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这张牌 中国为何玩得顺溜(图)

作者:何清涟 发表:2025-10-19 08: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稀土
由MP Materials公司拥有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与加工设施(图片来源:George Rose/Getty Images)

最近西方的烦恼不再是俄乌战争这盘凉透的黄花菜如何加热后再吃,而是北京10月9日颁布的两项稀土管制新规。新规终于挑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稀土市场秩序的管理者与规则制定者。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对此态度三天之内急转弯,从对中国发“雷霆之怒”并声言要对中国所有输美商品征100%关税,并伴之以“不会再有川习会了”的威胁,到10月12日放下身段给中国发了一块安慰糖,称“美国想要帮助而非伤害中国”,再到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13日表示表示中美元首会谈将按计划举行——这场戏剧性剧变的关键,应该是所有关于稀土供应的示警档都已经送达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那张巨大的办公桌上了。

中国缘何主动出击?

川普在与习近平通话之后,对外预告将有三场会面,原定将于10月下旬在吉隆玻或在韩国举办的APEC峰会期间将有川习会,2026年将与习近平互访。美国投资业据此判断美中关税战将有较为理想的结果。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两项规定之后这个回合之后,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再起。

重点其实是中国为何在此时转守为攻?此前美国是主动进攻方,中国是被动防守方,但这个回合中国成了进攻方。要回答这问题,一看时机的选择,二看中国这两大管制新规管制什么。(《华尔街日报》将最近中美关税战这个回合的拳脚来往写得很清楚)

先看时机的选择。尽管川普预告10月下旬川习会将于亚洲某地举行,但增加谈判筹码的举动一直在进行。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即使子公司业务与国家安全毫无关联,只要母公司被列入清单且持股超过50%,便会受到无差别牵连,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超3000家或被波及,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全链条。对此前美国针对china+1的高关税与这轮穿透性管制风暴,中国论者称为“一滴血原则”,认为此举是要从供应链底层掐断中国科技企业的命脉。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算是对美国管制风暴的回应。

再看中国稀土管制的具体内容。本次出口管制涉及中重稀土、稀土设备和原辅料、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尤其是自11月8日起,新增对钬、铒、铥、铕、镱五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至此,所有中重稀土元素均已纳入中国出口管制范围内。两项新规特别提到“出口非管制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出口经营者明知其用于或者实质性有助于境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活动的”,必须依照规定,应当在出口前向商务部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未经许可,不得提供。而对技术出口的管制时间,则是当天即生效。

美方受到的打击有多重?

这对川普的稀土产业政策十分不利,美国原来的设想是从现在开始投资、参股,建设加大扶持由美国控制的稀土产业,这一过程中通过盟国从中国获得技术(类似于中国通过中间国家从美国获得芯片技术),五年过后,必有小成。没想到的是两部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中稀土产品及相关生产环节。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中方毫不隐讳地宣称,针对稀土在内的全套反制策略,不仅瞄准美方高科技产业(包括先进制程逻辑芯片、高性能算力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在内)和军工产业有关稀土的供应链-产业链软肋,而且精准复刻美方习惯使用的域外长臂管辖(技术以及工具的“一滴血原则”)以及最新出台的50%股权穿透管辖。

美国普遍认为,半导体供应链如今尤其容易受到中国此类举措的冲击,因为大型芯片工厂依赖于提供专用设备、复杂工艺和最终封装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美国本土产能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新规“对美国的AI公司来说是真正的痛点。”中国颁布新规当天,《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中方最新出台的涉稀土措施被强力执行,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10月13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基斯・布拉德舍(Keith Bradsher)撰写了一篇《从汽车到战斗机:中国新出口限制或对全球造成沉重打击》的分析文章,从汽车和电脑芯片,到坦克和战斗机,近期中方出台稀土新规,覆盖范围之广,可谓适用于全球。而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之际,此举将大幅提升中国对关键制造业的影响力,不过,他认为中方在稀土出口管理上“参考了”(has modeled)此前美国针对全球部分最高性能电脑芯片的贸易规定,但稀土的应用范围比美国的芯片用途更为广泛,全球范围内,军工制造业和汽车行业是两大脆弱行业。

中国如何成为全球稀土秩序“管理者”?

稀土断供的严重性已经无需西方国家的专家反复提醒,要害是如何才能不让中国卡脖子,创建自己的稀土产业已经成为共识,美国川普政府与欧盟均表示要有所行动,但要达成目标,却并非易事。

中国的稀土产业从1990年代发展至今,起初完全是野蛮生长状态,2010年中国政府在看到该产业的重要性之时也担心失控造成严重污染,开始规范,结束了私企游击队小打小闹的状态,改由国家队担纲,依靠强大的国家意志支撑,用15年时间、历经三代工程师、投入数百亿美元,建立了稀土开采到精炼的产业体系。

据美国专业人士预测,稀土产业产出,最乐观的预期也需要五年,且离解决庞大的需要还差得老远。据美国地质局今年颁布的报告,2024年世界十大稀土生产国当中,中国第一,美国第二。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9.23%(截至2024年)。在稀土的开采和加工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产量位居第二的美国仅占11.5%。虽然中国储量接近全球一半,但在过去曾一度支撑起全球90%的市场需求,这凸显了中国在加工和提炼方面的能力,行内称为“全产业链优势”。这一优势就是中国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秩序管理者的凭仗。就算美国现在急起直追,中国也还有五年机会视窗。(半岛电视台网站引据美国国家地质局报告,详细报导了各国的生产能力)

美国短期为何无法构建稀土产业链优势?

中国构建稀土的产业链优势全赖国家意志,但美国却没有同样优势。

首先,一国的产业政策必须要有连续性。且不说美国总统有任期限制这一因素,仅如今美国内部政治分裂势如水火就导致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近十来年两党政府的产业政策陷入内耗极大的“翻烙饼”式折腾。比如川普1.0时期批准的美加拱心石XL,拜登上台就废了;拜登花钜资推广的各种绿能项目行至半道基本没有产出,川普上台后全废了。稀土这行来,最乐观的预期是从投资到产出最快也得以五年为期,川普那时已经届满荣退,就算是本党接任,不翻烙饼,其“遗策”是否被忠实执行,实难逆料。

其次,两国体制不同,美国不可能效仿中国的国家投资,需要激励私人投资。目前川普政府强行参股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为商界、投资界与媒体共同诟病。即使川普本人,利用“给政策开绿灯”这种方式小打小闹地与大公司交换“参股”可以,但想在某些行业强迫企业全资投入不可能。高科技稀土开采提炼这种高污染在中国是政府颁发“通行证”,在美国不可能。美国奉环保为国策历经几十年,在民主党运用联邦财政资助的情况下,环保人士、环保NGO、环保律师早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联盟,加上美国人的环保意识现在也非常强,就算川普发了通行证,企业投资这个行业之前,恐怕也得考虑自己能否应付得了环保集团的巨大压力。

这就是从今年4月川普开打对华关税战以来,遇到中国祭出“稀土牌”时就不得不降低调门重新邀请对方回谈判桌的重要原因。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