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缩是什么导致的?(图)

作者:东方 发表:2025-09-14 03: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经济
2024年9月28日,成都迪奥专卖店(图片来源:Cheng Xin/Getty Images)

根据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4%,是今年2月以来最大的降幅﹔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降幅虽然略有收窄,但下降势头和方向没有变。

中共宏观经济层面陷入通缩螺旋,物价持续下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经济活动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中共官媒把物价下跌的原因归咎于,第一,上年同期基数高,去年8月CPI上涨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今年价格就跌的惨,是参照物的原因;

第二,食品价格大幅下降,8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而7月份是下降2.7个百分点,食品降价是短期波动;

第三,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导致居民财富效应减弱,消费意愿下降﹔第四,通货紧缩抑制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恶化消费循环。

这些是不是通缩的因素呢?是,但是统计局和官媒都有意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那就是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这是通缩的核心因素。

中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全国约31-35%的财富,而最贫穷50%仅有8%,Gini系数约0.73,严重不平等。财富集中于1%群体,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再富的人也只有一个胃口,再怎么胡吃海塞也吃不到哪里去﹔床哪怕是象牙做的,每天睡觉一张床就够了,富人更倾向于存款和投资。而中国的富人财富大多来路不正,更倾向于把财富转移到海外,富人无法支撑中国的消费。

而底层的50%因房地产低迷、工资停滞、和失业上升,他们没钱消费,再加上没有保障制度,有钱也要存起来以防万一。

在贫富差距这么大的情况下,中共的刺激政策有限,除非直接发钱或者提高收入,否则提振内需没门。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也好不到哪儿去,耐用品通缩3.7%,比2008金融危机还严重,这反映了中产阶级消费信心崩塌。

中国目前的通缩恐惧来源于需求冷却,如果不解决分配问题,CPI将持续负增长,不患贫、只患不均。

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降,中共官方的解释有两点:一是产能过剩,需求跟不上﹔二是出口挑战加剧,外部因素显著影响PPI。

8月份对美国出口同比暴跌超过33%,连续第五个月双位数下降,虽然对欧盟出口增长10%,对东盟出口增长22.5%,但这些市场无法替代美国市场规模。

同样的,官媒故意看不见房间内的大象——制度问题。地方政府官员受绩效考核驱动,单一追求GDP增速,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张生产,导致严重产能过剩。

虽然现在习近平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绩效不能只看GDP和项目数量,还需考虑债务,但实际执行中,官员仍然把本地GDP当作最主要的目标,导致重复投资和市场扭曲。

尽管北京试图对抗过剩,反内卷,但地方官员要抵抗,因为政治回报低,他们的职业前景仍跟本地GDP挂钩,反内卷都希望把对手反死,自己脱颖而出独占市场。结果导致省份之间竞争,设立贸易壁垒。所以说,中国通缩螺旋是财富分配不均和政策导向的产物,这些问题不改革无法摆脱通缩螺旋,而这些问题就不仅限于经济改革,这就闲扯到政治改革,中共搞政治改革?那如果与虎谋皮一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东方纵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