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1-12-14 18:19:00作者: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年的央視主持人,今日「中國最富的女人」,今日「陽光」照耀「新浪」的女人。
不是我不明白,是楊瀾變化太快。
現在的楊瀾氣沖牛鬥。時也,命也,運也,氣也--財氣、才氣、名氣?
說句不中聽的話,當今中國,比她漂亮的女孩子多如過江之鯽,比她更有才幹的佳麗也不乏其人。那麼,為何偏偏是楊瀾獨領風騷呢?如果認真地循蹤追跡,看看楊瀾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你就不能不嘆為觀止,那就是善於、精於、慣於把握機遇。
想當年,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楊瀾,不過是一個剛剛出爐的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在千百佳麗中脫穎而出,魚躍龍門。中央電視臺選中楊瀾,那是千里馬得遇伯樂,大幸也!在央視的節目主持人當中,漂亮的美女不會講英語,學歷高的才俊沒有伶牙俐齒,資歷深的大腕不夠青春亮麗。而楊瀾恰恰具備以上幾個條件,加在一起,舍楊瀾其誰也?
當時,央視正值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急於用人,大膽用人,不拘一格地把楊瀾推到《正大綜藝》。一個節目捧紅一個主持人,在央視屢見不鮮,但90年代的電視節目遠遠沒有達到豐富多采的程度,像《正大綜藝》這種傳遞國外信息、參與性很強的娛樂節目,觀眾更是難得一見。於是,楊瀾一主持《正大綜藝》就紅了,紅得連她自己都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就成了觀眾心目中的「青春偶像」。
其實,早有人為楊瀾準備好了,說吧,想什麼,要什麼。誰?謝國民啊!這個謝國民,成為改變楊瀾命運的重要人物。
謝國民何許人也?《正大綜藝》的投資人,泰國正大集團總裁,以生產飼料為主業,80年代來中國投資,辦了好幾家飼料廠。為了拿飼料賺中國老百姓更多的錢,便贊助中央電視臺,獨家開辦了《正大綜藝》節目。我們不知他出了多少錢,但可以知道的是,《正大綜藝》成了謝氏集團的活廣告,正大飼料在國內家喻戶曉。
就是這個謝國民,為「獎勵」楊瀾幫他在中國「推銷」正大飼料,主動出錢,送楊瀾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那是1993年底,就連楊瀾自己也說,「其實那時候我是沒錢去美國讀書的……很感謝正大集團的總裁謝國民」。楊瀾問謝國民,「你對我有什麼要求?要什麼回報?」
謝國民要不要楊瀾回報,那是他們私人之間的事,別人管不著。我們感到納悶的是,謝氏為何不送與楊瀾一齊主持《正大綜藝》的姜昆先生去美國留學?為何也不再送後來的《正大綜藝》主持人出國深造?
要說楊瀾運氣好,也許就好在這個當口兒。在「出國潮」大潮一浪高一浪的時候,許多女孩為了出國,不惜以身相許,甚至出賣人格。楊瀾可真非同一般,結識謝國民這個外國大老闆,垂手可得,心想事成。妙哉!
名也有了,國也出了,楊瀾另謀高就也就理所當然了。假如我們要求楊瀾,學成歸來,應該回報央視,回報國內億萬觀眾,豈不是世俗觀念?豈不是愚昧可笑?豈不是不識時務?還是楊瀾敢作敢為,根本就不買什麼「回報」這個帳,屁股一扭,就坐到鳳凰衛視的節目主持人位置上,開始向海外社會挺進了。
據說,楊瀾加盟鳳凰衛視之後,急於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名人訪談欄目《楊瀾工作室》,這個欄目也就不只是電視臺的資源,更是楊瀾的「資本」了,這一招實在是高!但海外觀眾有眼無珠,竟然不買賬,弄得她主持的節目在一年後人氣慘淡,進賬不豐。楊瀾多精明,不等你老闆「炒」我,我先把你給「炒」了。所以,我們後來聽到的消息就是大換位之後的「新聞視點」了:楊瀾跳出鳳凰衛視。主持人「炒」鳳凰,這消息多棒!在媒體的正面炒作下,楊瀾的身價在內地立馬陡漲。
按說,楊瀾真正應該感謝的,是她的老公吳征。吳征是個精明的商人,通身透出商品意識,深知夫人的經歷蘊藏一定的含金量,就親自操刀包裝炒作了《憑海臨風》。總共10來萬字,通過縮小版芯拉大行間距,硬是稀釋發酵成一本書。一本《憑海臨風》開了國內影視名人出書的先河,楊瀾也賺足了票子。識時務者為俊傑,這錢來得太容易,要花在點子上,方為上策。楊瀾可不是守財奴,錢算什麼東西,一出手,就捐獻30萬稿酬支持希望工程,頗具大腕風範。
有了著作,楊瀾從主持人躍升為當代文化名人了;捐了稿酬,又成了關心下一代的慈善家。此事真可謂兩全齊美。
找到了文化名人的感覺,何不在文化名人身上打打主意?於是,熟悉電視圈內行情的楊瀾與精於金融界彎彎繞繞的吳征婦唱夫隨,孕育了二人的「傑作」--陽光衛視。2000年3月17日,楊瀾夫婦將並購來的「良記公司」正式更名為「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自此,楊瀾正式完成了從電視人向商人的徹底轉型。
楊瀾一上場,就把陽光衛視定位於「以歷史文化與人物傳記片為主要產品的寬頻網際網路資訊庫」。什麼?楊瀾在算計文化名人?借貨真價實的名人來抬高自己身價,把名人的文化價值轉化成商業價值?你要是真以小人之心度楊瀾的君子之腹,那俺也沒辦法,就像中央電視臺不能要求楊瀾回報一樣,這篇小文還能要求天下人都跟俺唱一個調?
