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8月14日報導,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許燕在國際心理學大會上作了名為《職業枯竭與心理健康》的公眾科普報告。講座結束後,當場及隨後的電話互動中,許多聽眾找她,希望得到幫助。好多人告訴她:「我現在的症狀跟您說的完全一樣,我該找什麼樣的大夫治療?」
許燕教授對此表達了她的憂慮:在職業枯竭逐漸成為「流行病」的今天,大多數人對它還缺乏必要的瞭解,也缺乏應對能力。
所謂職業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壓下的一種身心俱疲的狀態。
幾年前有一份報告中談到:北京中關村知識份子平均死亡年齡為53.34歲,壽命比10年前縮短了5.18歲。許教授說,這說明,中國目前的中青年群體,尤其是知識份子中,職業枯竭現象十分嚴重。
職業枯竭的高發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壓力群體及自我評價低者。調查顯示,作為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諮詢師,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質,反而是最容易患枯竭的行業,佔總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師,佔20%;此外是新聞工作者、警察,醫護人員等。
2002年,陝西一位年僅25歲的女教師因患嚴重心理疾病,服毒自殺。她在遺書中說:「幹事沒頭緒,遇事急躁,心裏很難受,感覺壓力太大」。
目前職業枯竭主要表現為身體疲勞、情緒低落、創造力衰竭、價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擊性行爲等。她說,如果某人出現精力不濟、極度疲乏、以及 失眠、頭痛、背痛、腸胃不適等症狀,極有可能是患上了職業枯竭。
職業枯竭的危害,除了容易出現因業績差、熱情下降而帶來職業道德缺失、消極怠工等狀況外,還容易引起家庭危機。談到日益強化的社會壓 力對個人的影響時,許教授說,社會的發展是一己之力所不可控制的──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進程,但可以調整狀態,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
職業「枯竭」一說來源於1961年一本名為《一個枯竭的案例》的小說,該小說在美國曾引起轟動。書中描寫了一名建築師因工作極度疲勞,喪失了理想和熱情,最後逃往非洲原始叢林。從此,「枯竭」一詞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據許教授說「這樣的事現在越來越多地在我們身邊上演,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職業枯竭高發期。」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