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春節之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人多次強調要加強安全生產,嚴禁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要讓老百姓快快樂樂地歡度春節。國務院還專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文件,共約6千字,措詞十分嚴厲。但是這些講話、文件大都是紙上談兵,改變不了目前存在的嚴重事故多發狀態。
新疆目前處於枯水季節,八一水庫的實際蓄水只達設計容量的約三分之二,庫水對堤壩的壓力並不是很大,本來不應該發生潰堤現象。根據報導,八一大壩是1957年建造的,至今已經40多年。一般國際上認為這類大壩的經濟使用期為50年。不是說這些大壩的壽命不會超過50年,而是說,當經濟使用期將結束前,需用大量的資金對大壩進行徹底的維修,這樣才能延長經濟使用期。沒有這筆維修資金的投入,水庫大壩則無法正常繼續使用。中國的一些領導有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水庫大壩工程的經濟使用期是千秋萬代的。這次事故發生後,有關領導人解釋說,由於資金短缺,近兩年,八一水庫一直處於危險運營階段。這些話正印證了國際上對大壩的經濟使用期的認識。雖然此次事故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是被迫離開家園的居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快快樂樂地歡度春節了,也許除夕夜的餃子也沒有吃上。
一、三萬多座危壩病庫是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
目前中國一共有八萬六千多座水庫大壩,是世界上水庫大壩最多的國家,世界上一半的水庫大壩在中國,同時新建、在建水庫大壩的一半以上也在中國,所以這個世界記錄中國能保持千秋萬代。
就在這八萬六千多座水庫大壩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庫大壩是危壩病庫,也就是說,三萬多座大壩和水庫是不安全的。1975年河南省板橋、石漫灘等52座水庫發生潰壩,造成23萬人死亡。在這之後,國務院責成水利部對全國的水庫大壩進行普查,當時調查結果揭示,三分之一的水庫大壩是不安全。根據這個調查結果,國務院決定把治理危壩病庫作為水利工作的重點來抓。每次制定新的五年計畫時,都把這一項工作列入計畫。從1975年到2003年,國家每年都拿出大量的資金,來進行水庫大壩的排危去險工作,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家從國債中拿出大量的資金來支持這項工作。按照常理,經過28年的努力,大部分的危壩病庫能夠得到治理,危壩病庫的比例應該大幅度減少。但是到2003年7月,水利部部長說,全國八萬六千座水庫中,病險水庫還有三萬多座!
1975年到2003年共28年,危壩病庫的比例沒有減少,危壩病庫的絕對數隨著水庫總數的增加卻有了增長。人們不禁要問,從1975年到2003年這28年間投入治理危壩病庫資金的效益在哪裡?就如此次潰堤的八一水庫,從2003年9月15日開始進行了加固等工程。
八一水庫和猛進水庫、下興湖水庫三座水庫加固配套工程共投資1.435億元,其中利用國債資金9360萬元。加固工程預計應該在2004年8月15日完工。從2003年9月15日到2004年1月21日的4個多月時間中,最危急的加固工程應該完成。但是事故就發生在加固工程進行之中。
二、三萬多座危壩病庫是導致2003年災害的主要原因
在回顧2003年時,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人都指出,2003年中國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許多人能夠回憶起淮河洪水災害,長江流域的嚴重乾旱,黃河流域的洪水災害等等。但是在這些災害中,自然因素所導致的災害並不大,而是人禍,包括危壩病庫所造成的災害卻是十分嚴重。
