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精神與現代環境文化的契合點,就在於「和」。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從春秋戰國至秦的五百年,是第一次民族融合。楚人、吳人、越人、東夷人、西戎、南蠻、北狄與「諸夏之族」一起融合形成了漢民族的雛形。第二次,從南北朝到唐初,約四百年。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入主中原,融入漢民族。第三次,從五代十國到元末明初,女真、契丹、西夏、沙陀等少數民族與漢民族同化。滿清入關後,滿族融入了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寬和,開放的民族,注重與其他民族的融合與同化。猶太人在歐洲獨立了上千年,在中國卻被中華文明所同化。在宋代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曾向宋神宗朝進貢,宋神宗告訴他們:「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並賜趙、李、張、高等17姓。這批猶太人後來被完全漢化。這些充分說明瞭說明瞭以「和」為貴的漢文化的強大的融合和消解的力量。這種極強的民族融合力,得益於中華民族的人文主義的傳統以及對和的觀念的理解。
中國文化也是「和」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體。漢朝開始,中國就開始與世界交流,除了與周邊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緬甸有各種聯繫外,與南洋群島、馬來半島交往也很頻繁,著名的「絲綢之路」也是那時候開通的。唐朝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更是空前,李白題詩:「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可見,外國人在中國開店很普遍。當時,唐朝的國子監和太學,接納二萬多外國留學生,盛況空前。唐朝人對於外來文化廣泛吸收,胡裝、胡食、胡舞盛行街頭,漢人「大有胡氣」,豪爽而剛健,以至於「洛陽家家學胡樂。」唐玄宗時的《上元樂》,舞者多達四百餘人,氣魄宏偉,富麗堂
皇。和的大氣魄必須以開放的文化政策作手段,正是這種開放、交融,才有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域文化的廣泛吸收,才能全面豐富自己,形成盛唐雄漢的崢嶸氣象和中國文化的黃金期。
儒釋道三教合流,標誌著華夏文化走出大陸而成為東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融化外域文化的極其燦爛的一頁,也是中國文化和的精神的一次典型體現。
印度佛教中國化,產生了雙重結果:一是佛教被改造,成為中國式的佛教即禪宗,與印度本土的佛教有質的區別。另一個是佛教和儒教合一,推進儒學變革,走出了子學和兩漢經學的框架,形成了宋明理學,創立了自身的心性本體論。宋明理學與禪宗波動了整個東亞,使華夏文化圈成為現代所說的東亞文化圈。正是「和」的精神,塑造了和的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輝煌。
「禮之重,和為貴」。中國人不僅僅重人和,更重與天和、與地和。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道家提出"道法自然"。老子主張自然法則不可違,「天道圓融」,人道和於天道。
佛家提出"佛性"為萬物之本原。宇宙萬物的千差萬別,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現形式,其本質仍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眾生和合。
環境文化從根本上講,就是和的文化,就是要追求人與自然的融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的傳統文化,既是對中華民族「和」的精神的發揚,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