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壇的銅牆鐵壁被前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上海首富」周正毅等涉嫌的金融詐騙案敲開了裂痕。中共紀委以劉金寶、周正毅涉嫌串謀違規貸款而調查近一年的案子開始收口,這宗由尉健行移交到新任中紀委書記吳官正手中的金融大案,原本是要查清中銀香港高層的腐敗問題,初步的結果卻顯示案中有案,帶出周正毅等一眾上海地產富豪,更由周正毅等人口中,抖出上海市人大副主任等高官。該案的骨牌效應還在繼續,已有二十多名官員被調查,會否引起中南海地震仍未可知。據悉調查工作得到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現仍任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同意,顯然江也保不住上海幫了。「上海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大案要案」的神話故事從此劃上了句號。
這是上海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經濟案件。據上海知情人士透露,周正毅已於六月一日被押往北京繼續接受審查。周正毅的農凱集團貸款涉及國有銀行在上海的分行,即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而房地產涉及靜安區、長寧區、浦東新區、普陀區、盧灣區、金山縣等區縣。
周正毅由做小生意、炒股起家,而後涉及房地產、商貿等行業,是中國大陸發達最迅速的新富豪之一。周正毅開發的上海靜安區規模最大的一個樓盤,也是上海市規模最大的舊區改造專案。伴隨這一樓盤工程的展開,原居於此的動遷戶的不滿情緒也愈發高漲,這一矛盾糾紛終於引起中南海關注。
動遷居民到市委請願
五月一日,近百名上海靜安區北京西路東八地塊和其他地區的動遷戶,前往康平路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所在區域舉行抗議行動,舉報周正毅勾結區政府個別官員,偷逃土地出讓金,在房屋改造拆遷中,侵犯公民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位於康平路的上海市委辦公廳是上海政治神經中樞,是中共領導的權力象徵,以往,上海的類似抗議活動都是在市政府門前舉行,這次卻選擇市委辦公廳所在區域,頗不尋常,顯示市民的抗爭已經牽動中共的政治神經,預示更大的政壇地震迫近。
五月二十八日,上海靜安區法院開庭審理被拆遷戶的訴訟案,二千一百五十九戶的代表瀋俊生等六人,控告「靜安區政府指示房地局與周正毅勾結,侵犯剝奪他們回遷原居住地區的合法權益」。這些動遷戶原居住在「東八地塊」,據他們反映,此地塊出讓給周正毅建商品樓時,沒有收取高達三億元人民幣的土地出讓金。上海有關房屋拆遷的法規規定,建商免除土地出讓金的法定條件,是必須保證拆遷基地上的原住戶回遷。但周正毅將二千多戶原住戶趕到上海邊遠郊區,剝奪了他們的財產和人身權利。
在庭審期間,有近百拆遷戶舉行抗議活動,有人高舉橫幅:「還我人權,還我住房;司法不獨立,天下無公理。」五月三十日,這批動拆遷戶,聯名給中南海高層胡錦濤和溫家寶寫信反映情況。受害民眾的激烈反應,似乎是對「官商勾結」不滿的總爆發,也與北京處理劉金寶、周正毅問題的時間不謀而合。
五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到上海考察,據市政府的一位官員透露,吳此行上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將周正毅和劉金寶調查事件,知會上海高層官員。
不准報導似有隱衷
五月底,有上海的金融媒體向北京打聽劉金寶的有關事項,被告知不准報導,並稱到時自會有通報。但屬於較為開放的廣東、北京媒體卻並不聽勸告,率先披露了有關消息。六月一日,一些在上海報攤銷售的外地報紙《財經時報》、《中國經營報》和《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等都在醒目位置報導了這一事件,眾多網站上也都有報導,唯獨上海的傳媒「啞口無言」。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一位副總編輯說:「真不可思議,上海能堵得了嗎?其實就是『此地無銀三百?O』。」
