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產生,基於兩個因素,一是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二是民主政體與自由社會的孕育所得。這裡面有它的因果鏈接:自由,不能只是虛指。在個人切實享有自由和權利的國家,方能稱之為民主的國家。在自由民主的國家,個人的發展,必然會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包括信息科技的數字化與萬維網的出現──在這一點上,一切專制國家都作為反證而存在。)故不妨說,今日的網際網路,正是社會民主自由之產兒。
但在中國,事情表現得有點特別。一方面,網際網路出現了,被許可了,且有強勁瀰漫之勢。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上,卻處處設防設障,人們並不能真正獲得理應得到的那種自由快暢。其實這並不奇怪,只因為上面提到了的那另一張網滲入了進來,起著阻礙干擾的作用罷了。但畢竟不能小看了這「另一張」,因為它代表著黨政意志與權力,它意味著生殺予奪和種種可能與不測。而兩者之所以不能和平共處是顯而易見的:民主與專制,猶如水之與火,勢必不能相容。既許可又干擾,此種矛盾現象可以有一個解釋:即不得不,也不能不。不得不是因為高新科技與民主政治乃大勢所趨,不得不跟隨世界潮流;不能不是因為體制與既得利益,不能不力盡所能地施加影響或種種阻撓,使網際網路對現政權不至於造成大的損害。
於是,網際網路在中國就走了樣。與國外的一網獨大不同,它成了一張網中之網──即在官網罩蓋之下的一張頗有彈性的網。彈性是為了生存,其作用在於對付壓力,壓力大時凹縮,壓力小了則彈出。網友們精於此道,可說是無師自通。網際網路在中國雖只有七八年時間,但發展之迅猛竟使世界為之瞠目。(筆者前文說「已超過六千萬網民」顯已不確,近日所得資料顯示,全國網民已高達七千九百五十萬!可以預料,且將以翻番的驚人速度遞增。毫不誇張地說,有史以來,從沒有任何一個新事物能如此廣泛而迅速地贏得了國人的心。人們始料不及的是,原以為只是純科學與信息範疇的發明,原以為只是青少年角逐遊戲的場所,忽然有一天竟然成了掩不了摀不住的千里眼順風耳,成了口無遮攔,一呼萬應的新聞聚散地!眾所周知,杜導斌、孫志剛、「寶馬」案等事件,就是由網際網路首發其難,造成全國轟動性聲勢,產生影響與作用的。
此網與彼網就如此這般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糾結在一起。比起有數千年傳統背景的官網,此網只是一張被罩蓋著的民間網,相互的較量顯得力量懸殊。然而有一點必須指出:從發展的勢頭來看,此網不僅是初生牛犢,更以其信息傳遞和互聯的優勢,未始不能在某一天,衝破阻力,發展壯大而成為罩蓋彼網的一張大網。
理由麼,它終將逐漸攏聚和贏得了人心──而人心,這才是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