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1-10-31 02:56:00作者:
「耗」字在新華字典有幾層意思,其中一種是指老鼠,《詩經》發過感慨,即「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表達了人民對大老鼠們的憤恨與無奈;另一種主要是說消耗。今天我說的是後一種。古人們罵的大小耗子早已作古,但幾千年後,余仍見耗字當頭,讓人眩目。
早已長眠地下的魯迅先生是不會瞑目的,他曾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事實上,他死後的這些年裡,雖然大家(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把他當英雄看,但很少有人將他所謂謀財害命這個詞作更深地發掘,魯迅先生其實便想說這個耗字。在一個單位文化,一元文化臭氣薰天的的特色中國中,這個字代表著沒有槍聲的大屠殺。如今這種屠殺早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化中的抗鼎之作。「耗青春」,「熬年頭」說的就是這事,時間老人在人們臉上烙下一道道印記,卻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國度,人們天天下班下班,只是為了內耗扯皮,忙於虛度。
不過誰會這樣熬呢?關鍵其中還有許多中國特色的誘餌在作祟。領導們會用一些虛妄的前途來安撫民眾,教會你唱明天會更好,讓你激動得五迷三道,就像是看演出,你被主持人騸出來的情哭得死去活來,卻忘了她心裏正盤算著這場晚會的出場費一樣。這種前途就像是掛在阿凡提屁股下那條小毛驢尾巴上的幾根小白菜,被那只小驢甩來甩去,而中國民眾大多隻是跟隨其後的一隻小羊,為了那幾根左右擺動的小白菜緊追不舍,欲吃不能,欲罷不能,最終落入阿凡提的手心。
耗字當頭,被耗者甚眾。在中國被耗者勢眾並非因為中國人多,而是老人多。老人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定下了現代中國社會的格局。老人們自稱接下中華文明的衣缽,薪火真傳。最有特色的是,老人們要選好他的接班人,要嚴格考驗,要年輕人競爭,誰能做個徹頭徹尾的孝子賢孫,誰便大比分勝出。悲哀的是,中國的老人們對年輕人大多都充滿了敵意,他們很少將年輕人作為和他們一起開拓事業的後繼者,而是把年輕人當作他們一生福祿的掘墓人。他們並不指望年輕人能在他們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是希望他們平庸,從而按部就班地做著摧殘年輕人的事跡,語重心長,有條不紊。更盼著一朝能兩廂情願,有一個未必國家放心、人民放心但能讓他稱心的人願意接過他的衣缽,讓他能夠享受孝子賢孫侍候著的更晚的晚年。
老人要找到一塊稱心的塹腳石,以維持他晚年優雅的姿勢。
中國歷史不乏文明之光,但更多的時候充滿了血和骯髒的東西。新中國成立後,這種事跡並沒有大的改觀。老人政治下的老人們,是「古代文明」的承繼者,至少他會連篇累牘地對民眾說,他正在把這個文明發揚光大。想起房龍的寫在《寬容》裡的一段話,「誰否認祖先的智慧,誰就會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現在中國的情形便是上級、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祖宗的化身,年輕人就只能當孫子了,否則便只有遭冷落的份了。
現代社會,歷史與現實走在了一起,強國不只是一個夢,更是為了生存。一個有前途的民族,理應致力建設一個孫子的國,而非祖宗的國。但現在在中國屢見不鮮的是某些地方寧可拆掉一所學樣去建一個祖廟以供燒香磕頭。在這種老人國中,年輕人常被罵作孫子,因為在中國孫子是沒有前途的,孫子是沒用的。除非有一天,孫子熬夠了歲月,當了領導或是領導的領導,有了權錢,有了待遇,便可以自稱為爺,並自封為有用了。有良心的算是打入老人內部,會為民請命,不怕萬丈深淵和地雷陣,做些對國計民生有用的事,而長於謀求一己之私者,雖不能將其政績叫得響亮,卻能路易十六的話改過來,大喝一聲,「我死之前,哪管它洪水滔天!」
如此說來,在老人與父權治下的中國,年輕人大多隻有被屠殺的份。和養殖場裡屠殺豬牛不同的是,通常這種屠殺是沒有聲音的,既使你偶爾能在夜半的大街上或小巷裡,看見突然闖出幾個醉鬼,聽見他們大喊大叫,甚至罵街,其實他們只是在唱著歌,雖其歌聲時會繞街三日不絕,其時他們早已睡著了,及至醒來,還是將熱情與青春挾在腋下,開始新一輪的孫子輩的耗命生涯。
