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許小年等:經濟的軟著陸還沒有實現

發表:2005-01-19 14: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經濟學家吳敬璉、許小年等昨日指出,我國經濟的軟著陸還沒有實現,特別是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很低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依賴投資增長的模式尚未改變,這必須通過加快改革的辦法來解決。

  吳敬璉指出,目前,許多地方都是用政府的力量來調整經濟結構,認為用政府的力量就可以使得經濟結構改善,就能夠實現經濟結構的升級。於是,許多地方都出現這樣的情況: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資金資源來支撐那些產值高、收入高的產業,當地沒有這樣的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靠大量投入資源來支撐這些產業的發展,結果很快就出現了過熱。實際上,要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出路只有一條,就是靠市場。

  他強調,當前首要的問題是加快改革,第一就是積極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過去幾年中,小的國有企業調整得比較快,但大企業不夠快,特別是在最近一兩年對於大企業是不是需要進行有進有退的調整,有人還提出了質疑,國務院和中央強調了、重申了要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鼓勵和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還有最重要的一項改革就是金融體制的改革,應該說在我們整個經濟體系中可能這是最薄弱的環節,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潛藏風險的環節,改革必須加快。

  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許小年指出,建國以來,我國的投資佔GDP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行外推,如果中國經濟保持10%的增長達到20年,投資率要超過5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單純依靠提高投資率提高經濟增長的模式基本上已走到盡頭。

  他進而表示,我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只要政府在資源配置方面依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要素配置方面扮演主要甚至主導角色的話,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不可能改變。投資率或遲或早一定要下降,粗放的、依賴投資增長的模式或遲或早一定會改變。如果主動改變損失會小一些,如果你被動的在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下改變則將承受非常大的損失。要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只能繼續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加快政府在要素市場的退出。


中國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