發行量不到一萬份的《上海經濟報》,在市委宣傳部發出通知前,已根據外地傳媒有關此事件的報導,在頭版頭條綜合刊登了一則數百字的消息《「上海首富」神秘失蹤?》,這是上海傳媒唯一一家「漏網」的報紙。只是這張報紙的影響力不大,沒引起人們關注。不過,該報總編輯俞遠明還是被迫寫了檢查。六月二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專門向各地傳媒發文,嚴厲指出,對涉及劉金寶的事件不要打聽,不准報導。有人笑稱,對於中國金融業界出現的「非典」,因為沒有世界有關組織監督,政府似有「隱瞞緩報」的跡象。
五月下旬,香港廉政公署亦高調出擊,在二日內拘捕了周正毅的妻子毛玉萍及中銀香港前要員等二十多人。這一被定性為建國以來最大的金融詐騙疑案,在京港滬三地執法部門的聯合行動中,不少疑似涉足此案的「金融業病患者」開始浮出水面,該案涉及一批地方及中央的高官,但到底還有多少感染者?交叉感染的面有多大?「患者」潛伏期有多長?將給剛踏入改革序列的中國金融業造成多大的影響?這一切不僅成為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專案小組急於求解的問題。
新銀監會以中銀祭旗
該金融弊案更成為剛成立不久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開山大案。有消息稱,前中銀董事長劉明康甫出任中國銀監會主席,就拿他最熟悉的中銀高層開刀,是有備而來,以示中國銀行業改革監管兩手抓的決心。五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上市不足一年的中銀香港宣布,經過內地及香港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董事會通過對中銀香港的管理層進行改組的決議,由蕭鋼接替劉明康擔任中銀香港董事長,劉明康出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由和廣北代替劉金寶擔任中銀香港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總裁一職,劉金寶不再擔任中銀香港的職務,調回北京繼續保留中國銀行副董事長一職。
與當年朱小華相似
現年五十歲、未到退休年齡的劉金寶突然被免實職,被認為是「非典型」調動,令市場懷疑香港最大的中資公司的領導層又發生了嚴重事件。儘管新上任的中銀香港董事長蕭鋼一再稱調動出於「工作需要」,否認劉金寶在北京被審查,不過卻令香港的傳媒想起三年前光大集團董事長朱小華被「調往」北京時的情景,那時接替朱小華的劉明康也是如此面對香港媒體提出的疑問,結果朱小華實際上已經在北京接受審查,釀成三年後以受賄結案並被判刑,及妻子跳樓家破人亡的慘劇。
劉金寶幾乎成了朱小華的翻版,所不同的是劉金寶案涉及的金額更大、案情內容更驚人、案中的人員也更為廣泛。知情人士稱,將該案稱作驚天大案一點也不為過,「說不定有人還會為此掉腦袋」。據悉,由中紀委、中國銀監會及監察部聯合協查的專案組,將調查的案件定性為「金融詐騙」,目前所知的涉及金額約數十億元人民幣。據悉,劉金寶五月二十二日被告知去北京開會,一下飛機就被「雙規」(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交代問題)了,劉金寶被限製出境、限制活動,以協助調查。知情人士稱,「『雙規』不是一個法定名詞,現在都改稱為協助調查,這無論是在黨內或刑事調查方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用語」。
亞洲週刊獲悉,震驚中外的中國金融界的「非典」事件案情繁複,涉及面廣,更因為中紀委調查劉金寶與周正毅關係而帶出一批涉案的企業家及政府官員,但亞洲週刊瞭解到,案情的源發是於二零零二年五月,周正毅向中銀香港貸款收購香港上市公司,違規貸款種下禍患。一直以來香港媒體稱周正毅為「上海首富」,但稱號名不副實,周正毅在上海算不上首富,在香港也無叫得響的投資,有的只是一些住宅,倒是周經常與城中影星傳出緋聞,在香港見報主要在娛樂版。周正毅說:「我周正毅的新聞要從娛樂版轉到財經版。」想不到一年後,有關周正毅的新聞不僅上了經濟版,還上了全香港媒體的頭版。
借貸收購引人注目
