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秘笈 做個「懶」媽媽

發表:2005-01-04 11: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母親在我家小住,最後被「氣」走了。臨走丟下一句話:「沒見過你這樣的懶媽媽,你咋這樣對待孩子?我看不下去!」是呀!我母親秉承著中國傳統的育兒觀念:吃,寧多勿少;穿,越厚越好;家務活,自己再累也決不讓孩子幫忙。而我和先生堅信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誨:「依賴本身滋生懶惰、精神鬆懈,不屑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也許用傳統的眼光看,我的確不是一個勤勞的母親。孩子一出生我就讓她單獨在小床上睡,沒摟她睡過一晚。1歲4個月時,我就讓她自己吃飯,不再餵她。2歲時,我就把她送進幼兒園日托班,中午不接回家。2歲半時,我就讓她自己刷牙、洗臉、洗腳。3歲時,我就讓她自己穿衣、脫衣、繫鞋帶、洗手絹。4歲時,我就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夜裡自己起床解手,早上自己疊被整床。孩子跌倒了,我從來不扶她,而是讓她自己站起來。玩具散亂了,我從來不幫她收拾,而是讓她自己整理好……

不過,我做「懶」媽媽絕不是為了享輕閑、圖自在,而是有良苦用心。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未來要靠自己去開創,獨立的生活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而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從小培養和鍛練出來的。父母如果將孩子的一切都包辦,等於剝奪了孩子認識世界、鍛練自我的機會。做個「懶」媽媽才是真正為孩子著想,對孩子負責。

  延伸閱讀:不理不睬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巧妙拒絕寶貝要求三部曲

  實際上,「懶」媽媽比「勤」媽媽更加費心勞神,更加辛苦受累。讓孩子自己做事,在許多情況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煩,因為孩子往往「幫倒忙」。孩子與大人分床,夜裡就要多次起來給她蓋被;孩子自己吃飯,撒得到處都是,就得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的襪子手絹不乾淨,就得全面返工,重洗一遍。孩子自己洗澡,搞得「水漫金山」,就得「大禹治水」、搶險救災。處置這些事情,當然沒有自己直接包辦更為快捷方便,省心省力。儘管如此,我依然堅持做個「懶」媽媽,因為我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怎樣才能做一個稱職的「懶」媽媽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首先,要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自覺性。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讓孩子懂得勞動是光榮的,依賴大人是沒有出息的。

  其次,要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創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如幫大人掃地,到鄰居家借東西,下樓買日用品等。抓住兒童節、生日等契機,鼓勵孩子闖過難關,使獨立性上一個台階。

  第三,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煩幫倒忙;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埋怨、少指責,循循善誘,促其進步。

  最後,要嚴格要求,持之以恆。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切忌操之過急。家長對孩子應有堅定不移的引導和始終如一的要求,長期堅持。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