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以下事上,這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修養。「三國」時代的人物,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借鑒。
蜀漢以一州之地抗衡大國,十分感到人才的困乏。但也有幾個很有才幹的人物未能很好發揮作用,甚至個人也未得到善終,令人感到十分惋惜。考其主觀原因,皆為他們不能「誠」於事上所致。
《三國誌.蜀書》卷之十所記的就是這樣一些人物,它包括劉備的養子劉封、白帝城與諸葛亮一起接受託孤的李嚴,涪城作過貢獻但後來勸馬超造反的彭__,還有大名鼎鼎的魏延以及魏延的死對頭楊儀。應該說他們都是蜀漢的傑出人物,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善終。
楊儀是出色的行政管理人才,劉備在世的時候就很欣賞他的才幹,諸葛亮當政,他先後擔任丞相參軍、長史的角色,相當於負責軍務的秘書長。《三國誌》本傳說他,「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積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辦事十分幹練敏捷,在軍務方面很為諸葛亮所倚重。可是這位幹才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即其人自視過高,性格狷狹,不善於團結群眾,和當時的首席武將魏延關係十分緊張,搞得兩個人互不服氣,勢同水火,有時在會議上拔刀相向,真所謂「劍拔弩張」。諸葛亮在日,很珍惜他們的才
干,平衡他們的關係,使他們各盡所長,為國家服務,他們總算是相安無事。
諸葛亮一死,問題出來了:沒有人能夠駕馭他們和平衡他們。諸葛亮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令楊儀協同姜維統率大軍撤退,除掉不服從調動跋扈難制的魏延,把朝政大權交給了蔣琬。靠了諸葛亮的「在天之靈」,蜀漢總算順利地渡過了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免於內戰,保持了國家的政治穩定。而楊儀本人卻夫去了心理平衡。他覺得自己的才幹無人可比,又統軍誅討魏延,功勛至大,應該接替諸葛亮秉持國政,對於自己的安排十分不滿,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不分場合,無所顧忌地大發牢騷。開始,蔣琬等牽就他的情緒,未予追究。後來,他竟然在費的面前說:「從前丞相逝世之際,本人受命統率全軍,如果我帶領投降魏國,難道能像今天這樣寂寞嗎?--真叫人後悔何及!」
--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竟叛國投敵!這夠危險的了。因而蜀漢朝
廷將他撤職罷官,廢為平民,流放到邊遠地區居住。誰知楊儀受到處分後並未懸崖勒馬,他居然惡毒上書譭謗朝政,措詞十分激切。因此朝廷下令將他逮捕,這次他絕望了,他以自殺了結了自己不平的一生。李嚴在劉璋時即為重臣,以才幹著稱。歸順劉備後也受到重用,擔任犍為太守期間,討平叛亂,安定地方,表現出出色的軍事才幹。劉備在白帝城病危,他受命為諸葛亮的副手輔佐劉禪,諸葛亮主持軍政和出駐漢中,他則統軍駐守東方,有時也留駐中央署理丞相府事。然其人過重個人職位名利,缺少憂國憂民之心。因為大局需要,調動他的軍隊和命他主持漢中軍務時,他都乘機與朝廷討價還價,要求給自己和兒子封官晉爵。諸葛亮出於大局考慮,對他一再牽就,但滿足不了他的慾望,他仍然心懷不平。建興九年,諸葛亮北伐連連得手,他在後方督辦糧草,因為天氣不好不能如期運赴。他不僅未能如實檢討報告,反而假傳聖旨叫諸葛亮退軍。諸葛亮退軍後,他又表示驚詫,說軍糧準備很充足,為什麼要退軍呢?在後主面前,他又說,這是佯退,為了誘敵制勝。諸葛亮回軍知道實情後當然十分生氣,把他前後手書言論本末報告了朝廷,他理屈辭窮,無言以對。於是經過眾官公議,將他免官為民。一代幹才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李嚴對諸葛給自己的處分倒也心服,被廢後他一直還期待著諸葛亮對他的重新起用。三年之後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感到再也沒有人能為自己提供復出的機會了,不久也悒鬱而死。李嚴的一生也著實使人嘆息。如果他能在處理上下關係方面提高自己的修養,建功立業不說,至少他的結局不致於如此令人惋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