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4-07-15 08:25:00作者:
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尚未變成死魚魚目之前,嘿嘿,港人的眉山瞳水間可漾溢著從容、優雅、自信呢,甚至有點兒崖岸自高。一場大陸化的急遽蛻變搞到港人抬不起頭來,「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非「酷」,乃羞赧不安耳!
一批學者很溫和地上書,提醒京官,請留意香港的核心價值,無非民主、自由、人權、法制之類。學者們溫媚謙恭,毫不造作矯情。但也遭到冥頑無情的抨擊。左報社論竟揚言:「香港的核心價值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政治制度,居然成了香港的核心價值。少不免令人迷離恍惚,但覺莫名譎異。深入一想,或許左報也言之有理,蓋待到大陸化極終,成一國一制,香港就沒有一絲一毫學者們都期盼或曾經享有的核心價值了,香港的核心價值便是:一黨專政!支聯會有句口號:結束一黨專政。原本指大陸。殊不知,革命輸出到香港,遲早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則為過渡期的核心價值。好笑!奇怪的是,在爾令大分化、大讓步、大團結甚囂塵上的時日,從京官至主仔卻絕對否認大陸是一黨專政,大概一黨專政這個東西太醜太臭了吧。
某左仔在其專欄中否定大陸乃一黨專政,謂大陸除共產黨外還有八個黨派,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於是批評「支聯會所要結束的一黨專政,是無的放矢」。大陸的所謂民主黨派是甚麼貨色,誰不知道。當年也曾趾高氣揚,被共產黨「大團結」去,滿以為可以「多黨合作」,結果如何,介紹諸位讀讀《最後的貴族》。幾十年來民主黨派的話事人俱為共產黨人,而在這些古董花瓶黨派內居然還有共產黨的「黨組」!那麼這個「合作」大抵是李嘉誠與抓住一手長實股份的陳大文,甚至還比不上。
世界萬物具有其核心。果子有「核」,果肉圍繞著核,人們享用的是果肉,核看似平凡無用,但果子的繁殖,一枝新綠,開花結果,全依賴它。生命體如人,也有「核」,核便是心臟。若心臟死了,停止活動了,生命也就完蛋了。香港的核心價值諸如自由、民主、人權等等若風捲殘雲般灰飛煙滅,香港也就死了。以後不管仍叫做香港,或者深港市之香港區,都只是木乃伊香港。若將兩制蛻化成一制只會促使吞港木乃伊化。
一批學者很溫和地上書,提醒京官,請留意香港的核心價值,無非民主、自由、人權、法制之類。學者們溫媚謙恭,毫不造作矯情。但也遭到冥頑無情的抨擊。左報社論竟揚言:「香港的核心價值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政治制度,居然成了香港的核心價值。少不免令人迷離恍惚,但覺莫名譎異。深入一想,或許左報也言之有理,蓋待到大陸化極終,成一國一制,香港就沒有一絲一毫學者們都期盼或曾經享有的核心價值了,香港的核心價值便是:一黨專政!支聯會有句口號:結束一黨專政。原本指大陸。殊不知,革命輸出到香港,遲早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則為過渡期的核心價值。好笑!奇怪的是,在爾令大分化、大讓步、大團結甚囂塵上的時日,從京官至主仔卻絕對否認大陸是一黨專政,大概一黨專政這個東西太醜太臭了吧。
某左仔在其專欄中否定大陸乃一黨專政,謂大陸除共產黨外還有八個黨派,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於是批評「支聯會所要結束的一黨專政,是無的放矢」。大陸的所謂民主黨派是甚麼貨色,誰不知道。當年也曾趾高氣揚,被共產黨「大團結」去,滿以為可以「多黨合作」,結果如何,介紹諸位讀讀《最後的貴族》。幾十年來民主黨派的話事人俱為共產黨人,而在這些古董花瓶黨派內居然還有共產黨的「黨組」!那麼這個「合作」大抵是李嘉誠與抓住一手長實股份的陳大文,甚至還比不上。
世界萬物具有其核心。果子有「核」,果肉圍繞著核,人們享用的是果肉,核看似平凡無用,但果子的繁殖,一枝新綠,開花結果,全依賴它。生命體如人,也有「核」,核便是心臟。若心臟死了,停止活動了,生命也就完蛋了。香港的核心價值諸如自由、民主、人權等等若風捲殘雲般灰飛煙滅,香港也就死了。以後不管仍叫做香港,或者深港市之香港區,都只是木乃伊香港。若將兩制蛻化成一制只會促使吞港木乃伊化。
「結束一黨專政」不能提,「還政於民」也不能提。想當年鄧小乎開金口,賜給港人有繼續罵共產黨的自由,港人其實已經很醒目的了,罵得也很有技巧,從不講「打倒共產黨」以及「香港獨立」,不過要少少民主而已。明末有位抗清志士,叫做黃道周,事敗被捕。當時審問他的是與吳三桂齊名的降清大將洪承疇。黃道周面對洪卻假裝不識,怒斥說:「甚麼,你是洪承疇?不!洪大將軍已為國捐軀,天子已經賜祭九壇,你想壞他清名嗎?」云云。供承疇被他罵得「汗簌簌下,不能仰視」。可見這比罵漢奸賣國賊之類有力得多。可惜京官土共還沒有洪承疇明
智,反智得莫名其妙,逐將「結束一黨專政」意為「打倒共產黨」,將「還政於民」視為「香港獨立」,將「香港核心價值」硬說成是「一國兩制」,提其他的便是反一國兩制,港人唯有引頸受戮矣!
香江地沸沸揚揚「政治化」之際,區區卻因皮膚過敏住了幾日醫院,隨身隨便拿了一冊書解悶,卻是王陽明詩文集。早年曾去貴州參觀過王陽明的別有洞天府,「白雲晚憶歸岩洞,蒼蘚春應遍石床」,得罪宦官劉瑾而被貶的一代大師生活極艱苦,卻毫不氣餒,以山洞為屋室,繼續著書立說。許多人將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作為座右銘。我想,作為港人,確實要有點骨氣,不能聽憑環境控制,由京官土共支配,堅持香港的核心價值,則可戰勝困境,別有洞天。
(載自開放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