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习通话“谈台湾”?美中焦点南辕北辙。图为台湾外交部门口。(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11月25日讯】2025年11月24日晚上,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透过电话进行对话,多家西方媒体解读两国公布内容焦点明显不同。据中国官方报导,双方除了就俄乌战争局势进行讨论外,报导中称习近平在谈话中再次提出“台湾回归中国”的主张,川普则向习近平表示,“美方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川普随后在社群媒体发文表示和习近平通话,只字未提台湾,仅表示两国关系“超级强劲”。
中方报导
习近平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及中美曾并肩抗击法西斯与军国主义,“当前更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川普则在通话中指出,双方正全面落实于韩国釜山会晤所达共识。据报导,他也表示美方理解台湾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
美方态度
据中央社报导,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以电子邮件回复记者询问时表示,川普明白台湾是美中关系中的敏感议题(third rail issue)。
她指出,川普谈及台湾时一直非常谨慎,包括在被问及若台湾遭到攻击,美国是否会协防时也是如此。
中共对台军事威胁不断,台海情势备受关注之际,川普10月底和习近平在韩国举行双边会。这是川普重返白宫以来,两人首度面对面会晤,川普会后表示,会中未讨论台湾议题。
日媒分析
日本媒体分析认为,此次通话中习近平的主要目的为“警告川普”:一方面展现中美关系稳定与合作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借机向美国与日本政府针对台湾议题的立场施压。
这通电话也发生在日中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日本首相 高市早苗 早前曾公开谈及若“台湾有事”可能启动日本自卫队的集体自卫权行动,中方对此反应强烈。
报导指出,中方透过此次通话拉高台湾议题的国际层级,意在传递拒绝外部势力介入中国所谓“内政”的讯号。
至于通话中有关俄乌战争的部分,习近平表示中国支持所有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缩小分歧,早日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
整体而言,这次通话显示中美两国在表面维持合作氛围的同时,台湾议题仍是中国向美国提出强烈立场与警告的焦点。对台湾而言,此种通话内容及背景变化,将使区域安全、外交政策及两岸关系的未来变数更加复杂。
各方后续反应
中国(北京):透过官方通稿重申原则立场,将台湾议题定位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并以外交、舆论与军事姿态对区域伙伴(主要是日本)施压。
美国(白宫 / 川普政府):白宫确认通话并强调双边谈话涵盖贸易、俄乌等议题,但公开声明对台湾议题表述较为克制/模糊;媒体解读为川普在公开场合未直接对台湾表态以维持战略弹性。
日本:通话亦被视为对近期日本内政(首相高市早苗就“台湾有事”言论引发的争议)的回应。外媒与区域评论认为北京此次主动联络华府,部分就是希望在日中因台湾议题的紧张中向美国施压,避免日本言论引发更直接的同盟行动。
台湾(政府与学界评论):官方立场通常呼吁冷静、强化防卫与国际交流;学界与评论者则分别就美国是否会改变“战略模糊”、日本是否更积极介入等议题提出警惕与分析。媒体报导也关注通话是否意味美中关系因高层互动而短期缓和,但台海风险并未因此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