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聖上受到了熊貓級的保護,「碰」不得也幺哥,咱找個不大不小的吏部尚書來碰碰,過過嘴癮,總可以罷?日前乃《寄語曾慶紅》,發在《議報》上。也不敢「碰」重了,只不過善意地勸諫了幾句。正如獨孤刀讀後所讚:「好文采!如此華麗的風格,光芒萬丈的氣勢,燦爛從容的起落,令人折服。感覺在讀先秦諸子文章,先是正麵點題,逐一羅列,其後自比不如,然後峰迴路轉,全面將對方的言論逐一對駁,氣勢磅礡.忽而停下,拉住手,語重心長,最後引經據典,導出主題:還政於民......最後的,還是拉住手,識英雄頌英雄,人間雄文,莫過於此了!曾先生不邀請你入閣,是他的損失啊」(入閣咱不想,只要別堵住嘴不讓說話,就謝天謝地謝小曾部長啦)
然而,友人轉貼國內幾個網壇,均慘遭刪砍。還受到一位斑主的警告:請不要張貼有關當代中國領導人的帖子!不然,後果堪憂!見他媽的大頭鬼!小曾現任書記處書記兼中組部長,在政府沒有擔任職務,連個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員都不是,而老梟既未醜化、嘲弄、也未「惡毒攻擊」,斑主們居然嚇得如此屁滾尿流,非將我封殺於萌芽狀態不可,可見當前的白色恐怖,是怎樣的無孔不入,也可見民間知識份子(斑主們大都非御用的吧)在大人物面前,是何等心虛氣弱!
這讓我想起了咱們共同的老祖宗第二、亞聖孟子。
孟子雖然承繼了大聖老孔的仁愛哲學,卻不執行大聖的中庸之道,而成了儒家史上第一位大狂人。他的狂傲人格及理論對後世徒子徒孫----包括老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巨大的激勵。他宣稱:「聖人與我同類」、「人皆可以為堯舜」、「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如若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哉」、「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他以為,公卿大夫,僅是人爵而已,而仁義忠信,則是天爵,是本然。
公孫衍、張儀二人乃戰國合縱連橫、名動一時的大人物,「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在孟子眼裡,無非是擅長吹牛拍馬的「妾婦之道」而已。他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大聖曰:「畏大人」,孟亞聖則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吾何畏彼哉」,意謂,見到了大人物,要藐視他,別被他一副龐然大物的外像給嚇住了。
從制度上來區分,一黨獨大還是多黨競爭,官帽來自人民還是上級、黨指揮槍還是軍隊國有,等等,都是專制和民主的分水嶺。從人與人的關係而言,小人物有沒有權利和膽量,在言論上「碰」大人物,也是一個社會民主程度的測試器。
一八零七年,美國傑佛遜總統被媒體貶為小偷、懦夫、詐騙犯、邪教徒、偽造文書者、導人不義者、霸佔孤兒寡婦者,等等,他心平氣和地寫道:
「我願以我本身當作一項偉大試驗的題目,為了要證明,一個政府,如果站得正、得民心,甚至輿論醜化它,也打不倒它」。
說得多好啊,怎樣醜化,西施仍是美女;怎樣美化,怎樣效顰,東施還是醜女。反而言之,一個政府,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果站得歪邪、不得民心,命令輿論怎幺美化他,終究是徒勞的。
儒家傳統的精髓,在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士大夫精神。因此,在《論中國歷史上之考試制度》、論《中國文化中之士》諸篇中,錢穆頌揚士的精神,他心目中理想化的士,有戰國游士藐大人賤王侯的氣魄而又不失西漢人的淳樸,有東漢人結黨聚朋的氣勢而有能如東漢人崇尚名節,能平步青雲卻有魏晉門第子弟的禮教素養和政治常識,有隋唐和尚的宗教精神兼能如先秦墨家之甘於清苦。這些精神,當然非當今知識份子所能及其萬一。
當今知識份子,當然也不必故意藐大人,肉食者未必皆鄙,採薇人未必皆清,現代人各有其職,只要各盡其責,都是值得尊敬的。體制內外的知識份子們,若能夠對大人一不媚,二不畏,就很了不起了。既使由於種種原因,自己不能「碰」、不敢「碰」不要緊,別人去「碰」時,盡量不要出口嘲笑、下手封殺吧。
東海一梟2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