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密不合時宜
裴克凜在一個午餐會發言時指出,從事國家機密的研究一般都被認為比較神秘、危險和敏感,所以有難度,不過,在香港可以自由地討論這個問題,在接收從國內流出的消息方面,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說,近來在國內及香港開始有一種意識,對於在八、九十建立起來的國家機密系統遺留下來的封閉社會已經不合時宜,在防止公眾危機尤其是公眾健康危機方面,起到不良的效果。
裴克凜即場就國家機密作了一個簡短的解釋,他說,雖然國家機密罪看似一種莫須有的罪,很隨意,但其實若我們仔細看一看那個系統,我們看到中國的變化,而國家機密也成了量度政制改革步伐的指標。
他又說,文件的機密程度分三類,決了文件的機密期限,不過有一種文件相信曾經在中國工作的學者、記者或商人都可能有機會碰過,就是「內部文件」是既沒有被定性為機密,也不對外公開。有趣的是有些資料可以被追溯為機密,就是一開始的時候並未有例為機密,例如學者做研究時可能要蒐集一些公開數據,卻忽然被指為國家機密,其機密性取決於文件公開所帶來的後果的嚴重程度。
他列舉了七種可以被列為機密的文件,他說,第七個定義基本上容許任何文件都成為機密:所有被國家安全局定性為國家機密的資料。
黨控需要掩蓋真相
斐克凜分析,中央會按照需要把一些資訊定性,令外界無法得知國內社會的真實情況,如中國所制訂的規例,黨控制的工會可以持有非法勞工的資料、工人請願等都是機密,令外界並不清楚中國的勞工市場如何,勞資關係如何,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勞動市場及其運作並沒有正確的瞭解。掩蓋問題的目的是要向外提供一個吸引的「櫥窗」,吸引外資。
另外,小數民族、宗教事務也屬國家機密,皆因在國內沒有宗教自由。環保問題也是機密,很少聽到大災難在中國發生。國家機密可以引用來剝奪公民權利,如公開審訊、與律師見面。
接著裴克凜指出,現在資訊發達,中國也無可避免地要跟隨這個世界趨勢,他說,近代中國報紙雜誌種種類繁多,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二個最多網路使用者的國家,有八點七億網際網路使用者,而且實際數字可能更多,因為有很多人是共用網路服務。
他說,中央政府使用了很多手段企圖去控制網路使用,嘗試控制網吧經營;出名的金盾計畫;收賣搜索引擎如Yahoo和Google等。
資訊發達控制艱難
裴克凜留意到近年很多報導有關中國新聞的不同網站出現,保括一些批評的新聞。這些網站中涉及不同的範圍如法律、環保等。這些資訊的出現證明了中共在管理或控制這些網路的侷限。
裴克凜表示,當局可以繼續以言入罪,但他們無法控制在網際網路上的言論。他在結語時說,國家機密系統日漸變得不合時宜,也因為這個原因,現時世界看到的中國形象是一個歪曲了的形象,他認為,現時資訊發達的時代,中央也沒有辦法停止世界步伐,他預期在未來的五至十年將有更多有關國內的真實報導,到時中國的真面目也會隨之浮現,當中國社會得到有越來越多資料時,會否成為推行政改的壓力、更高透明度的管治,甚至是民主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