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名校高材生,他應該賣肉嗎?
媒體報導一夜成名,他還在賣肉嗎?
紛至沓來的同情與援助,他還會賣肉嗎?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命運問題,它關係到我們周遭的擇業觀念,關係到今天的價值取向。
昨晚,我們首先撥通了陸步軒的手機……
【主角】突然關機
「終於可以不賣肉了!」陸步軒在電話裡脫口而出。正在肉店後鋪家中的他告訴記者,這些天手機幾乎被打爆,已經有一二百家單位來聯繫要聘他---「漫卷詩書喜欲狂」!
問:你為什麼取名「眼鏡肉店」?
答:當初選擇開肉店,實在是迫於生計,要養家餬口啊。取名「眼鏡」,就是一種營銷。賣肉按說是粗活,五大三粗「鎮關西」,可我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反差越強烈,自然越吸引眼球。
問:見效嗎?
答:現在是揚名立萬了。我的肉店地理位置並不好,而且我的肉價還要比人家貴上幾毛錢,但大家還是情願多走兩步上我這兒來,就是圖「眼鏡」的貨真價實。現在天熱賣得少了,一天也要賣出四五百斤。
問:錢掙得並不少呀,你還是覺得賣肉丟臉?
答:剛開始操刀上案,臉上確實火辣辣,現在早就習慣了。我之所以接受採訪,不是為了經濟援助,而是要爭一個社會分工的合理。
問:你認為有什麼不合理?
答:如果要讓我這個全縣文科高考狀元去賣肉,那麼北大應該開出「賣肉專業」!
問:從北大畢業分回縣裡的工廠,再到廠倒閉後如今賣肉為生,究竟何以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答:當年同班21人,最後畢業只有半數留京,有的是因為正巧家鄉方言保留古音較多,才分進研究所。不少的同學和我一樣,下到縣一級。
問:他們現在生活工作情況怎樣?
答:最慘一個就是我啦。
問:畢業14年了,你也有過不少「跳龍門」的機遇,聽說曾經借調到縣計委工作過,還負責過團員工作,為什麼始終沒能從「借調」轉成「正式」,是什麼最終讓你心灰意冷離開?
答:我比較內向,更不會見風使舵。
問:除了環境因素,你自己有沒有責任?
---3秒鐘的沉默,陸步軒掐斷了手機。
【上海】想要請他來面試
北大才子當街賣肉的消息傳開後,網上盛傳有數十家「求賢若渴」的單位向陸步軒拋出了繡球,其中就有「上海影視藝術表演學校」。記者沒想到,正副校長的態度截然相反。
記者:聽說貴校有意聘請陸步軒來校任教?
邵麗君(常務副校長):我沒聽到過消息,就我個人意見,不會聘他當教師。為什麼?墨水多少同能力大小是兩碼事,一個北大畢業生會去當街賣肉,必然有他自身的原因,至少說明他綜合能力比較弱。相信他能教好「作文」,但他能教好在激烈社會競爭中的「做人」嗎?
莫非是空穴來風?記者好不容易找到還在西安探親的校長王勇。
王勇(校長):哦,我這個決定還沒來得及與學校溝通呢。在西安看到報上消息,當時第一感覺,太浪費人才了!他當年能考到縣文科狀元,考進北大中文系,肯定有過人之處。我們學校正在擴大規模,急需漢語言文學老師,以他的學科背景,應該能有用武之地。
記者:他畢竟脫離本行十多年,現在表態是不是快了點?
王勇:我們如果聘用,肯定需要先面試,他要證明確有真才實學。網上傳說他已經與西安一家大學達成協議,去做中文系老師。我通過記者把電話號碼留給他了,陸步軒還沒反應,有機會的話我想在西安見他一面。
【北大】一流高校的賦予
據瞭解,北大教務部長李克安曾有過表態:如果需要,學校願意為陸步軒提供必要的幫助。難道中國第一名校的北大,真準備「包」它子弟一百年?記者撥通了李克安的電話。
沒錯,我確實說過願意提供幫助,現在你來問,我還是這句話。可有的報導不全面,北大開創至今,畢業生少說也有幾十萬吧,「包」得過來嗎?也絕不可能「包」。出了校門就是獨立的人,出了校門就要學以致用自己打拼。打拼路子很多,個別學生當街賣肉也不足為奇,誰規定北大的學生就不能賣肉了?我看陸步軒賣肉就賣得挺講究,他誠信經營,善於推銷,賣出了水平,賣出了名氣,他給肉店取名「眼鏡」,就很有見地。雖然他初次分配沒能「專業對口」,但自我選擇時多少發揮了受過高等教育的優勢。現在大學生動不動就抱怨就業難,「專業定終身」的過時觀念應該摒棄,「寬口徑,複合型」的素質教育必須推行,一流高校賦予畢業生的,不是一勞永逸的「就業保險」,應該是一流的思維方式與行為能力。多元化的社會,肉能賣得好,也是出息。
【同窗】西部人才太多了?
記者撥通了陸步軒的大學同窗、人民日報社記者崔士鑫的電話。話匣子打開老半天,他說除了心痛還是心痛---
我都懵了,真是當年的那個老陸嗎?大學四年,他是我們班年齡最大的,挺外向、挺樂觀,沒事老愛開個玩笑,煙抽得凶,書也讀得好,還擔任過班幹部。真不知是怎樣的生活磨礪,使他現在變得「內向」,逼他一夜成名驚天下。
和老陸一樣,我們班還有個同學在西部某省掃馬路。網上有人評論「陸步軒現象」,質問北大生為何就不能賣肉?那我也要問一句,急需人才的西部,人才是不是多到了北大畢業生可去賣肉的地步?這樣的用人機制用人環境,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呢?
當然了,我們班也有同學下到基層後,奮發有為,如今已是縣市領導。陸步軒,他應該力求上進,有志者事竟成。但另一方面,我們是不是也該重視一下「陸步軒們」的環境改善和機制補缺?據說老陸也曾與縣裡某中學聯繫過工作,還寫了上萬字教學論文送去,但不知為何沒了下文。現在不少大學生,不願去西部,不敢下基層。怕啥?就怕能下不能上。確實,我們的用人機制,還相對薄弱。陸步軒登報了,出名了,要聘他的單位數以百計蜂擁而至。可是那麼多個「陸步軒」,都能靠媒體「炒」出生路來?龍飛要雲,虎飛要風,「陸步軒們」的飛翔呢?
關於「北大才子賣肉」的議論仍將繼續,這是今天我們對知識的尊重。
未來「北大才子賣肉」的消息將不會轟動,那是明天我們對價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