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
*
已有
3
条评论,共
0
人参与
(看不见请点击“验证码”刷新)
请输入上面看到的数字: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限350字。(为了读者安全,禁止发网址.)
排序
先发表在前
后发表在前
最多顶在前
最多讨论在前
每页5个讨论串
每页10个讨论串
每页15个讨论串
看全部
分页:
看中国网友
1楼
人的意识有不同纵向横向层次,最纵深的最高境界也许是不动不思的,然而在人世间生活学习工作 ,怎么可能不思。
2018年06月13日 08:54
1
頂
回覆
举报
3213168
859489
00/
1
1528851285825
1
看中国网友
2楼
中国古人习惯于“意会”,不重视说话的逻辑。其重要表现,就是使用词语,不去深究词语的公共含义,不给出“概念”的精确定义。而把自己想当然的含义赋予该词,以为别人也是天然地认同此意。导致同样的符号,而其含义并不同,根本不是在沟通,只是自说自话而已。
比如此文“思”正是如此,各有自以为是的含义。
其实,苏轼哪一篇文章(含此文)不是思惟的成果?
思与欲,相对待地提出,应该是“见、观察、忆念、思念”及自然的“抉择”可爱之事物,是“欲”生起的基础。
2018年06月13日 19:36
1
頂
回覆
举报
3213264
859489
01/
1
1528889806469
1
看中国网友
3楼
思堂记 出处
建安章质夫,筑室于公堂之西,名之曰思。曰:“吾将朝夕于是,凡吾之所为,必思而后行,子为我记之。”
嗟夫,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
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复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
是故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若夫穷达得丧,死生祸福,则吾有命矣。
少时遇隐者曰:“孺子近道,少思寡欲。”
曰:“思与欲,若是均乎?”
曰:“甚于欲。”
庭有二盎以畜水,隐者指之曰:“是有蚁漏。”
“是日取一升而弃之,孰先竭?”
曰:“必蚁漏者。”
思虑之贼人也,微而无间。隐者之言,有会于余心,余行之。且夫不思之乐,不可名也。
虚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处而静,不饮酒而醉,不闭目而睡。
将以是记思堂,不亦缪乎。虽然,言各有当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质夫之贤,其所谓思者,岂世俗之营营于思虑者乎?
《易》曰无思也,无为也。我愿学焉。《诗》曰
2018年06月13日 19:42
0
頂
回覆
举报
3213265
859489
02/
0
1528890126945
1
分页:
比如此文“思”正是如此,各有自以为是的含义。
其实,苏轼哪一篇文章(含此文)不是思惟的成果?
思与欲,相对待地提出,应该是“见、观察、忆念、思念”及自然的“抉择”可爱之事物,是“欲”生起的基础。
建安章质夫,筑室于公堂之西,名之曰思。曰:“吾将朝夕于是,凡吾之所为,必思而后行,子为我记之。”
嗟夫,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
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复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
是故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若夫穷达得丧,死生祸福,则吾有命矣。
少时遇隐者曰:“孺子近道,少思寡欲。”
曰:“思与欲,若是均乎?”
曰:“甚于欲。”
庭有二盎以畜水,隐者指之曰:“是有蚁漏。”
“是日取一升而弃之,孰先竭?”
曰:“必蚁漏者。”
思虑之贼人也,微而无间。隐者之言,有会于余心,余行之。且夫不思之乐,不可名也。
虚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处而静,不饮酒而醉,不闭目而睡。
将以是记思堂,不亦缪乎。虽然,言各有当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质夫之贤,其所谓思者,岂世俗之营营于思虑者乎?
《易》曰无思也,无为也。我愿学焉。《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