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热潮是否走向泡沫?(图)

发表:2025-08-21 20: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23年11月23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德国西部法兰克福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右)显示了美国人工智能研究组织OpenAI开发的ChatGPT应用程序的徽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了字母AI。
2023年11月23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德国西部法兰克福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右)显示了美国人工智能研究组织OpenAI开发的ChatGPT应用程序的徽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了字母AI。(图片来源: 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报导)《电讯报》报道,早在2000年3月20日,《巴伦周刊》就在封面上提出疑问:“互联网泡沫何时破裂?”它警告说,“那令人不快的爆破声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出现。”事实果然如此,当天,一家最受追捧的科技公司股价暴跌60%,随后大批企业接连倒闭,数万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如今,华尔街开始担忧,人工智能(AI)的繁荣是否也将迎来类似的“爆破声”。周二,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多数人工智能投资几乎没有回报,引发市场对科技股的集体抛售。

MIT的学者写道:“尽管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投资高达300亿至400亿美元,但95%的组织获得了零回报。”受此冲击,市值4万亿美元的英伟达股价下跌3.5%,数据巨头Palantir下跌9%。该报告被认为可能成为刺破科技股泡沫的导火索。

企业投资受挫 AI革命停滞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硅谷对人工智能充满信心,企业高管们投入数十亿美元,希望通过部署AI工具来削减成本。然而,MIT最新的调查却揭示了另一面:150位商界领袖和350名员工的反馈显示,只有5%的AI试点项目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价值,绝大多数项目停滞不前,对财务报表几乎没有影响。

摩根大通前研究主管马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评论称:“这听起来很符合泡沫的特征。”MIT进一步指出,虽然80%的公司探索过人工智能,但仅有40%进入部署阶段,最终只有5%进入实际生产。许多企业级AI系统被“悄然拒绝”,而大量员工反而选择自掏腰包购买ChatGPT等消费级产品。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上周末也承认市场过热:“投资者是否过度兴奋?我认为是的。”他甚至提醒,有些人可能会损失“巨额资金”。受此氛围影响,日本科技巨头软银(SoftBank)股价周二下跌7%,成为市场担忧的焦点。

泡沫争议与市场前景

尽管市场弥漫忧虑,部分分析师仍坚称人工智能牛市尚未结束。Wedbush Securities技术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怀疑科技股反弹的人将(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认为科技牛市至少还会持续两三年。”

不过,《财富》指出,纳斯达克指数今早下跌逾1.2%,创下自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显示投资者的热情正在降温。韩国SK海力士和台积电股价大跌,而软银暴跌逾7%,相比之下,中国科技股波动有限。

包括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Ray Dalio)和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Joe Tsai)在内的知名投资人也曾提醒,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极为相似。达利欧警告:“新技术一定会改变世界,但有人把这与投资成功混为一谈。”

更为谨慎的声音则认为,AI浪潮甚至可能超过互联网泡沫的风险规模。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直言,当前标普500指数前十大公司的估值水平,甚至已高于互联网泡沫鼎盛时期。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