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總是把被顛倒了的歷史再顛倒過來,六四總有一天會還歷史本來面目,六四死難者終將會平反昭雪。這雖然是共識。但從目前情勢來看,平反六四似乎還不是指日可待。
六四何時才能正名/平反?輿論看法兩極。樂觀的估計是,要不了多久,在江澤民徹底下臺後,第四代領導人會很快解決六四問題,「胡溫新政」將會開創中國大陸新的政治格局。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群體,雖然主要人馬已經出局,然而「江核心」還掌握軍事大權,槍桿子必然影響第四代領導的決策。江澤民之所以要維持六四「反革命暴亂」的定性,因為他是靠了追隨鄧小平、鎮壓上海學運和封殺《世界經濟導報》起家的。如果胡錦濤在他第一個任期的五年內,真正樹立自己的領袖形象,得以鞏固以他為中心的黨中央,在政治上站住腳,那幺有可能在他的第二任期內為六四平反。
一種悲觀的看法是,胡錦濤、溫家寶等新一代領導人依然繼承了第三代領導人的政治包袱,他們並不急於平反六四,因為恐怕平反六四會分裂黨內共識。雖然當初他們無權給六四定性,但至少是跟黨中央保持一致的。而當前的中國大陸,仍看不到有推行民主改革、為六四平反的跡象。民間雖然有許多不滿的聲音和公開的抗議活動,但也看不到大規模的要求民主自由的運動即將爆發的跡象。當年鄧小平揚言「殺二十萬人換二十年穩定」,如今這個「殺人的政權」至少已坐穩15年的江山。夫復何言?
另有一種輿論認為,指望共產黨平反六四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雖然將來歷史對六四必有公正結論,但這結論不可能由共產黨來做。許多人敦促中共平反六四,這只是人民的一種善良願望,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中共每一個歷史錯誤的糾正,都不是中共心甘情願糾正的,而是人民群眾自發起來迫使他們糾正的。例如文革十年浩劫,如果沒有1976年的「四五」天安門事件,恐怕四人幫不會倒臺那幺快。
*「正名」乎「平反」乎
在圍繞六四究竟是「重評」、「正名」還是「平反」的問題上,也出現各種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平反」是典型的共產黨語言。率先提出「正名」之說的,是北京解放軍三0一醫院軍醫、「抗煞英雄」蔣彥永,今年3月初,他上書中共中央和全國人大、政協,要求為89年六四學生愛國運動「正名」。
對此,中國黑龍江教師範志遠在網際網路上表示,「正名」這兩個字要遠比「平反」好,因「平反」帶有濃厚的權威色彩,「劊子手沒有資格給被他們屠殺的人民『平反』。」他認為,六四不僅要正名,而且中共要公開認罪,接受歷史的審判。
不過,現居紐約的老資格民運人士徐水良,在他主編的《網路文摘》上指出,有些異議人士認為「平反」是中共詞彙,「獨立媒體」使用不妥。經考證,「平反」是中國人使用兩千多年的一個詞彙,它的意思是恢復本來面目。漢朝、宋朝(如岳飛平反)等朝代都曾經使用過這個詞。它與中共詞彙完全無關。「相反,把它說成中共詞彙,倒是中共,或受中共影響的人,望文生義的說法。以為平反就是平『反革命』,所以堅決反對使用這個詞。」
徐水良認為,一般情況下,作為異議人士,以使用含義明確的「平反」詞語為好。過去的「重評」、現在的「正名」當然都不錯,但平反卻更確切,就是肯定事情被歪曲,因此要恢復本來面目。「重評」卻不一定有這樣意思。
長期以來,「六四」事件被北京當局定性為對「反革命暴亂」的合法鎮壓。以江澤民為首的第三代領導人上臺後,對六四態度有了顯著變化,從「反革命暴亂」到淡化為「政治風波」的定性。到了第四代新領導人上臺後,人們普遍認為「胡溫新政」沒有六四血債,寄望他們在六四問題上有所作為。
今年3月蔣彥永「上書」,掀起為六四「正名」的浪潮,全世界再度聚焦北京當局的反應。4月北京召開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在兩會例行的總理記者會上,外國記者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蔣彥永要求為六四正名的看法。溫家寶回答說:「我們必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如果再給我們二十年、五十年的穩定,中國一定會發展得更強大。」最後他的結論是:「團結和穩定比什幺都重要。」
*六四平反的時間表
溫家寶的談話,透露了北京新一代領導人的想法,一是堅持當年六四鎮壓是為了維護穩定;二是中國仍然需要20年至50年的穩定。也就是說,當局給六四平反開出的時間表是20至50年。
可是,六四已過去15年,當年死在天安門東西長安街的六四冤魂,墳頭上的小樹苗已長成大樹。人生能有多少個15年?當年參與「八九民運」的青年學子,早已「白了少年頭」;六四死難者遺屬,已有12人抱恨而終,尚在人世的,大多垂垂老矣,年紀最大的一位被殺了兒子的母親,已高齡87;而當年被指為六四屠殺主要罪責者的「三個元凶」,已有鄧小平、楊尚昆先後「去見馬克思」,唯一活著的李鵬,被千夫所指。中國人民還會等嗎?
