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李思训碑〉气势雄强 体现盛唐风范(组图)

作者:静容 发表:2025-08-20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李邕 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碑
李邕〈云麾将军碑〉(〈李思训碑〉)是备受推崇的名碑。(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李邕 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碑
〈李思训碑〉笔法瘦劲有力,体健韵美;奇宕流畅,顿挫动人。(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李邕(674年~746年),字太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人,唐代书法家。父亲是文选学大家李善。李邕能诗文,工书法,尤善行楷书。多以行书入碑,撰碑高达八百余通,所书〈云麾将军碑〉(〈李思训碑〉)、〈麓山寺碑〉等都是备受推崇的名碑。因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

“大李将军”李思训以战功闻名

李思训(651年~718年),字建睍,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林甫父亲、扬府参军李思诲之兄。唐高宗时江都令,能力突出,以战功闻名。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大杀唐朝宗室,李思训弃官隐匿。唐中宗时期复出,受封陇西郡公,其后又任左羽林大将军、武卫大将军等。

李思训也是初唐著名的画家,笔力遒劲,以工笔、重彩的“大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著称。时人赞誉“国朝山水第一”,唐人朱景玄列其画为“神品”。明代董其昌更尊李思训是中国山水画“北宗”画派之祖。

李思训因曾任右武卫大将军,时人称为“大李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也是画家,继承家学,擅绘青绿山水等,亦历任官职,人称“小李将军”。

〈李思训碑〉气势雄强 奇宕流畅

李邕的书法特点比较明显。笔力遒劲舒展,俊丽宏伟;字形多欹侧之势,左低右高,具有险峭爽朗之感。

云麾将军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諡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由李邕撰文写碑,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立于唐代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墓道(今陕西蒲城桥陵)。内容是记载李思训一生的重要事迹。

李思训碑〉碑高1丈1尺3寸6分,宽4尺8寸5分。篆书题额为“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甚多,至宋代已凿损,下截漫漶不清,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乎已无法辨识阅读。传世拓本最早为北宋之拓本。

〈李思训碑〉笔法瘦劲有力,气势雄强;结字取势纵长,体健韵美;字形多欹侧,奇宕流畅,顿挫动人。承二王遗风,体现盛唐风范。

后世对〈李思训碑〉评价很高。明代杨慎《杨升庵集》赞誉:“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