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云青涉走私致命真菌 中共学术间谍危机再掀波澜(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11-13 17: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联邦调查局
FBI总部。(图片来源: J. David Ake/Getty Images)

近年来,美国学术界正成为中共渗透与情报战的前线。据多名网友与学界人士爆料,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已“被渗透得像个筛子”,两年间连续爆出间谍与非法技术转移事件。

中国学者简云青涉走私致命真菌案

2025年6月3日,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该校中国籍学者简云青,33岁,与其男友刘祖永,34岁,被指控二人涉嫌非法走私“禾谷镰刀菌入境美国。这种真菌在学术界被列为“潜在农业恐怖武器”,可造成谷物枯萎、粮食污染与毒素积累,一旦被滥用,可能对美国粮食供应造成灾难性破坏。

联邦起诉书显示,现年34岁的刘尊永,浙江大学出身,曾在德州大学及密歇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专攻禾谷镰刀菌——一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潜在农业恐怖武器”的致命真菌。2024年7月,刘尊永持B-2签证自底特律机场入境美国,却涉嫌携带数小包禾谷镰刀菌进入美国,并对海关人员谎称不知物品性质。刘最终承认,他的目的原本是想在女友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但美国海关认为其行为违反公共安全规范,将其当场遣返。起诉书中亦指出,刘尊永在签证申请过程中故意隐瞒部分信息。

简云青并非是“不知情的伴侣” 而是有中共党员身份

联邦调查局(FBI)随后将调查重点转向简云青。根据起诉书及简讯记录,简云青至少在2022年曾一次涉嫌将生物样品带入美国。2022年8月的一次简讯中,刘尊永明确指示简云青将“梁老师(Teacher Liang,音译)的种子”藏于鞋中入境,并告诉她如何应对海关检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记录显示,简云青于8月13日从旧金山机场入境美国,但未申报任何生物材料,符合刘的指示。

2025年2月,简云青接受FBI讯问时承认自己是刘尊永的女友,但否认知情或协助走私。然而,FBI根据搜查令取得其手机后,发现她在2023年的年度个人总结中,不仅记录科研成果,还清楚表明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中国共产党效忠。这一事实表明,简云青并非单纯“不知情的伴侣”,而是具有党员身份和政治效忠背景的人士。

起诉书还披露

刘尊永和简云青均曾在同一所实验室工作——刘2023年至2024年4月在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简云青亦先后在德州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相关研究室任职。问题在于,密歇根大学的这个实验室并未取得禾谷镰刀菌研究许可,因此两人的行为不仅违反大学管理规定,也构成美国联邦法律禁止的生物走私行为。

2025年6月3日,美国检察官发布新闻稿,强调此案的国家安全意涵。底特律分局FBI负责人Cheyvoryea Gibson指出:

“今天对中国公民简云青与刘尊永提出的联邦指控,标志着我们在保护社区安全与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在当地大学实验室取得的权限,从事走私生物病原体活动,其行为对公共安全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

综合起诉书、简讯及手机资料来看,简云青并非单纯受男友影响,而是明知行动的党员,受男友指示将致命真菌带入美国,其行为直接触及国家安全红线。FBI与检察官强调,这类事件凸显了学术交流中的国安漏洞,以及境外势力利用个人关系进行生物情报渗透的风险。

前科不断 密西根大学成“情报试验场”

事实上,这并非密西根大学首次与中共情报渗透事件扯上关系。早在2024年,该校就有五名中国籍学生被指控监视,美国密西根州国民警卫队(MNG)在格雷林营地的设施与资产,涉嫌为中共军方搜集军事训练情报。尽管案件部分细节尚未公开,但美国国防安全局已将密西根大学列入“高风险科研机构”监控名单。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长期锁定美国中西部大型公立研究型大学,如伊利诺伊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等,因这些学校同时拥有尖端科技研究、军方合作计划与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是最易渗透、却最难监管的目标。

蜜罐战术”再现 情报与情感交织的隐形战场

除科研渗透外,“蜜罐”战术正成为中共在美国情报渗透的新手段。

《泰晤士报》(The Times)近日刊出专题报导〈女间谍发动“性战”窃取硅谷机密〉,揭露中共和俄罗斯情报部门正在培养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女性间谍,渗透美国科技、军工与学术机构。报导指出,这些女特工常以研究员、留学生或商务顾问身份出现,专门接近工程师、高阶主管与科研人员,甚至以恋爱、婚姻与生育为手段,长期嵌入目标人物的生活圈,窃取技术或情报。

美国帕米尔咨询公司首席情报官、前国防部反间谍调查官詹姆斯.穆尔维农指出,过去两年他“亲眼见到此类活动明显增多”。他表示:“我每天都收到数十个来自年轻漂亮中国女性的LinkedIn邀请,她们的背景资料设计得非常精巧,看似研究或商务合作,实际是诱导接触的第一步。”

福克斯新闻进一步报导,中共蜜罐网络早已不限于美国,而是形成了全球性情报联盟。近年这种行动的重心,也从传统的科技窃密与商业渗透,逐步转向政治影响与舆论操控。例如,中共特工利用婚姻与情感操控渗透欧洲智库、美国议员办公室及地方政界人脉,试图塑造“亲中论述”,削弱对中共威胁的警觉。

“长线培养” 中共渗透的隐忍战略

与西方情报机构的短线行动不同,中共情报战的特征是“放长线钓大鱼”。他们不急于立刻取得机密,而是耐心布局、长期培养。从留学生、学者、企业家到配偶与后代,中共往往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养成“明日之星”,再利用其身份与地位渗透美国决策圈。

正如一位前CIA情报分析员所言:“中共并不急于拿到今天的机密档,它要的是明天的决策权。”

简云青案只是冰山一角——她可能并非职业间谍,而是中共“科研情报体系”中一个不起眼的环节:被收买、被利用、甚至被情感绑架。这种灰色地带的渗透模式,比冷战时期的间谍战更难侦测、也更具毁灭性。

当学术成为情报的伪装

从简云青事件、到密西根大学多起间谍案,再到“蜜罐情报战”的全球蔓延,一条清晰的线索逐渐浮现,中共正以学术交流、科技合作与情感关系为外衣,实施跨国情报渗透战。

这场战争无需枪火,却直击自由世界的核心,信任、学术与开放制度。

美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与政界若仍将“合作”视为无害的学术互动,终将在不知不觉间,为红色势力打开通往制度心脏的大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