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一响 父母白养”台青年深陷资讯战泥淖(图)

发表:2025-08-25 1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曹兴诚表示,青年世代长期浸淫在这些由中共控制的平台上,使得“抗共保台”意识逐渐薄弱,已形成严重的国安危机。
曹兴诚表示,青年世代长期浸淫在这些由中共控制的平台上,使得“抗共保台”意识逐渐薄弱,已形成严重的国安危机。(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8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翁友德综合报导)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板块重塑、资讯战烽烟四起的背景下,台湾不仅面临来自军事上的传统威胁,更在无形的“认知领域”展开一场关乎国家生存的讯息战争。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从传统媒体转移至社群平台,而其中最为隐蔽、渗透力最强的武器,莫过于源自中国大陆的短影音应用程式——抖音(及其国际版TikTok)。

近期,台湾社会对于抖音的讨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的振聋发聩,到资讯战专家李忠宪的忧心示警,再到国际研究机构揭露的惊人真相,无不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在资讯战的战场上,台湾的年轻世代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侵蚀,而这场八年来被动挨打的讯息战,已使台湾的认知防线濒临溃败。

一、曹兴诚的国安忧虑:青年世代“抗共”意识的弱化

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这位长期投身“抗共保台”运动的企业家,在近期的一次观察中,发现了潜藏于台湾社会深处的国安隐忧。他指出,在近期的罢免行动中,年轻人的参与度异常低迷,绝大多数参与者为30岁到40岁的女性。这一现象,让曹兴诚与其台大电机系学弟们深感忧虑,他们共同将问题的根源指向了抖音与小红书这类中国短影音平台对台湾青年世代的影响。

曹兴诚明确表示,青年世代长期浸淫在这些由中共控制的平台上,使得他们的“抗共保台”意识逐渐薄弱,已形成严重的国安危机。他质疑,面对中共对台湾远大于印度的安全威胁,为何印度早在2020年便以“损害主权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由,全面禁用TikTok及近60款中国应用程式,而台湾政府却迟迟不跟进?

他强调,印度全面禁止的目的是阻止这些应用程式秘密传送用户数据到境外,而这一禁令持续至今,TikTok在印度未再恢复合法使用权。这项对比,不仅突显了台湾在资讯防御上的迟疑,更让外界对背后原因产生诸多疑问。

二、李忠宪的资讯战警钟:八年来一败涂地的认知作战

除了曹兴诚从宏观层面发出的警讯,资讯战专家、成功大学电机系教授李忠宪则从技术与战略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抖音所带来的深层威胁。他毫不讳言地指出,在讯息战争中,台湾在过去八年来可谓一败涂地,而抖音正是这场败仗的关键工具。

李忠宪解释,抖音的危害不仅仅是散播假讯息,更是一场有计划、大规模的“教育训练”。中共利用其强大的算法,在95%的娱乐内容中,巧妙地渗入5%的认知操弄资讯。他指出,抖音在台湾的用户已达600万,涵盖从国小、国中到大学、研究生的广泛年龄层。这些年轻人长期被抖音喂养,在潜移默化中被植入特定的认知观点。他警告,这种基于算法的长期性、系统性教育,所形成的认知堡垒“不是几篇文章、连署或社会运动,就可以清洗过来”。

李忠宪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强调中共的最终目标是透过控制抖音来影响台湾人的认知,让年轻人“喜欢中国”,进而达成最终全面控制半导体的战略目标。他沉重地表示,这场危机的严重性甚至超越了当年紫光企图收购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威胁。然而,他遗憾地看到,台湾从国安会到数位发展部,再到立法委员,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这个问题,这与美国部长级官员和国会议员的高度重视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呼吁台湾应成立类似“讯息战争作战司令部”的单位,将资讯战视为国家级的紧急任务,并从总统层级进行统筹,以资源、牺牲和设备等四大面向来应对这场挑战。

三、IORG揭露的资讯操弄:攻击民主体制的六大叙事

除了来自外部的渗透,台湾内部同样存在着认知作战的具体案例。认知战研究智库IORG近期发布的报告,揭露了在某次罢免行动中,高达32项资讯操弄手法,攻击对象不仅包括执政党、罢团及其支持者,甚至波及选务机关,其核心目的是“说服读者罢免不正当”,并削弱台湾民主体制的信任度。

IORG归纳出六大资讯操弄叙事类型,分别是:

1.政争说:宣称罢免是执政党为了政治斗争而发起,罢免团体只是其侧翼。

2.民怨说:指称罢免是执政党为了转移焦点,不顾民生,因此不得民心。

3.污名说:利用“罢团牟利”、“社会边缘人”等无证据的人身攻击,抹黑罢免团体。

4.害台说:声称罢免会导致社会对立、两岸兵凶战危,造成巨大危害。

5.黑手说:捏造“大罢免是大造假”、“有幕后黑手操控”等阴谋论。

6.作票说:指控选举舞弊,利用“唱票开票不一致”、“票箱夹层藏票”等谣言,打击选务机关的可信度。

IORG警示,这些“作票”阴谋论自2019年以来每逢选举都会出现,其背后力量旨在让选民对民主体制产生不信任。针对这些资讯操弄,IORG呼吁数位公民采取“4不要”原则:不要相信作票阴谋论、不要相信二元对立的零和论述、不要受强烈情绪影响、不要回应可疑帐号。他们也提醒Threads等平台上的可疑帐号经常刻意引发情绪、激化对立,其目的是扰乱公共讨论,应保持批判性思考,节省时间与精神,回归对重要公共议题的理性讨论。