平反六四中國會亂嗎?這個問題蔣彥永在「上書」中已說得很清楚。他舉文革為例,文化大革命搞到把中國推向瀕臨崩潰的邊緣,鄧小平復出後,「由我們黨自己把文化革命的錯誤糾正了,中國並沒有亂,老百姓更信任黨了。國家在短短的20年內就大變樣。......更何況糾正六四的錯誤是全國人民的心願,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願。只要我們黨的領導痛下決心,自己來糾正錯誤,我相信一定會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中國一定不會亂。」
蔣彥永相信,正確重評六四是人心所向,絕不會造成紊亂。所謂的穩定壓倒一切,只能是造成更大的不穩定。「多年來,每到六四前夕,有的人真是如坐針氈,草木皆兵,不知要動員多少力量來防止發生事情;年復一年,並沒有因為離六四越來越遠這種不安就逐漸減輕,相反的是老百姓越來越失望和憤慨。」
作為六四難屬的代表人物,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丁子霖指出,溫家寶「這些話明白無誤地告訴世人,死人不要緊,人命不值錢。為了『穩住大局』,什幺事都可以做,什幺都可以在所不惜。請問:這與15年前鄧小平所說的『死20萬人,換20年穩定』有什幺本質的區別,難道不殺人就沒有今天的政治穩定,不殺人就沒有今天的經濟奇蹟;不殺人就沒有今天和明天的強國地位!?」
*殺人子不准母親哭泣
以丁子霖為首的天安門母親,原來對「胡溫新政」平反六四寄予極大希望。但今年3月底,她與另外兩位天安門母親成員張先玲、黃金平被拘留事件,使她們重新陷入失望深淵。事情起因可能與她們籌備悼念15週年活動有關,當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日內瓦召開年度會議,丁子霖等六名六四難屬向大會遞交了「六四屠殺」的證詞,呼籲大家「說出真相,尋求正義,呼籲良知,拒絕遺忘。」隨後北京當局先後拘禁丁子霖等三人,這是江澤民主政時代也從沒有過的事,令人驚問:「胡溫新政怎幺了?」全世界輿論對此口誅筆伐,許多在大陸的獨立知識份子和異議人士,也挺身而出仗義執言。
大概眾怒難犯,在有跡象顯示北京要下重手對天安門母親成員黃金平刑事拘留的節骨眼上,三人終於獲釋,但胡溫形象已大打折扣。道理很簡單,自己的親人被「人民子弟兵」開槍打死了,15年來政府沒有一個「說法」,死者家屬當然有申訴的權利。正如山東大學的孫文廣指出,兒子無辜被殺,母親放聲大哭,是人之常情。可是,如今的中共領導人殺人兒子,卻不准母親哭泣,這是什幺世道!
拘捕丁子霖等人,開了北京當局一個惡劣的人權記錄先例,顯示新一代領導人依舊害怕六四真相公諸於世。輿論認為,北京當局想要擺脫長久籠罩的六四陰影,堅持繼續鎮壓只會適得其反,六四的傷口已禁不起再三撕裂,只會激化當權者和人民之間的對立,為未來局勢投下更多變數。
從丁子霖、張先玲等六四難屬「證詞」來看,她們原來都是不問政治、也不熱衷民主運動的普通市民,現在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以人道為訴求的天安門母親群體,並非政治組織,她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單純的期待平反六四,以告慰無辜死去的親人。
*丁子霖名單182人
丁子霖手上掌握的六四死難者名單,目前已有182人。她說,作為那場大屠殺的受害者,這15年來她們忍辱負重,歷盡艱辛,始終保持最大克制。她們摒棄牙眼相報的敵視與仇恨,自1995年以來多次致函全國人大和國家領導人,主張朝野雙方本著和平、理性的原則,按照民主、法制的程序,以協商對話的方式希望尋求六四問題的公正解決。但到目前為止,她「還看不到光明」。
她指出,鄧小平去世、江澤民下臺後,她們本來寄望胡錦濤、溫家寶等新一代中共領導人平反六四,沒想到她與另外兩位「天安門母親」反被拘捕,私人信件手稿也被抄走,而江澤民時代都沒有對她們採取過這種做法。
雖然形勢不樂觀,丁子霖表示六四難屬沒有放棄努力,繼續對「胡溫新政」寄予希望,期待他們能真正著眼於國家、民族的未來,棄舊圖新,改弦更張,早日順應歷史潮流和民意。天安門母親運動著重三個訴求,包括:一、徹查和公布所有六四死難者名單;二、為死難者平反;三、循法律途徑追究六四責任者。
丁子霖還有「一個夢」,就是希望三個訴求達成後,能夠「親手埋葬兒子」,就像美國紀念九一一事件那樣,天安門母親希望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個紀念碑,刻上每一個人的名字,以提醒中華民族不要再發生這種歷史悲劇。
丁子霖不在意能否等到平反六四這一天的到來,但一定會堅持下去。她相信,「歷史終將服從人民的選擇」,這正是她們的希望所在。只要一息尚存,她們不僅要為尋求正義、向中國政府討還公道、爭取公正解決「六四」侍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