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排座位间距有些怪异。(图片来源: 视频截图 )
如今中国政坛与天空,都同时出现了“一分为二”的异象。可以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两个太阳的天象正在应验。
全运会广州合影曝两个“核心”?
习近平与张又侠在广州全运会的合照引起了舆论热议。第一排座位,习近平坐在正中,右边是张又侠,左边是李鸿忠。如果张又侠没“在位”,他是不好意思坐在那个位置上的。
有分析认为,这张合影暗示了权力的重新分布,被特意留出的“两个半人的距离”,角度稍微侧转一下,看起来很像是分庭抗礼的两个“核心”。看出两个人既有距离,又在同一个高度。
对比2017年第一排高官合影
当时各位领导人座位紧凑,几乎没有明显间隔,展现出明朗的权力秩序与团结感。然而,这一次的合影却诡异得令人注意:第一排座位之间的间距出现明显不均。习近平与右侧的张又侠、左侧的李鸿忠之间,间隔都达到大约两个半人的距离;张又侠与右侧的谌贻琴,也维持了相似的“两个半人”间距;而李鸿忠与左侧官员之间,间隔仅约一个半人,其余官员之间的间隔亦大致如此。谌贻琴与右侧官员之间同样维持约一个半人的距离。
如此异常的座位拉开,无疑是微妙的政治信号。尤其是习近平与张又侠之间的距离,仿佛将两人的关系写在了第一排:既在同一高度,但保持明显距离,既突显互相制衡,又暗示彼此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坊间传闻属实——自去年7月三中全会后,习近平在军权上可能已受限制,而军方迫于某种内部压力仍暂时维持其军委主席名义——那么,这张合影中两人选择如此间距就有了合理解释:表面上维持统一象征,实则暗藏军权微妙分立。
此外,从央视画面拉长镜头观察,这种座位安排还营造出一种视觉错觉:张又侠与习近平在画面中同样突出。这或许也在暗示,张又侠在军中拥有特殊地位,足以与习近平平行而立,象征其不容忽视的军事实权。
代表们今年表情冷淡
如果进一步对比2017年与2021年的合影,习近平当时受到的热烈欢迎和笑脸环绕明显多于此次。此次表面上依然维持礼节,但代表们表情冷淡、缺少笑容与热情,无形中反映出活动气氛的微妙变化。蔡奇的缺席,以及前排座位安排的诡异,似乎也在暗示一个未公开的政治现实:四中全会可能已达成某些权力安排,但仍未对外宣布。
简而言之,前排座位的异常间距,不仅是镜头下的细节,更是中南海内部权力博弈的微妙写照:表面团结,暗中微妙分裂;座位拉开,意味核心权力分立与未公开的军权调整。
张又侠《新闻联播》画面被删除事件
还有一件诡异的事,张又侠于11月9日现身广州之前,11月3日,央视在的《新闻联播》罕见播出了张又侠在军委机关举行“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的原声讲话。央视还给了张又侠非常突出的近景。
按照惯例,央视在报导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时候,都是使用字幕来转述或是使用配音。只有习近平的画面才会保留原声。
对此,外界有两种解读:第一中说法是习近平非常信任张又侠,给了张又侠这样特殊的露脸机会,而张又侠也趁这机会吹捧习近平;第二种说法是央视通过此异常报导来突出张又侠,宣告习近平已经失去了权力。
不过诡异的是,11月8日,这段有张又侠原声的报导已不在央视官网上,疑似被悄悄被下架。网站换上了另一则“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的重播内容,张又侠讲话的画面,已经不见了。
时评人陈破空认为,“这次央视事后删改,透露出一个信号:表面上看起来“团结一致”,但内部的画面控制,已经出现混乱。虽然中共当局仍在极力维持表面上“安定团结”的假象。但央视事后偷删张又侠讲话的操作,凸显了中共内斗的诡谲。“
“国防部发布”低调放风 张又侠访俄
2025年11月2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访问俄罗斯,与俄防长别洛乌索夫会谈。
这条新闻本身不长,但讯息量其实非常大,尤其是发布渠道与时机。以下从中共权力运作、军权状态、外交格局三个维度解析。
新闻由“国防部发布”而非新华社、央视首发,显示刻意降级处理。
一般情况下:中央军委副主席级别的外访,通常应由:新华社通稿、央视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或至少《解放军报》重点位置发布。
但这次:首发平台是微弱、技术性质的“国防部发布”微信公号;没有“党媒矩阵”同步铺开;没有配套政治表态(如习近平指示、理念共鸣等)。
此次张又侠出访俄罗斯,预示着中共已经不是一个“核心”了,而是两个“核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广州的排座位,已经给人们一个很清晰的展示了,中国有句老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在其位就将谋其政了,我们来看看去年张又侠去越南访问的状况可以进一步说明此观点。
去年张又侠罕见以“准元首待遇”访越 权力版图正在重组?