二零零二年初,周氏開始醞釀在香港的動作,但周正毅旗下農凱集團的主要項目及資產都在上海,手頭沒有什麼現金及可以用作抵押的資產,他先以六千多萬港幣收購一家殼公司,改名為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四個月後再度出擊,收購由國浩、和黃、瑞典InvestorVB及愛立信等持有、前身為國浩地產的「建聯通」。這次周正毅完全憑藉他的關係,通過特殊渠道,由中銀香港向其提供無抵押過度貸款,收購完成後才收取建聯通股份作抵押。據悉,中銀香港共批出二十五億港元的信用額度,周正毅借貸十七億港幣收購,成為建聯通佔百分之七十五股份的大股東。
二零零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周正毅邀請了香港媒體的財經記者及證券分析員一行五十多人到上海考察他的農凱大本營,其中有逾十人的一隊神秘人物,保持低調,也不與大隊同行,全部是來自中銀香港的一位副總經理及屬下管理層要員,他們成為周正毅特殊照顧的對象。
秘密追查不漏風聲
二零零二年六月中旬,周正毅完成建聯通收購後不久,一份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涉嫌違規、為周正毅金融詐騙提供方便的舉報信,放到了北京中紀委有關領導的案頭,北京為此成立專案小組。隨著調查深入,劉金寶涉嫌違規貸款的事實不僅在香港,其在上海任行長時的違紀行為也浮出水面,中紀委有關人員認定這是個大案。為防止再度發生如遠華案賴昌星及電力總公司高原出逃事件,調查非常隱蔽,知情人士說,北京更放風要將劉調任交通銀行當行長,劉金寶數次返京,都未見有留難。
為確保不走漏風聲,在今年五月二十二日劉金寶返京被「雙規」並有所交代後,中紀委迅速南下,數日後,有關的調查活動在上海、香港同時展開。正在上海的周正毅等十多名在香港有公司及在上海有投資的企業主,被守候在上海的專案組人員邀請協助調查,包括在二零零二年福布斯中國首富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排名第六的仲盛集團主席葉立培、排名第十一的農凱集團主席周正毅、排名第四十二位的國中控股主席張揚;福布斯二千年世界富豪榜中香港五十大上市富豪榜中排名三十四的新萬泰控股主席錢永偉等十多人。周正毅已於五月三十日被正式拘捕。
據悉,協查人士中許世茂不久即返公司上班,其餘的人士有的隨即正常工作,也有的被留置繼續協助調查。亞洲週刊獲悉,新萬泰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錢永偉被認定涉嫌涉案金額達十六億人民幣,被扣留繼續協助調查。六月二日下午,亞洲週刊電話聯絡到香港國中控股董事會,查詢有關張揚在上海協助調查之事,該公司堅決否認,隨即挂斷電話。國中控股主席張揚一九八九年從上海移居香港,開始做貿易,現在除了貿易以外,在香港、上海、北京開發房地產,還經營酒店、餐飲業,近年更涉足證券業務。二零零一年以二十三億人民幣的資產排名大陸首富企業家十一位。
仲盛集團對有報導指主席葉立培被邀請協助調查發表通告作出澄清,指該公司及董事會都明確否認有關報導。葉立培更高調在上海的辦公樓接受香港媒體訪問。
葉立培稱佩服劉金寶
今年五十九歲的葉立培生於上海,曾是數學教師,七九年移居澳洲,透過做紡織賺了第一桶金,八九年在深圳房地產價格下跌時大手筆入貨,九十年代將投資重點轉移上海,至今累積開發了百萬平方米房產項目。二零零二年,葉立培以五點四億美元的資產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六。葉立培對媒體表示:「我和劉金寶十年前已認識,他是一個我比較尊重的銀行家,除了業務往來外,大家都是好朋友。」
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離任前最後一次到香港是去年十一月,出席第十六屆世界會計師大會。會議期間,他見到時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原副董事長兼總裁劉金寶,據當時在場的一位香港中聯辦人士透露,朱一臉嚴肅指著劉金寶說:「你以後別老打著我的旗號。」劉頓時臉色尷尬。劉金寶功績、榮譽背後的陰影,對國家利益投下巨大的損害,中紀委窮追不舍,是要搞清劉金寶究竟涉案有多深,以及還有多少高官將會被「拔出蘿蔔帶出泥」。儘管香港金管局就劉金寶被扣查傳聞要求中銀香港方面作出澄清,但有關人員指出,案情實際上僅剛開始顯露端倪,中方很難公開表態。
