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总统(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7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昨天有特定媒体刊出赖清德总统出访遭到美国拒绝过境等说法,外交人士强调,总统府不曾宣布出访计划,何来日期延后。美国在台协会(AIT)、美国国务院也已相继表态,包括台湾总统等高阶官员过境跟美国长期政策一致,这点并未改变等。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昨天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表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拒绝让赖总统过境纽约。报导指出,赖政府得知这项消息后,也取消了出访行程。此消息引起部分国会议员的关切。众议院前任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昨天则透过脸书发文表示,若报导属实,等同释出危险信号,即美国可能因为北京胁迫,而对台湾问题保持沉默。
根据中央社报导,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Tammy Bruce)今天(美东时间29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赖总统延后出访是否与美方有关”时说,台湾并未宣布赖总统的任何出访计划,因此基本上这是个假设性问题。
布鲁斯表示,她知道媒体已经有报导,也引发很多提问及推测。但她可以说,就目前而言,这仍是假设性情况。并重申,台湾总统等高层官员过境美国,是完全符合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及惯例,这点没有改变。
布鲁斯表示,美国仍坚守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此项政策受到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以及对台湾的六项保证指引。
根据自由时报报导,一名外交人士指出,所谓的赖总统出访中、南美洲之说法,一开始是巴拉圭总统贝尼亚(Santiago Peña Palacios)在当地主持投资招商说明会之际,宣布将邀请赖清德到访以彰显两国邦谊。而总统府与外交部当时则说明,友邦元首邀请总统赴访,若后续有确切安排,将适时对外说明。之后则不断有匿名者爆料相关传闻,但都没有经过台湾或美国政府当局证实。
这名外交人士强调,不论是马英九总统、蔡英文总统任内,都是在总统出访行程定案之后,就以举行记者会方式公开向各界报告。因为最近中南部地区遭到丹娜丝风灾重创尚未复原,加上面临双台引进的西南气流暴雨酿灾,又正值对美对等贸易谈判的关键阶段,且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目前仍在华府磋商,总统近期暂无海外访问的安排。
外交人士强调,现在南部仍有几千户因房屋破损在大雨时需要协助,总统当然是以救灾为重。这一类匿名放话挑拨台美关系的手法只是会被看破手脚。
AIT发言人29日上午回复中央社提问指出,台湾并没有宣布赖总统将要出访,因此不对假设性问题置评;台湾总统等高阶官员过境美国,跟美国长期的政策与做法一致,这点并没有改变。
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28日则表示,考量近日南部风灾灾后复原、跟美国对等关税及区域情势等,赖总统近期暂时没有海外访问的安排。
除近日传出美国拒绝赖清德过境,而引发疑虑外,另传出台湾与中南美洲国家洪都拉斯未来有望恢复外交关系。
洪都拉斯总统大选将于今年11月30日登场,在野党候选人、前首都市长阿斯夫拉(Nasry Asfura)近日访问美国华盛顿,并在接受访问时明确表示,他一旦胜选,将重新评估跟中共签署的各项协议,并考虑恢复跟台湾的外交关系。
阿斯夫拉直言,跟台湾维持邦交期间,洪都拉斯在经济援助及贸易方面获益远高于现在跟中共的合作,直言“当时的情况比现在好上一百倍”。
阿斯夫拉的此番言论,立即引发中共驻洪都拉斯大使馆表达强烈不满与谴责,除再次重申“一中原则”外,也敦促阿斯夫拉“悬崖勒马”。
洪都拉斯于2023年3月由现任总统卡蕬楚(Xiomara Castro)宣布跟台湾断交,并随即跟中共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由于台湾过去是洪都拉斯白虾最大的出口市场,因此台宏断交后,洪都拉斯的白虾产业失去台湾市场,几近崩盘。宏国外交部长雷依纳(Enrique Reina)于今年3月31日接受宏国媒体“美洲广播”(Radio America)专访时表示,由于迟迟无法打开中国市场,为挽救白虾产业,洪都拉斯正寻找“重新”跟台湾市场接触的可能性。
“美洲广播”报导指,根据洪都拉斯全国养殖渔业协会(Andah)数据显示,在跟台湾断交后的短短两年内,宏国白虾出口暴跌67%,更造成逾1万4000名工人失业。在台宏断交前,台湾采购量占洪都拉斯白虾出口的40%以上。
“美洲广播”指出,中共在建交时,曾承诺将大规模采购洪都拉斯白虾,但两年过去了,承诺一再跳票。
宏国媒体“新闻报”(LA PRENSA)也统计,中国于2024一整年只购买两个货柜的白虾,直到今年2月中才又出口另2个货柜;跟原先承诺的数量天差地远。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