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图片来源:中央社)
最近一个星期有两条新闻值得关注,两条令人意外的大新闻。
一条是7月初美国国防部突然下令断供支援乌克兰的武器,理由是美国和盟国军火库存不足,在确保美国自身武器库的前提下,断供乌克兰。但没过几天,川普(特朗普)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的时候,说自己没有下令断供,还承诺要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提升乌克兰的防空能力。甚至这个星期华尔街日报报导说,川普还提问甚至建议乌克兰向俄罗斯本土发动进攻。
第二条新闻,美国国防部长霍格塞斯向日本、澳大利亚施压,要求两国明确态度,一旦美中因为台海开战,他们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让日、澳两国倍感诧异,因为美国向来是战略模糊的态度,不明确一旦台湾遭到中共攻击会采取什么行动,现在到好,要求盟国明确表态。
这两条新闻虽然都不新,但其震撼效果不容质疑,而这两条新闻的背后,都有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主管国防政策。
科尔比也算是官二代,他的祖父就是曾经担任中情局局长的威廉·科尔比。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曾经在日本留学,当时他的父亲在日本的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后来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深造的时候,他的同屋室友是乔恩·费纳,曾经担任拜登的副国家安全顾问。
虽然科尔比是共和党人,但是他反对伊拉克战争,认为这场战争和后来长期的驻军,是美国的一次历史错误,耗费大量资源。6月份,他向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提交了一份备忘录,主要内容就是乌克兰要求美国的军援会如何进一步消耗已经枯竭的武器库存。紧接着就是五角大楼下令断供。
知情者透露,科尔比的政策立场,向来是加强西太平洋军事地位,把中共作为头号敌人对待,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美国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时代最好地保卫自己。而前不久国防部要求日本、澳大利亚表态,背后的推手也是这位科尔比。他的主张是美国收缩在亚洲以外的义务,把资源集中起来对付中共。
其实,把美国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是两党共识,奥巴马任期内就明确这么说过,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亚洲以外的地方不乏是非之地,欧洲、中东也是美国承诺要保护的地方。
在川普第一个任期内,科尔比担任国防部助理副部长,他主导了2018年国家防御战略的起草,敦促从五角大楼的重点应该从反恐转向对抗中共和俄罗斯。2021年,科尔比出版了一本书,《拒绝战略》The Strategy of Denial,他主张保卫台湾至关重要,因为台湾靠近中国,与日本和菲律宾一起构成了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他甚至主张拉拢俄罗斯一起反共,他警告不要把乌克兰纳入北约,因为乌克兰极易受到俄罗斯攻击,得不偿失、弊大于利。
但是出书的第二年,俄乌战争爆发,科尔比的论点遭到挑战,美国现在同时面对中俄两国。科尔比现在正在审查拜登政府时期签订的澳英美三国联盟协议,这项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国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攻击潜艇,同时投资美国国防工业数十亿美元。去年,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科尔比说,除非五角大楼确信自身有足够潜艇,否则美国向澳大利亚提供攻击潜艇是“疯狂的”。他还强调,在2030年之前美中之间没有开战就烧高香了。可见,科尔比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策专家,当然,反对者把他视为危言耸听、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个自找麻烦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美国很难三线作战,两线作战都困难。