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上海一些尋找工作的人們聚集路邊勞務交流。(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6日訊】今天是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在北京馬駒橋有群人為了生計,不畏寒風,今天清晨在十字路口等待招工,在這裡沒有慶祝佳節的氣氛與祝賀語,僅有找不到工作的惆悵與此起彼落的喊價聲。
清晨3時許,在北京南六環附近的馬駒橋燈火通明,部分餐廳、手搖飲店仍在營業,店裡也有些許客人在用餐;餐廳外則有一些男子在路旁聚集玩骰子找樂趣。也有不少人裹著單薄被子,甚至僅穿件外套,就在店門口前睡下;也有人選擇到橋洞度過夜晚。
記者走在街道上,不時能看見多個並排在一起的垃圾桶堆滿垃圾,垃圾桶外仍有大量垃圾堆積,臭酸味瀰漫整條街道。
清晨4時許,氣溫約在攝氏14至18度之間,已有工人三三兩兩從小巷走出來,在他們身後的有些是日租房,有些是月租房,但唯一相同的是大部分的住房地小狹窄,僅有睡覺的空間。
等待招工的一名女士表示,在這邊大多人選擇日租房,便宜的就幾十塊,但貴的也有可能到人民幣60幾元(約新台幣256元)。
不到清晨5時,已有約20幾名民眾聚集在北京市通州區的漷馬路舊線、興華中街的十字路口,也就是北京最大的日結工(當天結算工資)市場。聚集的民眾年齡層目測約在35至65歲左右,男性居多,有人拿著早餐仔細聽著有沒有人來招工,有的則是跟一同找工的大哥大姐閒話家常。只要有人詢問來這找什麼工作,工人大多回應,「啥都幹,有啥活,幹啥活」。
等待招工的女士表示,她過去曾做過快遞物流、保潔(打掃衛生),但因為保潔得自帶工具,有時也要求要有經驗或經過培訓,因此不太會找保潔工作。
她說,有時一週找不到一份工作,「因為身體不好時都不想幹這些活,我不像那些大媽找個混日子的工作,每個人不一樣,有人一天100塊隨便混」。她說,最近連假也都有人來招人,但不一定每天都有。
隨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招工者也陸續出現,響亮的喊價聲劃破天際,層層加碼,日薪從150元喊到180元,再上升至210元,也有仲介喊出「車間車工還管飯」、日薪200元的裝修工作,試圖吸引打工人。
有分別來自甘肅跟東北的鋪瓦工表示,一天若能開價到400至500元之間,才會接下工作。他們說,有些仲介會抽成,但要到附近的亦莊開發區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工廠工作,仍需仲介介紹才可進去工作。
所幸的是,這名來自東北的鋪瓦工,今天順利接下日薪500元的工作。街邊也有一群應徵到保安工作的人員,換上制服等待上崗。
今天是中國十一長假的第六天,也是中秋節,卻有這麼多人聚集在十字路口找工作,一旁有工人打趣地說,「今天人還算少的咧!」
隨著天色漸亮,在十字路口周圍的仲介店陸續營業,牆上貼著各式的徵人廣告,工作地點大多在馬駒橋、亦莊附近;工作內容包含生產汽車座椅、電子生產線等,薪水大約是一小時18元至21元之間。
有兩名年輕人走進店裡,仲介熱心向他們介紹,這份工作今天下班薪水馬上到帳。見年輕人仍猶豫不決,仲介接著說,蔬菜也不重,但年輕人則擔心冷凍庫太冷。
一名來自邯鄲的女士希望可以找打掃衛生相關工作,一聽到仲介在徵水果包裝的日結工,她說在冷凍庫裡「骨頭跟針扎得一樣痛」,連忙拒絕。
而在離十字路口不遠處,也有個由官方主導的零工市場。據新華社主辦的新華每日電訊先前報導,去年5月,北京市人社局印發「北京市零工市場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馬駒橋鎮政府將一處廢棄停車場改建成零工市場,在零工市場內擺有字幕機,公布最新招聘訊息。
另一名在十字路口等待招工的女士表示,沒聽過,不知道有這個訊息,大部分人都在這(十字路口)找工作。(編輯:陳鎧妤)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