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农民工(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综合报道)往年,农民工返乡高峰至少要到腊月二十以后;今年却从9月就已开始,11月中旬已呈井喷之势。广州白云火车站、深圳北站、东莞汽车总站,随处可见拖着蛇皮袋、纸箱、破旧行李箱的农民工,眼神麻木,沉默不语。他们不是回家过年,而是“被过年”——城市里没活干了、,工厂关了,工地停了,订单没了,连最低廉的螺丝钉岗位都保不住,只能提前“滚”回老家。
“坚决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11月13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在云南楚雄召开的“全国乡村工匠培育及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工作会议”上,副部长姜文胜亲口喊出。这句话迅速在网络上炸开,因为它等于官方亲口承认:2025年的农民工返乡潮已大到让北京坐立不安。然而,更可怕的其带来的连锁反应。
城市活不下去了:工厂提前关门 订单断崖式下跌
“今年厂子10月底就发通知,说12月的订单全没了,提前放假。”在东莞打工22年的河南籍农民工老王说,“厂里原来三条生产线,现在只剩半条,工资从最高的5500跌到3000出头,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
类似的故事在全国重复上演。珠三角、长三角大量劳动密集型工厂因欧美订单锐减、关税壁垒加剧、外资撤离,提前进入“冬眠”。国家统计局10月数据虽被美化,但仍挡不住真相:出口同比下滑1.1%,对美出口暴跌25%,制造业PMI跌至49,已连续数月处于萎缩区间。更残酷的是,PPI已连续37个月负增长,通缩已成事实。
与此同时,曾经被吹上天的“双11”购物节,今年创下近十年最高退货率:女装退货率80-90%,男装接近50%。商家在血亏,消费者却仍在“薅羊毛”——因为大家手里根本没钱。城市街头冷清到吓人,曾经人潮汹涌的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如今只有节假日才短暂恢复一点人气,平日里连奶茶店都门可罗雀。
回乡更回不去:土地没了 种地赔钱 养老金200元
城市把人吐出来,农村却接不住。
45岁的安徽农民工张伟今年6月被裁员,带着3000元遣散费回到老家。站在村口,他傻眼了:当年为了孩子进城读书,全家把农村户口迁成了城镇户口,承包地早被流转给种粮大户,现在想回去种地,只能花800-1000元/亩高价租回来。
“种子、化肥、农药、收割机,一亩地成本1000多,卖粮才600-700,纯赔!”张伟苦笑,“以前在城里一个月四五千,现在一年到头挣不到四千,还得倒贴。”
更可怕的是养老。农村养老金全国平均每月仅200元出头,很多偏远地区只有130-150元。城里断断续续交了十几年社保的农民工,退休后每月能拿一千多已算“高配”,绝大多数人到60岁后将彻底成为“三无人员”:无地、无保、无收入。
北京惊慌失措 村干部奉命“堵人”
返乡潮来得太猛、太早,北京彻底慌了。
11月中旬起,河南、安徽、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村委、街道办密集发出通知,要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必须提前向村长、村干部报备,甚至要开具“在岗证明”。官方文件用词荒诞而冰冷:要“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坚决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
“脱贫人口”四个字尤其讽刺——2021年习近平刚宣布“全面脱贫”,如今却要“稳定脱贫人口的就业”,等于亲口承认当初的脱贫全是数字游戏、面子工程。
各地村干部使出浑身解数阻拦:有的直接说“家里没活儿别回来”,有的威胁“回来就停低保”,有的干脆在村口设卡,拿著名单盘查行李箱。更有甚者,部分地区直接切断返乡大巴线路,让农民工“上不能留城、下不能回乡”。
县城、小镇彻底崩盘 失业潮向内陆蔓延
三亿农民工曾经是沿海经济的支柱,也是内地县城、小镇消费的核心动力。他们在城里打螺丝、搬砖、送外卖,每月寄回2000-3000元,养活了老家的餐饮店、菜市场、培训班、婚庆店。如今这根输血管被硬生生抽掉,县城经济瞬间失血。
河南某三线城市,曾经靠返乡农民工消费支撑的步行街,如今一半店铺关门,剩下的也在苦苦支撑。房租从每月8000跌到2000,老板宁愿空着也不敢再租。县城楼盘直接打五折甩卖,仍无人问津。曾经被吹嘘的“县城消费升级”彻底破功。
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沿海工厂倒闭→农民工返乡→县城消费崩塌→本地服务行业倒闭→更多本地青年失业→新一轮返乡潮。恶性循环已经启动。
外资加速逃离 唯有“馆长”逆势进军 背后猫腻引猜疑
与此同时,外资撤离仍在加速。星巴克、哈根达斯、苹果供应链多家代工厂,要么减产,要么悄悄把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度。反倒是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高调宣布要在厦门开设“成吉思汗健身房”连锁,并称“大陆投资人蜂拥而至”。
在工厂关门、失业如潮的当下,这一举动显得极不协调。网络上已有人大胆猜测:是否某些红色家族或官员正借“馆长”之手,将资金通过健身房、保健品、电商品名转移到台湾乃至海外?虽然只是猜测,却折射出民众对当下经济绝望到何种地步——连外资都跑光了,唯有“洗钱通道”还在逆势加码。
崩塌才刚开始
当农业农村部不得不公开喊出“坚决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当村干部要拿著名单在村口拦人,当三亿农民工被城市吐出、被农村拒绝,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周期性失业,而是系统性、结构性、不可逆的经济崩塌。
北京最怕的不是GDP数字难看,而是这三亿人一旦在县城、乡镇彻底失业、滞留,聚在一起酝酿出的愤怒。明末李自成、黄巢、唐末黄巢,历史上每一次王朝末年,都是流民四起、民不聊生。今天的中共,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这个逻辑。
2025年的返乡潮,不是春运,而是逃难。
这不是周期调整,而是中共经济奇迹彻底终结的丧钟。
崩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