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董建華派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到北京呈送有關香港政制發展的報告,報告在沒有徵詢港人的情況下為香港的政制發展設立九個關卡,對香港市民的雙普選(普選特區行政長官與普選特區立法會)的要求設置障礙。
* 無恥說法歪曲歷史
以董建華平時行事慢三拍的作風,在人大常委會通過草案十天後居然以快刀斬亂麻的姿態完成這份報告,如果沒有內部的事先溝通是不可想像的。身為全國人大常委、以製造冒牌巴黎領帶而在香港吃官司的金利來老闆曾憲梓在得意之際情不自禁地說,董建華早前就香港政改向中央提交的報告原來是「與中央一同研討後」寫出來的。
因此報告假惺惺的由香港送到北京後,北京也很快於四月二十六日在一五六票贊成,一票棄權與無人反對的情況下,通過董建華提交的報告,並且根據董建華的報告對香港政制發展訂出若干規定,大致有以下幾條:一、二○○七年行政長官選舉不實行普選;二、二○○八年立法會選舉不實行全面普選;三、二○○八年立法會功能團體和分區直選產生議席比例維持不變,即各佔半數;四、立法會表決程序不變,即維持分組投票機制;五、在上述前提下,○七、 ○八年選舉辦法可根據基本法規定,作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
這五條的基本內容是否定了香港市民所熱切要求的特首與立法會的雙普選;而所謂可以適當修改,就是說,比如現在特首是由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團選出(其中支持與同情民主派的不到一百人,但是特首提名需要一百人以上聯合提名),將來選舉團人數可以擴大一些,但是必須「循序漸進」,所以始終是小圈子,而且民主派始終也不能超過半數。立法會議席也可以從現在的六十席增加一些,但是直選比例始終不可以超過半數,民主派就難超過席位的半數。
而所謂「分組投票機制」指的是三十席小圈l選舉的功能組別是一組,分區直選的三十席是一組,立法會議員個人提出的議案、法案和對政府法案的修正案,均需上述兩組各超過半數出席者贊成才能通過;由於功能組別絕大多數為親北京人士所佔據,所以民主派的任何議案、法案在這個小組均沒有通過的可能。
問題還在於,上一屆的直選議員有二十四席,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直選議員有三十席,然而到二○○八年那一屆仍維持三十席,怎麼不「循序漸進」了呢?北京匆匆做出這些決定,是避免長期爭論影響九月立法會選舉親北京團體的得票。
北京直接插手香港內部事務,公然違反基本法,更違反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的有關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因此英國、美國、加拿大等都批評北京的做法。北京則一概以「干涉內政」為由阻擋,可見香港淪為「一個中國」後的悲哀境地。而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以香港有空前未有的民主來回應,更是歪曲歷史的無恥說法。
* 享有自由缺乏民主
的確,香港作為一個半世紀的英國殖民地,享有自由而缺乏民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七○年代末期八○年代初期香港出現壓力團體,開始了對民主的爭取。英國決定給中國收回香港後,也決定加快香港發展民主的步伐,但是在中國的壓力下而寸步難行。八○年代中期香港民主派逐漸成形,高山大會決定爭取八八年直選,但是當時的香港總督衛奕信比較軟弱,抵受不住中國的壓力而在政治發展中難以前進;一九九二年彭定康出任港督後不顧中國的反對提出政改方案,雖然因為有了基本法而備受束縛,但是他還是利用灰色地帶而擴大立法會功能組別的普選基礎,被中國斥為「千古罪人」與「娼妓」、「小偷」。中國反對香港發展民主的理由是英國一百多年不發展香港的民主,為何此時要發展?
顯然,中國也要「享受」一下充當香港這塊殖民地宗主國的滋味,所以當時中國反對「還政於民」而必須「還政於中」。九七年北京收回香港後,彭定康的政改就全部被推翻。而北京極力迴避的是,香港雖然缺乏民主,但是英國是民主國家,港督受民選國會的監督,英國政府的香港政策也受國會監督,都不可以為所欲為。哪裡像香港現在這樣,特首既是一個獨裁者,它上面的北京領導人也是獨裁者,因此香港不但民主倒退,法治也被踐踏。
北京在封殺香港市民的民主訴求後,還假惺惺派人大副秘書長喬曉陽到香港傾聽意見。要傾聽應該是董建華提出報告與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以前,事後的「溝通」是裝腔作勢而已。所以溝通會議上民主派大聲宣布抗議聲明後集體離場。香港的母語是粵語而不是北京話,喬老爺要靠翻譯來溝通,面對民主派的香港「主體語言」,翻譯又不敢翻的情況下,到民主派離開,他還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不過香港民主派所夢寐以求真正的「港人治港」,也的確因為北京插手而變成「港人自講」。粵語中「治港」與「自講」同音。
(臺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