正當周正毅在上海被邀協助調查的同時,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人員也進入周正毅香港辦公室。五月二十八日,位於金鐘海富中心的周正毅私人持有的順隆集團來了一批香港警方人員,查閱有關文件;六月一日,香港廉署星期日出動,到周正毅位於半山的渣甸山白建時道寓所搜查並帶走上海商貿主席、周正毅的妻子毛玉萍;六月二日,廉署正式拘捕毛玉萍並拘捕了中國銀行(香港)企業銀行及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吳細榮等二十一人,案件涉及上市公司職員涉嫌賄賂前中銀香港集團高層人員,以獲得巨額貸款。
經廉署扣查四十八小時後,毛玉萍等人均獲准保釋外出,毛玉萍准以五百萬元現金及五百萬元人事擔保,創下千萬元刑事案女疑犯的最高保釋金記錄。據消息稱,廉署這次調查中涉及的問題貸款遠遠超出去年周正毅十七億的問題貨款,調查的範圍開始涉及中銀近幾年的貨款,廉署初步搜得的證據,發現問題貸款數額驚人,可能高達百億元。
原本在六月三日舉行的上海地產股東特別大會,因大股東周正毅出事而流產,無限期推延。上海地產、上海商貿的股價也一瀉而下,數日間蒸發六七億港元,抵押於中銀香港的股票也見財化水。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焦揚六月三日證實,周正毅事件目前正在調查,有關部門的確發現農凱集團在經營中存在一些問題,至於已具體調查到什麼程度,她尚沒有掌握。
周低調捐款力挽頹勢
據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透露,其實,周正毅在今年四月下旬已經感覺到「風聲」,而當時房地產界正流傳「上海首富周正毅缺資金,房地產開發處於停滯階段」的說法。此時,他聽說上海科委近一個月都在為抗擊非典的科研經費發愁,三個工作組二十一個科研攻關項目已花去一千一百六十五萬。於是,周以他全資掌控的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名義向科委捐贈二千萬元人民幣現金。當時一位上海新聞辦政府官員私下表示:「這是周正毅的一次成功的政府公共行為。他在政府募捐之前就主動捐了這麼多。」他認為周正毅的低調捐贈,一是向政府展示最近的實力,二也是主動示好。
雖然周正毅多數正在建設的住宅房地產項目,在二零零二年底完工,並陸續收回投資,不過,他擁有的市中心四個大地塊,始終沒有明顯動工跡象。這四大地塊是:緊靠南浦大橋的董家渡地塊建築面積四十萬平方米,打浦橋地塊建築面積三十八萬平方米,靜安北京西路地塊建築面積八十萬平方米和普陀區長風地塊的二百公頃土地。農凱集團經過與近十家投資開發商長達一年多的激烈競爭,買下了靜安區最大舊區改造地塊「東八地塊」,準備投資五十億元人民幣發展高檔住宅,預計銷售額將達八十億元。這樣的規劃和大投入能否賺回,業界始終質疑。
上海一位投資界分析人士早在去年就公開表示他的疑惑:「一連串的收購上市公司行為和如此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會不會有直接的關係?雖然周正毅一再表明,不會用上市公司做『抽水機』,但每收購一個公司就把風險比較高的房地產專案注入,卻是比較難以解釋的行為。從他目前可以證實的投資來看,總資產怎也到不了一百五十億元,最多在四十五億到五十億元之間,而他借中銀國際的錢就有二十億元,如果再借建行三十億元,負債率未免太驚人。」
上海地產泡沫已顯現
而來自上海的消息稱,此案也暴露出上海銀行的監管問題,這麼多上海房地產巨頭涉案,令人深思。據悉,目前上海銀行業用於房地產的借貸超出一千六百億人民幣,有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累積在銀行借貸的資金達到上百億,其中有多少屬問題貸款,國有銀行為上海的地產繁榮、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承擔了多少風險,始終是個謎!上海證券分析師周東華指出,上海民營經濟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而且一直以來都抱怨民企借貸難,但這些大地產企業的借貸一點不難,而且借貸如此集中於數家地產商,其中的風險不可輕視。
劉明康在新上任中國銀監會主席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銀行業的監督管理工作極具挑戰性,可謂任重而道遠。」其實從近年中國不斷揭露的金融大案,從朱小華、王雪冰、梁小庭再到劉金寶,以及此案端出的越來越多的大官,暴露的不僅是信貸管理的問題,更是整個幹部體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