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在聲明中除明確恭賀陳水扁以及臺灣人民,在三二○完成民主選舉外,並強調,美方拒絕以現有法律機制以外的方式解決選舉歧見,更拒絕以號召暴力的方式,威脅此一臺美共同信守的、非常民主的原則(very democratic principles)。
白宮聲明如下︰
「美國政府與人民一致恭賀臺灣人民的三月二十日總統選舉成功結束。臺灣的中伐舉委員會在三月二十六日正式宣布陳水扁先生贏得連任,我們恭賀陳先生的勝選。
我們承認,三月二十日的選舉結果存在著懸而未決的法律挑戰。我們高度肯定臺灣人民相信既有法律機制、拒絕以法律途徑以外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分歧。我們拒絕號召暴力之舉,這種號召威脅了我們和臺灣人民所承諾信守的民主原則本身。
臺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與臺灣人民的福祉的維繫,對美國而言仍然十分重要。為了促進這些目標,美國將履行臺灣關係法所載明的義務。臺灣和北京都有責任透過所有的既有管道展開對話,並且避免採取會改變臺灣現狀的片面措施,為雙方的和平與安定奠定必要基礎。
我們將遵循臺灣關係法以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發表的三項聯合公報所□櫫的一個中國政策,透過美國在臺協會與臺灣人民繼續保有緊密的非官方關係。」
據瞭解,中國曾經試圖阻止美方對臺灣表示祝賀,不過企圖並未得逞。
此外,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夏馨今天稍早也曾與駐美代表程建人共進早餐,後來並以電話方式表達祝賀,據轉述,夏馨致賀的內容是「真誠祝賀」陳水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並祝賀臺灣人民再次完成民主選舉,並代表美國人民獻上最熱誠的敬意。
日本交流協會會長服部禮次郎、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長內田勝久,也代表日政府祝賀陳總統當選連任成功。
服部禮次郎在賀電中則指出:「陳總統水扁閣下,欣聞閣下高票當選連任,謹代表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致上最誠摯之賀意。
特電申賀。
此次閣下的連任正代表著臺灣人民對閣下的信任。
期望在閣下的領導下,臺灣日益繁榮,今後日臺友好關係更為發展。」
〔自由時報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二十六日報導〕臺灣總統選舉前訪日的中國外交部次長戴秉國在與小泉首相等日本政要會談時,施壓要求不應對臺灣總統當選人拍發賀電,據稱日本政府內部對中國干涉內政有反彈。
「產經新聞」二十六日報導指出,戴秉國要求日本政府不應對臺灣總統當選人拍發賀電,是干涉內政,政府內部的反彈將逐漸增強。
報導指出,戴秉國是在十四日訪問日本,他在與小泉首相及其他日本官員會談時曾表示,對於臺灣總統的選舉,日本不應拍發賀電,也不應發表什麼聲明或有其他具體的行動。對於中國的要求,日本官員說,日本不會受到中國這項要求的影響,日本將明確反對中國使用武力的方針,希望中國自製。
北京強硬警告「不會坐視不管」
(大紀元記者唐青綜合外電報導)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3月26日開會後,以14對2票通過,確定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第11屆正副總統。中選會公告陳水扁當選時,泛藍示威者和警方發生衝突並造成流血事件。
臺灣行政院長游錫坤遣責這次暴力事件。臺北市長馬英九下令警方採取行動,對於採取暴力行動的人,一律毋需理會身份,當場拘捕。國親立院黨團表示遺憾,但也認為民進黨政府必須負責任。親民黨發言人對過程中受傷民眾表達歉意。
北京當局在同日警告如臺灣失控不會坐視不管。新華社26日發表「大陸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就臺灣選務機構發布公告發表談話」,全文如下:
「我們注意到,臺灣地區選務機構不顧參選一方的強烈反對,逕行發布有關選舉結果的公告。我們也注意到臺灣參選的一方表示對此不能接受,並在繼續進行抗爭。我們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如果臺灣局勢失控,造成社會動盪,危及臺灣同胞的生命財產安全,損害台海地區的穩定,我們將不會坐視不管。」
對北京發出措詞強硬的書面聲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陳忠信表示,在臺灣人民發生紛爭之際,北京發表這種說法,會刺激臺灣內部相互對立,無助於臺灣解決民眾暴亂紛爭。
臺灣陸委會則表示,舉辦總統選舉,是臺灣內部事務,中共對臺灣內政作無理批評,是粗暴地干涉臺灣內政,陸委會對此表達高度不滿。陸委會指稱,如果中共企圖為引發兩岸衝突而找尋藉口,將是徒勞無功,並會驅使臺灣人民更團結一致,共同唾棄中共的舉措。
據CNN資深中國問題分析家林和立3月22日撰文分析,北京正在規劃策略,以暗中削弱在選舉中勝出的臺灣總統陳水扁的權力,然後把自己扮演成臺灣民眾的支持者。
泛藍國親陣營的支持者27日將發動50萬人包圍總統府,要求政府回應立即司法驗票等訴求。臺北市長馬英九已擬妥15套因應方案,承諾臺北市維護治安,現場行使暴力者會立即逮捕,但群眾在晚間六點以後必須解散,不會核准延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