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图片来源: Adobe stock图 )
【看中国2025年8月15日讯】进入2023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每一丝风向都透露着焦躁与不安。三年疫情封控的余波尚未平息,经济下行的压力席卷城乡,失业率、债务危机、社会矛盾层层叠加,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却依然沉浸在对权力的痴迷与对民众的控制之中。它像一头早已失去理性的巨兽,仍在惯性地向前狂奔,却已无法预知前方是悬崖还是深渊。
一、权力高度集中后的制度僵化
自2012年以来的权力集中,在2023年达到了顶峰。最高领导人已实现了对党政军的全面掌控,修宪取消任期限制,使得最高权力无限期延续。理论上,中共内部应存在的制衡机制早已名存实亡,所有重大政策几乎由少数人拍板。这种结构在短期内看似高效,但一旦决策出现失误,整个国家就会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2022年底的“白纸革命”,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忍耐极限——数以万计的普通民众敢于在街头举起白纸,反对严苛防疫和体制高压。然而,中共在短暂的被迫妥协后,很快回到维稳与打压的老路上。进入2023年,舆论空间进一步收紧,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的封锁愈加严密,任何异议声音都可能在几小时内被抹去。
这种高度集权与信息封锁结合的体制,本质上是一台缺乏刹车的机器——一旦方向错误,整台机器便会以最高速度驶向崩溃。
二、经济困局与信心坍塌
中国的经济奇迹曾是中共最引以为傲的执政合法性来源。然而,三年疫情的封锁、外资撤离、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崩塌等多重因素,使经济增速跌至数十年来低谷。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官方甚至一度停止发布相关数据,以掩盖严峻现实。
2023年以后,中共依旧以“稳定大局”为名,延续以基建投资、货币宽松等短期手段托底经济,却不愿进行任何涉及产权保障、司法独立、政治改革等深层制度性变革。结果是信心不断流失——企业不敢投资,年轻人不敢消费,中产阶层不敢贷款买房。
当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保障体系又极不完善时,人民对未来的恐惧感迅速增加。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失策,不仅让自己的合法性遭受冲击,也让民众开始质疑:一个只会维稳和压制的政权,是否还有能力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三、民族主义与对外冲突的风险
面对国内经济与社会压力,中共愈发依赖民族主义与对外强硬姿态来转移矛盾。2023年以来,对台湾的军事威慑、南海的强势行动,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对抗不断升级。官方媒体将外部世界描绘成敌对势力,把国内问题归咎于“外国干涉”,企图在国民中塑造一种“被围攻”的集体心态。
这种策略在短期内确实能凝聚一部分民族情绪,但长期来看却极其危险。一旦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无法通过内部改革解决,政权可能选择通过外部冲突制造“紧急状态”,为进一步集权和高压统治寻找借口。而一旦失控,这种冒险可能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与孤立之中。
四、社会信任的全面瓦解
2023年后,中国社会普遍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民众对政府、对法律、对媒体都不再抱有希望。教育系统充斥着政治宣传,司法系统缺乏独立性,腐败与权力滥用屡见不鲜。在这种环境中,许多人选择“躺平”,不再关心公共事务,甚至放弃对未来的规划。
与此同时,那些仍然关心社会的人,却发现合法渠道已经被堵死——上访无门,媒体封口,公民组织被打压,连温和的批评都可能换来拘留与判刑。社会活力被系统性地压制,留下的只是一种被迫的沉默与冷漠。
五、巨兽的失控与崩塌的前兆
中共政权之所以像一头失控的巨兽,是因为它早已无法以健康的方式调整方向:
缺乏自我纠错机制:内部无人敢直言错误,反而争相揣摩上意;
维稳成本日益高企:为了维持统治,国家机器将大量资源投入监控与镇压,而非民生与发展;
与民众脱节:决策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信息鸿沟与利益鸿沟日益扩大;
外部环境恶化:全球产业链调整、地缘冲突加剧,使中共失去曾经赖以发展的国际环境。
这种多重压力下,政权的不稳定性正在积聚。一旦经济下行与社会矛盾达到某个临界点,突发事件(如大规模抗议、地区金融危机、军事冲突等)都可能成为引爆点。
六、人民的抉择
在巨兽的阴影下,中国人民的选择愈发艰难。
一种选择是继续忍受,寄希望于政权“自我改革”,但历史已多次证明,这几乎不可能。
另一种选择是通过合法、和平、渐进的方式推动社会转型,例如推动信息公开、争取公民权利、建立独立的民间互助网络。
对更多被迫流亡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的责任不仅是为自己争取安全与自由,更是用真实的声音揭露中共的本质,支持国内的觉醒与抗争。
未来的中国将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是否愿意挣脱恐惧的枷锁。中共的高压统治看似坚不可摧,但历史上的一切专制政权都曾在一夜之间崩塌——当沉默的多数变成行动的多数,那将是巨兽终结的时刻。
七、结语
2023年至今,中共已呈现出明显的失控迹象:制度僵化、经济失血、外交孤立、社会信任崩溃。它依然庞大、依然凶猛,但内部已布满裂痕。中国的未来,不应由这样一头只知维稳与压制的巨兽决定,而应由觉醒的人民去书写。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是继续做沉默的旁观者,还是成为改变的推动者?选择,终将决定中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