在中國,名氣就是財富,楊瀾大可向社會討價還價,你不要價,精於算計的商人也要拿你作價。於是,我們看到了陽光與新浪的聯姻。新浪總裁茅道林、吳征、楊瀾都是上海人,也許氣味更相投。新浪與陽光是否白頭偕老,不干咱們鳥事,不操那份窮心。再說,以楊瀾的精明,豈是能讓人算計得了的?
看今朝,楊瀾憑海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們會挑一些適合大陸播出的節目,然後再賣給電視臺」。真是名人言多也有失啊,一個「賣」字用在這兒,豈不真的要把那些在《楊瀾工作室》作客的文化名人變成商品了?
有意思的是,在陽光與新浪聯姻之後,楊瀾在上海一個專供自已私人活動的地方,接見記者採訪。楊瀾搖身一變,又開始「.COM」了。那是一幢很大的別墅,據說解放前是榮毅仁家的房子。也許,楊瀾這一次真正找到了歸宿,捕捉到資本家的感覺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楊瀾變化太快。
現在的楊瀾氣沖牛鬥。時也,命也,運也,氣也--財氣、才氣、名氣?
說句不中聽的話,當今中國,比她漂亮的女孩子多如過江之鯽,比她更有才幹的佳麗也不乏其人。那麼,為何偏偏是楊瀾獨領風騷呢?如果認真地循蹤追跡,看看楊瀾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你就不能不嘆為觀止,那就是善於、精於、慣於把握機遇。
想當年,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楊瀾,不過是一個剛剛出爐的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在千百佳麗中脫穎而出,魚躍龍門。中央電視臺選中楊瀾,那是千里馬得遇伯樂,大幸也!在央視的節目主持人當中,漂亮的美女不會講英語,學歷高的才俊沒有伶牙俐齒,資歷深的大腕不夠青春亮麗。而楊瀾恰恰具備以上幾個條件,加在一起,舍楊瀾其誰也?
當時,央視正值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急於用人,大膽用人,不拘一格地把楊瀾推到《正大綜藝》。一個節目捧紅一個主持人,在央視屢見不鮮,但90年代的電視節目遠遠沒有達到豐富多采的程度,像《正大綜藝》這種傳遞國外信息、參與性很強的娛樂節目,觀眾更是難得一見。於是,楊瀾一主持《正大綜藝》就紅了,紅得連她自己都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就成了觀眾心目中的「青春偶像」。
其實,早有人為楊瀾準備好了,說吧,想什麼,要什麼。誰?謝國民啊!這個謝國民,成為改變楊瀾命運的重要人物。
謝國民何許人也?《正大綜藝》的投資人,泰國正大集團總裁,以生產飼料為主業,80年代來中國投資,辦了好幾家飼料廠。為了拿飼料賺中國老百姓更多的錢,便贊助中央電視臺,獨家開辦了《正大綜藝》節目。我們不知他出了多少錢,但可以知道的是,《正大綜藝》成了謝氏集團的活廣告,正大飼料在國內家喻戶曉。
就是這個謝國民,為「獎勵」楊瀾幫他在中國「推銷」正大飼料,主動出錢,送楊瀾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那是1993年底,就連楊瀾自己也說,「其實那時候我是沒錢去美國讀書的……很感謝正大集團的總裁謝國民」。楊瀾問謝國民,「你對我有什麼要求?要什麼回報?」
謝國民要不要楊瀾回報,那是他們私人之間的事,別人管不著。我們感到納悶的是,謝氏為何不送與楊瀾一齊主持《正大綜藝》的姜昆先生去美國留學?為何也不再送後來的《正大綜藝》主持人出國深造?
