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說,曾在前柯林頓政府時擔任能源部長、現為新墨西哥州州長的裡察遜說:「美國是世界主要的超級強權,但供電系統卻只有第三世界的水準。我們的系統陳舊,需要認真的現代化。」
美國東北部的電力系統,長久以來就飽受輸送載能不足及其他全國共通性的瓶頸所苦,並以紐約都會區的情況最為嚴重。在用電尖峰期間,紐約市及長島大部分的電力,都必須靠就地發電來供應,因為要想從其他地方輸送這麼龐大的電量過來,既有的線路根本無法負荷。
長期累積下來的瓶頸,使得要把電力從上紐約州的東部送到西部,或在紐約州內由北往南送,及從紐澤西州送過哈得遜河等,都困難重重。而從康乃狄克州鋪設鑽過長島海峽、以長島為終點的高載量輸電線路,雖然構想提出早已經年,但直到現在都仍限於紙上談兵。
負責供電給紐約市內北部八個區的中哈得遜天然氣暨電力公司副總裁範布倫說:「上紐約州的電力過剩,但就是無法突破瓶頸,將多餘的電力輸送到紐約市去。」
高壓輸電線路不足,則加速停電災情的擴散,因為各發電廠為了將電送出去,勢必加重未故障線路的承載量,導致後者也很快就陷入癱瘓。美國電力供應協會的副主席霍克斯就說:「這次事件剛發生時,如果有更多的輸電線路來紓解承載量,停電的災情可能就不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能源專家表示,這麼大規模的停電事件之所以會發生,大部分在於電力供應業者不願投資於更新輸電線路及興建新的電塔與轉輸站。舊有業者早已經將發電廠賣掉,但卻仍掌控被法規賦予高度獨佔優勢的輸電網路。除非州政府允許提高電費,否則他們絕不願耗費巨資更新輸電設備。
而提高電費卻又是主管當局最不願做的事。至於那些買下發電廠的新業者呢?他們當然也不願花錢來建置新的輸電線路,以免和既有的載能競爭或造成載能過剩,兩者最後都將導致電費費率下降。
分析師認為,隨著美國經濟成長開始轉趨強勁,電力需求將相對擴增,再度發生電力供應中斷的意外,可能性相當高。多年來,美國各都會區的電力需求,事實上特別是東北部的大部分都會區,一直都緊追著其既有發電能量的上限。能源專家多年來也不斷提出警告說,在尖峰用電期間,任何單一主要輸電線路的故障,就可能引發大停電。
由於這樣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因此紐約州長派塔基才會不顧各種反對聲浪,在二○○一年時毅然決定,於環繞紐約市的周邊建置十座小型的發電機,以提高備載供電量,確保該市電力供應無虞。
可惜美國能源巨擘安隆公司爆發經營舞弊案,終至破產倒閉,拖累美國許多電力公司原本用於興建新電力設施的資金,大都化為鳥有。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則也略為抑制電力的需求。結果就是,紐約市及其周邊區域的新電廠興建案,幾乎全部遭到延宕。
工商時報引述報導說,紐約州政府的官員及電力產業的企業主管們,多年來屢屢提及必須興建新的輸電載能,以便大量且穩定地將電力由剩餘區輸往供給吃緊區,但基於種種原因,都遲遲未見落實為具體行動。
根據具有保守色彩的哈德遜研究所,其負責經濟政策研究的主管史代哲預測,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幾年都以三.五%的年率成長,則美國再度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停電事件,應該不足為奇。
(多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