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於2001年5月創辦地球政策研究所並擔任所長,提倡環境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生態經濟的構想。他獲得了美國國內外的22個榮譽學位,世界環境領域的重大獎項他幾乎已全部獲得。《華盛頓郵報》讚譽他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一位思想家」
布朗在二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在穀類、肉類、煤礦、鋼鐵與石油等五大基本物資消費上,中國僅石油一項落後,其餘皆超越美國。
布朗這次前來北京,要發表一連串的演講,闡述中國若維持當前尋求超越美國消費模式的開發步調,可能給生態帶來的嚴重後果。
其實,布朗的憂慮已不僅僅是學術界的研究報告。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潘岳3月5日在接受德國明鏡週刊的訪談中也提出類似的警告。他說:「中國的快速經濟成長可能即將不保,而原因在其對環境造成了破壞。」
雖然,在人口數量遠遠超過土地承載力,同時資源極度短缺、環境容量極度狹小的情況下,中國仍然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發展經濟。
潘岳表示,中國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人均自然資源是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單位產值的排污量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餘倍,勞動效率僅為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經濟不穩定的係數為世界平均值的四倍以上。此外,中國能源浪費消耗極大,每萬美元產值消耗礦產資源是日本的7.1倍,美國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 2.8倍。
布朗指出:「有可能是油價狂飆,氣候變異,有太多的情況可以發生,食物貯備可能減少,榖價可能暴漲,水源日益稀少。」「我覺得中國領袖知道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但在對成長與就業的關心高於一切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再兼顧到環境。中國在砍伐森林和沙漠化方面,有很嚴重的問題,全國各地的地下水位也一直在下降。」
布朗特地強調維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他說:「地下水資源的枯竭是比石油枯竭更加嚴重的問題,因為石油有替代品,而水沒有」
根據潘岳在明鏡週刊的訪談,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水資源危機,同時問題嚴重性正在快速加劇。他說:「這個(經濟)奇蹟即將消失,因為環境再也承受不了多久了。中國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降下了酸雨,我們七大江河有一半的流水完全不能使用,而且有四分之一人口缺乏清潔的飲用水。」
布朗強調:「到了某個節骨眼將會崩潰,很難說會在什麼時候,可能會是五年、十年的時間,而一些改變已經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