2024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应邀率团访问越南。短短三天的行程,却暴露出北京权力结构中一个前所未有的怪象。
按理说军委副主席外交出访,本属中共重量级新闻;更何况越南方面给予的是接近国事访问等级的规格:三军仪仗、红地毯、元首会见、党魁亲自出面。
但诡异的是:张又侠24日即抵达河内;越南媒体当天就头版头条强势报导;中共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却集体沉默到26日才发稿。
这不是疏忽,而是一种刻意的政治动作,一种“不能让中国人知道、但又必须让世界看见”的权力信号。
越南给张又侠的不是军委副主席待遇
根据越南官方公布的行程: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亲自会见;国家主席梁强单独接见;总理范明政会谈;国防部长潘文江全程陪同,这种接待等级,在中越关系史上极其罕见。对照之下:2023年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访问越南,顶多是国防部长出面,总书记与国家主席不会为军委副主席出场。
但这一次,越共高层全部到齐,几乎用“欢迎一个新君主”的规格来接待张又侠。
这释放什么讯号?越南、俄罗斯这类紧邻中共政权的国家,向来对北京权力的内部变化极为敏感。
当越南选择如此表态,实际上等于对世界说:“我们认可的这位,可能是未来真正的核心人物。”
张又侠成“第二个太阳”?
习近平掌权十二年来,中共体制首次出现:不可回避的军权分流,国际社会的暗示性承认,国内宣传系统的失序。高层行程的高度不一致,“一国两君”在天象里叫做,“二日并照”,古籍认为是:天下将分。
同时天上正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成都、石家庄、北京接连出现“两个太阳”;成都再现“两个太阳”异象,古籍预言:天下有变,政权必动。
2025年4月21日,四川成都天空再度出现罕见景象,两个太阳同时悬于天际。亲眼目睹的市民震撼不已,形容太阳像是“突然一分为二”,全程约七到八分钟,肉眼即可清晰辨识。
据当地媒体采访,一位女子回忆说,当天太阳异常通红,接近云层时突然“裂”成两个。穿过云层后,两个太阳依然保持部分重叠的状态。
网友拍摄的影片显示:前方的“太阳”较大,边缘模糊,似在云前。后方的“太阳”较小,边缘清晰,被云层阴影部分遮掩。
两个太阳亮度相若,但明显位于不同空间位置,并非简单的折射光点。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2024年9月8日也曾出现过一次同样的“两个太阳”奇像。短短半年内重现,引起外界热议。
各地频现“双日” 从成都到石家庄 北京天象更密集
这并非孤例。近一年来,中国多地天空频繁出现异象,呈现前所未见的密度与集中度。
石家庄也出现“东一个日、西一个日”:2024年12月4日,河北石家庄的市民拍到同时出现在东方与偏西方向的两个太阳。拍摄者连连惊呼:“奇观啊!两个太阳!”这种在古代被称为“二日并照”的天象,极为罕见。
北京的异象密集到罕见:日晕、幻日、日偏食轮番上演:2024年9月17日至22日,北京上空连续出现:幻日(多个太阳)、日晕(白虹贯日)、两个太阳同时出现、日偏食
“幻日”与“日晕”在一年内可能偶见一次,但北京在短短几日内连续出现多重天象,有摄影师称这是“从未见过的怪象密度”。
古籍解读 太阳异象为“天戒”
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天象异变往往与政局相通。尤其是与太阳有关的异象,被视为对君主或执政者的重大警告。
古籍中说的对应象征:“两个太阳”=天下将分,政权不稳。《春秋》《宋史》《太平御览》等古籍记录:“二日并出,天下分。”
太阳象征“君”。两个太阳同时出现,被视为:天下将分裂、政权有争、朝局不稳、新旧之变将起。
在古代,这种天象往往被解读为“君权受挑战”的征兆。
“日晕”“白虹贯日”=兵变、动乱:古人认为白虹贯日为最凶险天象之一,象征:武将擅权、兵变叛乱、朝廷动荡。《后汉书.五行志》曰:“白虹贯日,天下兵。”北京恰在政局敏感时段连续出现多次白虹、日晕,格外耐人寻味。
日食预示“失德”“亡国之兆”:日食在古代被称为“日蚀”,“蚀”即被吞噬。《乙巳占》李淳风曰:“日蚀,必有亡国死君之灾。”古人认为日被蚀,是上天对“施政失德”的直接警告。
天象密集出现的时间点 恰在中国政局躁动之际
将时间线拉开来看,这些天象的出现几乎都对应着:中南海高层权争风声频仍;高层出事、被查、神隐的消息屡屡爆出;经济、金融、地方债务告急;社会对未来普遍不安。
天象密度高、范围广,从成都、石家庄到北京……,形成一种“全国性警示”。
不少民众感叹:“两个太阳出现,这不就是在提醒朝代要变吗?”这就是“天垂像,以示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