要說楊瀾運氣好,也許就好在這個當口兒。在「出國潮」大潮一浪高一浪的時候,許多女孩為了出國,不惜以身相許,甚至出賣人格。楊瀾可真非同一般,結識謝國民這個外國大老闆,垂手可得,心想事成。妙哉!
名也有了,國也出了,楊瀾另謀高就也就理所當然了。假如我們要求楊瀾,學成歸來,應該回報央視,回報國內億萬觀眾,豈不是世俗觀念?豈不是愚昧可笑?豈不是不識時務?還是楊瀾敢作敢為,根本就不買什麼「回報」這個帳,屁股一扭,就坐到鳳凰衛視的節目主持人位置上,開始向海外社會挺進了。
據說,楊瀾加盟鳳凰衛視之後,急於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名人訪談欄目《楊瀾工作室》,這個欄目也就不只是電視臺的資源,更是楊瀾的「資本」了,這一招實在是高!但海外觀眾有眼無珠,竟然不買賬,弄得她主持的節目在一年後人氣慘淡,進賬不豐。楊瀾多精明,不等你老闆「炒」我,我先把你給「炒」了。所以,我們後來聽到的消息就是大換位之後的「新聞視點」了:楊瀾跳出鳳凰衛視。主持人「炒」鳳凰,這消息多棒!在媒體的正面炒作下,楊瀾的身價在內地立馬陡漲。
按說,楊瀾真正應該感謝的,是她的老公吳征。吳征是個精明的商人,通身透出商品意識,深知夫人的經歷蘊藏一定的含金量,就親自操刀包裝炒作了《憑海臨風》。總共10來萬字,通過縮小版芯拉大行間距,硬是稀釋發酵成一本書。一本《憑海臨風》開了國內影視名人出書的先河,楊瀾也賺足了票子。識時務者為俊傑,這錢來得太容易,要花在點子上,方為上策。楊瀾可不是守財奴,錢算什麼東西,一出手,就捐獻30萬稿酬支持希望工程,頗具大腕風範。
有了著作,楊瀾從主持人躍升為當代文化名人了;捐了稿酬,又成了關心下一代的慈善家。此事真可謂兩全齊美。
找到了文化名人的感覺,何不在文化名人身上打打主意?於是,熟悉電視圈內行情的楊瀾與精於金融界彎彎繞繞的吳征婦唱夫隨,孕育了二人的「傑作」--陽光衛視。2000年3月17日,楊瀾夫婦將並購來的「良記公司」正式更名為「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自此,楊瀾正式完成了從電視人向商人的徹底轉型。
楊瀾一上場,就把陽光衛視定位於「以歷史文化與人物傳記片為主要產品的寬頻網際網路資訊庫」。什麼?楊瀾在算計文化名人?借貨真價實的名人來抬高自己身價,把名人的文化價值轉化成商業價值?你要是真以小人之心度楊瀾的君子之腹,那俺也沒辦法,就像中央電視臺不能要求楊瀾回報一樣,這篇小文還能要求天下人都跟俺唱一個調?
在中國,名氣就是財富,楊瀾大可向社會討價還價,你不要價,精於算計的商人也要拿你作價。於是,我們看到了陽光與新浪的聯姻。新浪總裁茅道林、吳征、楊瀾都是上海人,也許氣味更相投。新浪與陽光是否白頭偕老,不干咱們鳥事,不操那份窮心。再說,以楊瀾的精明,豈是能讓人算計得了的?
看今朝,楊瀾憑海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們會挑一些適合大陸播出的節目,然後再賣給電視臺」。真是名人言多也有失啊,一個「賣」字用在這兒,豈不真的要把那些在《楊瀾工作室》作客的文化名人變成商品了?
有意思的是,在陽光與新浪聯姻之後,楊瀾在上海一個專供自已私人活動的地方,接見記者採訪。楊瀾搖身一變,又開始「.COM」了。那是一幢很大的別墅,據說解放前是榮毅仁家的房子。也許,楊瀾這一次真正找到了歸宿,捕捉到資本家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