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社會「投入」也是成本
20日,偶正濤對記者稱,《一場暴雨揭出淮河治污「十年之醜」》報導中提出的「600億元」並非子虛烏有,而是和「193億」有區別的一個概念。
他解釋,鄒首民講的是國家和地方淮河治污投資,而「600億」除了這些投資外,還考慮了淮河流域改造、關停數千家企業的投入和損失,以及環保、地質隊伍本身建設的投入。實際上,600億元的數目中並沒有考慮水利部門防洪投入和該地城市化延緩損失,「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相比官方的治污投資,社會「投入」的概念更接近治淮成本的真實。
環保專家:炒數字沒意義
21日,在山東出差的鄒首民表示,他剛剛看過了偶正濤等人質疑他的文章,他提的數字是實在的投資,是現錢,而偶正濤等人的文章把關停廠子的損失以及地質部門找水的投入也算進來了,「這不能叫治污投入,治污需要現錢,這些只能叫成本,叫損失。」鄒首民說,如果講損失,那麼淮河污染的損失遠遠不止600億,「炒數字沒什麼意義。」
《一場暴雨揭出淮河治污「十年之醜」》提到一個現象:水利部門(水利部淮河水資源管理局)和環保部門公布的重要污染物COD排放量有不小差別。鄒首民曾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解釋,水利部門測定的是污染物排放量,而環保部門測定的是入河量,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
偶正濤認為,由於淮河流域大量污水是經地表滲入了地下水系統,最終導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互污染,因此測量排放量更真實。
「聲譽人格受攻擊」之爭
21日鄒首民表示,不同方法、不同監測點測得的數據不會完全一樣,實際上水中的污染物難以完全搞清楚,絕對數據很難弄准,主要是堅持同一種方法持續測量,「看趨勢」。鄒說,國際上對於水體污染也很少有污染物總量的說法。偶正濤還認為,他們之所以發表對鄒首民質疑的文章,是因為作為記者,他們的聲譽和人格受到了攻擊。偶正濤提到9月14日發表在人民網上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指出「記者不能為聳人聽聞而不負責任地胡編亂造」,「國家級通訊社的記者不能為出名就刻意編造『新聞』,淪落為不負責任的小報記者。要是評選今年10大環境假新聞,我肯定給編造600億的記者投一票」。偶正濤還提到,國家環保總局有關領導在公開場合多次肯定了他們的報導。
記者在人民網「科技 環保」專題看到了上述未署名文章。21日,鄒首民證實,這篇文章表達的確實是他的意思,但他並沒有攻擊新華社記者和新華社聲譽的意思,「只是說作為國家級通訊社記者不應像小報記者一樣不負責任,提出一個不確實的數字來。」
環保總局:國務院將召開專題會議
21日,環保總局相關人士稱,鄒首民作為環保專家,有權利發表他個人對治污的見解。由於淮河治污領導機構並非環保部門而是國務院,環保總局眼下不方便就爭論發表意見。
該人士透露,國務院十月會召開一個會議,研究淮河治污問題,關於十年治淮的評價,到時也會有一個正式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