先說淮河洪水災害,從自然降雨量來說,2003年汛期的降雨量約為十年一遇,而淮河的洪水災害卻是五十年一遇。淮河流域是中國建造水庫大壩最早、最多的流域,同時也是危壩病庫最多的地區之一,梅山、佛子嶺等大型水庫大壩都是有名的危壩病庫。在2003年7月初,淮河上游洪水剛形成,這本是水庫大展身手、發揮防洪作用的大好時光,應該利用水庫庫容攔蓄洪水,保證淮河中下游的安全。但是水利部擔心淮河上游水庫大壩的安全,命令水庫泄,這樣流出大壩的流量比自然洪水流量還大,迫使中下游不得不提前使用蓄洪區和行洪區,致使數十萬居民被迫離開住所。
又比如江西省今年以來,洪災和旱災相接而來,而江西省最大的水庫枳林水庫,是一座危壩病庫,雖然設計的防洪和抗旱效益都很大,說是能夠做到水旱從人,但是實際上卻是銀樣臘頭槍,加上水庫調度有誤,使得江西省遭受所謂的「百年大旱」。
2003年渭河流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是2003年中受災最重的地區,但是造成百年一遇洪水災害的降雨量卻只是五年一遇。由於黃河三門峽大壩的蓄水,致使渭河入黃河處潼關的水位上升。當渭河流域遭受五年一遇的降雨時,進入渭河的雨水受潼關水位的影響,宣泄不暢,致使渭河水位不斷抬升,衝垮了渭河河堤,造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農作物絕收,老百姓失去住所。黃河三門峽大壩在大壩建造質量是好的,但是在黃河上在三門峽處建,用上游的洪水來換取下游所謂的「黃河清」和超過新中國成立時的發電量,這本身就是一個大錯。水庫泥沙淤積問題使黃河三門峽水庫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個病庫。
在渭河洪水稍後,又發生了黃河干流洪水災害,洪水淹沒了黃河小浪底大壩下游的河南、山東許多農民的土地和房屋。胡錦濤在2003年底視察了受災地區,災民們攔車告御狀。1958年黃河大水災時的洪水流量超過每秒2萬多立方米,而2003年的洪水流量不超過3千多立方米。按理說,建設黃河小浪底大壩工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防洪,小浪底大壩工程完全有能力削減洪水流量,保證下游不受洪水災害。但是,小浪底工程實行的是「排渾蓄清」水庫運行方案,為了減輕水庫的泥沙淤積,小浪底工程利用此次洪水的衝力,將淤積在水庫中的一部分泥沙衝出水庫,這樣做對水庫有利,但是水庫下游的農民卻飽受洪水之害。中國的新聞媒介多報導政府、幹部如何冒風險搶救災民,如何熱心幫助災民,卻不問受災的原因是什麼。在水利部的危壩病庫表中,小浪底大壩工程並不在內。小浪底大壩在一些工程師的眼中是安全的,這只是小浪底大壩是安全的,在小浪底大壩樞紐設施中有一泄洪壩,壩下即安置著炸藥,在洪水大時就可以隨時炸毀泄洪壩實現分洪,以保證小浪底主壩的安全。但是分洪之後的洪水會對下游造成什麼災害,這不在「大壩安全評估」之內。幸好2003年還沒有使用這一非常措施,否則災害更大。
有這三萬多座危壩病庫存在,中國人就一直生活在高風險中。這三萬多座危壩病庫隨時都有發生這樣或那樣事故的可能。在最近的十幾年中,中國每年潰壩的水庫座數平均在30座,只是許多潰壩的水庫規模比較小,而且潰壩的時間大多發生在洪水期間,所以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
但是中國新聞媒介在災後曾多次報導,某某幹部在水庫潰壩時逃離崗位,某某幹部在水庫潰壩時只顧家人等等,受到黨紀處分,就證實了確實存在水庫潰壩的事故。此次八一水庫發生潰堤事故,正好在除夕之際,所以影響較大。有些報導說,當局準備採取了措施,準備堵塞潰口。其實這些措施均無濟於事。由於八一水庫是平原水庫,當水庫中高出地面的蓄水全部流光,「險情也就得到了控制」,人們也無需再堵塞潰口。災後堵塞潰口,只是為了重新再使用水庫,而不是為了救災或是減輕災情。
---《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