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只是怕鬼月——从中元节看人心的提醒(组图)

作者:阿本 发表:2025-08-28 2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农历七月与其说是“鬼月”,不如说是“心月”,为什么呢?
农历七月与其说是“鬼月”,不如说是“心月”,为什么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

农历七月,在华人社会里被称作“鬼月”,因为传说此时鬼门大开,阴魂得以重返人间。人们心中存着一份畏惧,夜晚少外出、不敢下水,甚至连结婚、搬家、开市等大事都会避开,生怕触犯禁忌。但如果我们只把七月看作一个充满恐惧的月份,那么便失去了它更深层的意义。其实,中元节的本质并非在于“怕鬼”,而是透过阴阳两界的象征,提醒我们如何看待亲情、善恶与生命。

在道教,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又名“地官赦罪日”。这一天,地官大帝会翻阅善恶簿,审视人间与亡魂的行为,并决定是否赦免罪过。不同于阎罗王的严刑峻法,地官大帝更像一位司法长官,负责平衡善恶,给予亡魂改过与转世的机会。如果后人能在此日诚心祭祀、布施普渡,那些功德便能记录在簿册之中,使祖先蒙福,孤魂得以超脱。这其实反映了古人深信的一个观念:善恶皆有记录,福报与罪业不会无端消失,人活着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天地之间留下痕迹。

饿鬼草纸,地狱图像。
地狱图像——饿鬼草纸。(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佛教的“目连救母”故事,则为中元节注入了慈悲的色彩。目连尊者以天眼观母,发现母亲因生前造业而堕入饿鬼道,日夜饥渴难耐。他心急如焚,用神通送去食物,却见饭食一入口便化为火炭,母亲依旧无法进食。这份无助让目连转而向佛陀求教,佛陀告诉他唯有以供养僧众、积累功德之法,才能真正化解罪业。后世便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盂兰盆法会,以孝心与善行结合,既祭祖先,又普渡孤魂。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元节不只是单纯的“鬼月”,而是一个跨越宗教、融合慈悲与孝道的节日,提醒世人:孝心虽重要,但唯有落实于善行,才能真正产生力量。

然而,中元节的意涵也不限于宗教层次。民间对“鬼门开”的说法,固然带来了种种禁忌,但这些规范更深层的意义,是提醒人心不要妄为。人们相信亡魂回到阳间,意味着阴阳两界暂时相通,而这份“相通”是一种警示:世人切莫以为恶行能被隐藏。因果虽然看不见,但迟早会显现。鬼月的恐惧,正好化为敬畏;种种禁忌,也化为一种道德规范。

那么,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若仔细梳理,它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孝亲与追思”──这一天,家家户户祭拜祖先,既是对生命根源的感恩,也是提醒后人珍惜眼前的人,及时行孝,不要留下遗憾。第二是“慈悲与普渡”──供养祖先之外,也为无依的孤魂准备祭品,象征善意不该只限于亲人,而应推己及人,照顾到那些最孤单、最需要的生命。第三是“善恶因果的警醒”──地官大帝翻阅善恶簿的意象,让人理解天地有秤,善恶必报。这是一种伦理教育,也是一种生命哲学,提醒人要时时自省,慎行于世。

中元节最核心的精神,仍是“孝亲”与“积善”。孝,不只是对在世父母的奉养,也是对祖先的追思;善,不只是对熟识之人的帮助,更是对孤魂的施舍。许多人只看到普渡的表面:满桌的三牲五果,堆积的纸钱元宝,以为这样就能换取平安。但若缺乏真诚的敬意与慈悲,这些仪式终究只是空壳。真正的普渡,是在心里种下感恩,懂得珍惜眼前的亲人;是对陌生人怀有悲悯,在力所能及时伸出援手;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提醒我们不要因一时的冷漠或贪婪而种下未来的苦果。

“善恶有报”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信念。或许有人质疑,恶人当道、善人受苦,哪来的因果?但若拉长时间来看,恶行往往自食其果,善行最终也能化为庇荫。中元节正是对这种信念的再确认。它告诉人们:天地自有一把秤,无论善恶,都会被记录,没有一笔能被抹去。

因此,农历七月与其说是“鬼月”,不如说是“心月”。它提醒我们反思:我是否真正孝顺父母?我是否能在生活中多一分善意,少一分冷漠?我是否愿意把孝心扩展成对社会与众生的悲悯?当我们在七月十五点香祭拜,不只是为了祈求平安,更是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机会:我要如何过好这一生,又要留下什么样的足迹。

七月不只是恐惧的月份,而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生命、对善恶的态度。若能把孝心与善念落实在日常,那么无论阴阳两界,都能因此而安宁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