。日前,張鐵林做客《魯豫有約》,在節目中,他談家庭、談事業,讓觀眾見到了他坦誠的一面。
談「鐵三角」:張國立是工作狂
現在提張鐵林,就不能不提王剛和張國立,因為他們是觀眾眼中的「鐵三角」,說起另外兩個人,張鐵林表示自己特別珍視「鐵三角」情分。「《鐵齒銅牙紀曉嵐Ⅰ》是我們三人第一次合作,現在我們已經合作了五部大戲,其中我跟國立合作過六部戲。在合作的幾年中,我們一同進步。如果其中一人沒有進步,就會被淘汰,好在我們三個比較恰當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雖然年齡有差別,但是張鐵林稱大家成長過程中,所處於的社會背景是相同的,所以會比較合得來,「張國立當過礦工,王剛當過兵,我經歷了上山下鄉,我們都是在一個大的發展環境里長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比較相似。其實,我們的某些理念跟這個時代是格格不入的,但我覺得時代是暫時的,理念和信念則是長久的。我們三個能成為朋友肯定有共同的信念,我覺得我們之間精神層面的交流更多。」
至於三個人的興趣,張鐵林稱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我們三個都愛玩,愛唱戲,也都喜歡工作著。要說唱戲,那肯定是我唱得最好;要說工作的熱情,這個偉大的帽子應該戴給張國立。我和王剛談不上工作狂,我們拍戲相對張國立而言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張國立則是全身心熱愛和投入,三天不上戲頭就疼,這個很難得。」
說到「鐵三角」的狀態,張鐵林的一句「我們現在的狀態是三個 『老東西』」讓觀眾吃驚不小,接下來,張鐵林解釋道:「我指的老不是指年齡,它還體現在說話的狀態不一樣,談論的話題不一樣,講話的方式也不同。這就是不同人生階段的狀態。我們三個『老頭』聊天,不像三個年輕人那樣坐著談,通常是躺在沙發上說,而且說的都是家長裡短。最近談的比較多的是王剛的女兒,還有我的特殊身份---英國籍,卻在中國拍戲,他們兩個覺得很有意思。」
談家庭:注重培養女兒獨立性
許多人都知道,王剛、張國立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張鐵林也有一個13歲女兒,提起女兒,張鐵林一臉慈愛,「我常年在國內拍戲,一年回英國的次數很少。10年前我跟她媽媽和平地分手了,當時沒有什麼原則的問題,我想回國發展,她也不想放棄在英國的事業,最後大家只好分開。女兒來北京的機會不多,上一次她來的時候我帶她去了長城、頤和園。我跟女兒在一起更多是受她的教育,與大部分家長不同,我更多是聆聽孩子的意見,肯定孩子的意見,我一直都注重培養女兒的獨立性。」 讓張鐵林欣慰的是,女兒成長得非常健康,「她媽媽對她的教育非常好,這是我以往在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比如,我女兒的房間裡掛滿了我的照片,顯然她的媽媽經常跟女兒講她的爸爸,不斷地在孩子的觀念中樹立父親的高大形象。雖然,我和她媽媽分開了,但誰說離婚是冤家?因為女兒的關係,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據張鐵林透露,女兒特別會畫畫,鋼琴、小提琴、跳舞都學得不錯,不過他還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女兒不太會講漢語,「因為她媽媽是波蘭裔,所以在家裡大都說波蘭話。我的女兒為了安慰我,有一天用英文跟我說:『爸爸,我還是會說中國話,比如說可口可樂』!」 通過寫日記減壓。
至於被問到是否會再婚,張鐵林稱自己在這方面比較「老姦巨滑」,「我肯定不會告訴你我的女朋友是誰,我覺得要從人性的角度看待個人生活,不要概念化地認為人到了一定年紀必須要戀愛、必然要成家,生子,這種循規蹈矩的生活已經不被人們所認同了。我覺得應該尊重自己的感覺,我也不確定會找一個什麼樣的人,也許會有一天碰到一個知己,隨緣而去。
在工作節奏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張鐵林通常看閑書、寫大字、泡泡茶、聽聽戲減壓,不過最長久的就是寫日記,「只要不影響工作。在劇組我盡量擠出時間寫日記,我通常用毛筆寫。寫日記的習慣我已經堅持好幾十年了,我記的是流水賬,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見了什麼人,買了什麼東西,花了多少錢等。我很少寫心情,因為心情是非常情緒化的,是非常主觀的,是與自然界的融合不協調的,我喜歡自然的東西。所以我基本上記的是流水賬,但我的流水賬非常有意思,是我人生歷程的寫實記錄,體現在每天做事的內容上。有時看你每天做了什麼事情,就是你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