四、NewsGuard的调查:TikTok算法是虚假讯息的沃土

TikTok的危害,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层面的认知操弄,其算法本身也存在根本性的问题。新闻媒体NewsGuard的一项调查发现,TikTok的算法在用户注册后短短40分钟内,就会自动提供有关乌克兰战争的虚假与误导性内容,无论用户是否有进行相关搜寻。

NewsGuard的分析师发现,TikTok的搜寻功能会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宣传与可靠来源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分。例如,在搜寻“乌克兰”或“顿巴斯”等通用术语时,前20个结果中会出现多个包含虚假资讯的影片,包括:

乌克兰战争影片是假的。

乌克兰由新纳粹军政府领导。

美国在乌克兰设有生物武器实验室。

影片游戏片段被误导为真实的战机交火画面。

这项调查证明,TikTok缺乏有效的内容标签与审核机制,其算法善于将用户引导至让他们持续使用应用程式的内容,使得该平台成为传播虚假讯息的沃土,特别是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年轻受众。

五、数据安全疑云:键盘记录器与“德州计划”的障眼法

除了算法的危害,TikTok最核心的国安疑虑在于其数据安全性。一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TikTok的应用程式内浏览器在每次打开连结时,都会监控所有键盘输入和萤幕点击,形同一个“键盘记录器”。尽管TikTok官方否认,但该研究人员坦承,只有TikTok自己知道这些程式码究竟收集了哪些数据,因为它们无法从外部被查证。

为了打消外界疑虑,TikTok曾宣布启动“德州计划”(Project Texas),声称将所有美国用户数据转移至位于德州的甲骨文云服务器。然而,专家普遍质疑这项计划的实质意义。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副教授克里斯托·威尔逊指出,无论数据储存在哪里,TikTok仍归字节跳动所有,而字节跳动仍可能在北京当局的强制要求下,向其提供不受限制的美国用户数据。他认为,“德州计划”不过是一种“障眼法”。

六、对青少年的危害:从“抖音脑”到致命挑战

如果说数据安全和认知操弄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威胁,那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则是对社会基础的微观侵蚀。研究发现,长期沉迷于短影音会使大脑的某些区域出现“灰质减少”,这些区域与注意力、冲动控制和决策能力相关。这种现象被称为“TikTok Brain”(抖音脑),其症状类似于药物成瘾,导致个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容易焦虑冲动,甚至引发抑郁。

一位台湾小学老师曾发出“抖音一响,父母白养”的感叹,点出短影音对年轻人三观的重塑。当习惯了15秒的快速刺激,便再也无法忍受长达数小时的电影或需要耐心阅读的书籍。此外,抖音上一些剑走偏锋的“挑战”也成了家长的心病。例如,2021年曾发生美国母亲因女儿参与“窒息挑战”而丧命的悲剧,这些危险的挑战在全球已造成多起死亡案例。

七、各国的警觉与禁令:一场全球性的资讯保卫战

面对来自抖音与TikTok的多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从2018年印尼的率先封锁,到后来的美国、加拿大、欧盟,这股封杀浪潮已席卷全球。

印度:2020年,以“损害主权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由,全面禁用TikTok及其它近60款中国相关应用程式,禁令持续至今。

美国: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一定时间内剥离TikTok,否则将在美国应用商店下架。法案已于今年4月通过众议院,并延长了出售期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法律挑战。此外,美国超过25个州已下令禁止公务设备使用TikTok,多所大学也跟进。

欧盟:欧盟委员会、理事会与议会皆禁止员工在公务手机下载TikTok,以因应对北京当局可能利用其收集用户个资的担忧。

加拿大:政府宣布禁止在政府装置上使用TikTok,认为该平台对隐私和安全存在“令人无法接受”的风险。

丹麦:丹麦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强烈建议议员与公务员从其工作设备上卸载TikTok,认为该应用存在间谍活动风险。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宣布,禁止部分公务通讯设备安装TikTok。

捷克: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局将TikTok列为安全威胁,特别是当应用程式安装在“访问关键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设备上”时。

台湾:行政院已限制公部门的资通讯设备及所属场域使用TikTok,并于2022年对其涉嫌非法经营展开调查。

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宣布关闭TikTok至少一年,称其为“流氓”,并指出其助长街头暴力、传播虚假信息与不良内容,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

结语:台湾的抉择与出路

综观上述,抖音与TikTok对台湾的威胁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它不仅是娱乐平台,更是中共进行资讯战、认知操弄的隐蔽工具;它不仅是流量的竞技场,更是削弱民主体制信任、动摇国家安全的战略武器;它不仅是青少年的休闲选择,更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

面对这场“无声的战争”,台湾需要更为警醒与果断的对策。除了寄望于政府的禁令与规范,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教育、媒体识读,到公民意识的提升,重新筑起一道坚固的认知防线。这场战争没有硝烟,但其胜败却关乎台湾民主的未来与下一代的福祉。正如李忠宪所说,这是一场需要全民动员、总统负责的“战争”,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这场战争中的清醒战士,而非沦为被算法操控的认知傀儡。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