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30分鐘暴雨10人死亡

發表:2002-07-20 19: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日早起晨練的鄭州市民,看到了與往日不同的街景:馬路上殘留著被大風吹落的樹枝樹葉、成堆的淤泥和橫倒在地的樹木,以及尚未退去的積水。昨天傍晚時分那場突如其來的夾著冰雹的暴風驟雨,成了人們共同的話題。

新華社報導,雞蛋般大小的冰雹,伴著雷雨颶風在19日18時30分左右突襲鄭州。這次災害性天氣雖然持續不到半個小時,但對這座城市帶來的傷害卻是巨大的:大批公共設施損壞、交通堵塞、部分城區停電停水,農田受損。更嚴重的是它還造成了人員傷亡。鄭州市政府今天已證實,在昨晚的意外災害中共有10人死亡,還有多人受傷。一個加油站還有一些民房倒塌。

  鄭州市副市長姚待獻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真沒想到危害會這麼嚴重,這對政府部門的緊急處置能力確實是一個考驗。據他介紹,鄭州市委、市政府今天已向全市發出通報,要求加強危房檢查,加強天氣短期預報。當前正值汛期,還應加強各部門各單位值班工作。

  這場突降的天災雖然短暫,卻引起人們的反思。當越來越多的這種被稱之為「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出現時,如何降低它的影響,把災害降到最低程度,成為政府部門該認真研究的問題,用河南省氣象局副局長龐天荷的話說就是:「這給大家都敲響了警鐘,提示我們政府部門必須加緊建立預警防災體系。」

  7月19日,人們聽到的該省天氣預報是這樣的:「雷雨時伴有短時大風或局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並沒有說明具體發生的地方。而對鄭州市的預報僅有「雷雨時伴有短時大風」,也沒有交待會有冰雹來臨,這使得廣大市民對此毫無準備,猝不及防。
  
據瞭解,對於昨晚的短時強對流天氣,省氣象臺短時預報科提前1小時就發出了預報,立即通知了鄭州市有關部門,要求他們加強觀測,做好預防。但問題是這一資訊卻無法及時傳遞給社會公眾。河南省氣象臺臺長顧萬龍說,因為缺乏有效的災害警報系統,即使氣象部門作出預報,如何把這一資訊及時傳遞給公眾,在目前條件下,還沒有摸索出有效的手段。

  「夏季持續高溫後,隨時都可能有強對流天氣出現。定時向公眾發布的天氣預報,只能預報個大概。具體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只有透過雷達監測,提前1-3小時做出預計。但因為河南還沒有裝備新一代天氣雷達,由於設備限制,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還不能做到全天候監測。」顧萬龍介紹說,這種短時強對流天氣形成、發生、消失都很快,預報難度確實很大。他坦承,如果能及時傳遞,像這樣的雹災,在小范圍內完全可以採取措施,諸如人員傷亡、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等,大部分就可以避免。

  應該說,在減輕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危害方面,氣象部門近年來在監測、預報和建立通暢的氣象資訊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南的周口市採用發傳呼的辦法,把短時強對流天氣情況向公眾發布,唐河縣還嘗試過人工消雹,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也應該看到,在氣候變化多端的今天,如何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特別是提高氣象服務能力和水準,氣象部門還有很多文章可做。在採訪中,氣象部門負責人和專家不約而同提出了同一個觀點,今後要在利用天氣預報,為公眾服務,減輕災害方面多下功夫。

  龐天荷說,減輕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危害,包括了監測、預報、防禦、抗災、救援等許多環節。氣象部門對此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需要社會共同的努力。特別是發揮政府部門在防災減災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強防災減災的預研究。他呼籲,當前不僅需要建立防災減災體系和法律保障體系,協調各部門的行動,而且希望公眾樹立氣象意識、氣候環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