耗字當頭,青春慘遭屠戮,只有清醒的人才會在痛苦中知道自己死於凌遲,而大多數人都是安樂死。文人們自封的所謂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業,實則是以凌遲死的決心享受安樂死的待遇。
早已長眠地下的魯迅先生是不會瞑目的,他曾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事實上,他死後的這些年裡,雖然大家(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把他當英雄看,但很少有人將他所謂謀財害命這個詞作更深地發掘,魯迅先生其實便想說這個耗字。在一個單位文化,一元文化臭氣薰天的的特色中國中,這個字代表著沒有槍聲的大屠殺。如今這種屠殺早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化中的抗鼎之作。「耗青春」,「熬年頭」說的就是這事,時間老人在人們臉上烙下一道道印記,卻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國度,人們天天下班下班,只是為了內耗扯皮,忙於虛度。
不過誰會這樣熬呢?關鍵其中還有許多中國特色的誘餌在作祟。領導們會用一些虛妄的前途來安撫民眾,教會你唱明天會更好,讓你激動得五迷三道,就像是看演出,你被主持人騸出來的情哭得死去活來,卻忘了她心裏正盤算著這場晚會的出場費一樣。這種前途就像是掛在阿凡提屁股下那條小毛驢尾巴上的幾根小白菜,被那只小驢甩來甩去,而中國民眾大多隻是跟隨其後的一隻小羊,為了那幾根左右擺動的小白菜緊追不舍,欲吃不能,欲罷不能,最終落入阿凡提的手心。
耗字當頭,被耗者甚眾。在中國被耗者勢眾並非因為中國人多,而是老人多。老人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定下了現代中國社會的格局。老人們自稱接下中華文明的衣缽,薪火真傳。最有特色的是,老人們要選好他的接班人,要嚴格考驗,要年輕人競爭,誰能做個徹頭徹尾的孝子賢孫,誰便大比分勝出。悲哀的是,中國的老人們對年輕人大多都充滿了敵意,他們很少將年輕人作為和他們一起開拓事業的後繼者,而是把年輕人當作他們一生福祿的掘墓人。他們並不指望年輕人能在他們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是希望他們平庸,從而按部就班地做著摧殘年輕人的事跡,語重心長,有條不紊。更盼著一朝能兩廂情願,有一個未必國家放心、人民放心但能讓他稱心的人願意接過他的衣缽,讓他能夠享受孝子賢孫侍候著的更晚的晚年。
老人要找到一塊稱心的塹腳石,以維持他晚年優雅的姿勢。
中國歷史不乏文明之光,但更多的時候充滿了血和骯髒的東西。新中國成立後,這種事跡並沒有大的改觀。老人政治下的老人們,是「古代文明」的承繼者,至少他會連篇累牘地對民眾說,他正在把這個文明發揚光大。想起房龍的寫在《寬容》裡的一段話,「誰否認祖先的智慧,誰就會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現在中國的情形便是上級、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祖宗的化身,年輕人就只能當孫子了,否則便只有遭冷落的份了。
現代社會,歷史與現實走在了一起,強國不只是一個夢,更是為了生存。一個有前途的民族,理應致力建設一個孫子的國,而非祖宗的國。但現在在中國屢見不鮮的是某些地方寧可拆掉一所學樣去建一個祖廟以供燒香磕頭。在這種老人國中,年輕人常被罵作孫子,因為在中國孫子是沒有前途的,孫子是沒用的。除非有一天,孫子熬夠了歲月,當了領導或是領導的領導,有了權錢,有了待遇,便可以自稱為爺,並自封為有用了。有良心的算是打入老人內部,會為民請命,不怕萬丈深淵和地雷陣,做些對國計民生有用的事,而長於謀求一己之私者,雖不能將其政績叫得響亮,卻能路易十六的話改過來,大喝一聲,「我死之前,哪管它洪水滔天!」
如此說來,在老人與父權治下的中國,年輕人大多隻有被屠殺的份。和養殖場裡屠殺豬牛不同的是,通常這種屠殺是沒有聲音的,既使你偶爾能在夜半的大街上或小巷裡,看見突然闖出幾個醉鬼,聽見他們大喊大叫,甚至罵街,其實他們只是在唱著歌,雖其歌聲時會繞街三日不絕,其時他們早已睡著了,及至醒來,還是將熱情與青春挾在腋下,開始新一輪的孫子輩的耗命生涯。
耗字當頭,青春慘遭屠戮,只有清醒的人才會在痛苦中知道自己死於凌遲,而大多數人都是安樂死。文人們自封的所謂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業,實則是以凌遲死的決心享受安樂死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